倪海斌+吳琪
[摘要] 目的 探討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 方法 8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予吲達帕胺緩釋片1.5 mg/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培哚普利,每日4 mg,根據血壓情況調整劑量,療程為8周。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治療后均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降低更顯著(P<0.05)。兩組治療后顯效率分別為65.0%、47.5%,總有效率分別為95.0%、72.5%,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以較好地控制血壓,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是治療高血壓較理想的降壓藥物之一。
[關鍵詞] 原發性高血壓;培哚普利;吲達帕胺緩釋片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7-0052-03
Efficacy of perindopril and indapamide SR in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NI Haibin WU Qi
Beilu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Ningbo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Ningbo 315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indopril and indapamide in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Methods Eighty cases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indapamide, 1.5 mg/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erindopril 4 mg, adjusted the dose according to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for 8 week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fter treatment,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mo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the efficiency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65.0%, 47.5%,the total efficiency were 95.0%,72.5%, respectively, the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ecitabine combined indapamide in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an better control blood pressure,an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events,is one of the ide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ntihypertensive drugs.
[Key words]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erindopril; Indapamide SR
原發性高血壓是內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在我國發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壓治療的目的是盡量將患者的血壓降至正常范圍或可接受水平,減少高血壓所引起的靶器官損害的危險性,同時最大限度地避免降壓藥物引起的副作用[1]。結合患者的具體特點和藥物特性,選擇合理的降壓藥物或組合為目前臨床治療高血壓的方向之一[2]。培哚普利為長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之一,吲達帕胺為非噻嗪類利尿藥,本研究旨在探討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住院治療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80例,符合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3],排除繼發性高血壓、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冠心病、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最小40歲,最大72歲;病程3個月~12年,平均(5.1±1.8)年;全部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高血壓分級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endprint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前停用其他降壓藥物。對照組予吲達帕胺緩釋片(法國施維雅公司生產)1.5mg/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培哚普利(天津制藥)每日4mg,根據血壓情況調整劑量,療程8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每周查測血壓和心率。每日測1次血壓,每次測3遍,取相近2次的均值為血壓值。治療前后用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檢測各組肝腎功能、血電解質等生物化學指標。
1.4 評價標準
依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制定的2010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4]制定療效標準:顯效:舒張壓下降至正常范圍,下降>10mmHg或未達正常范圍但下降>20mmHg;有效:舒張壓下降至正常范圍,下降≤1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20mmHg,或收縮壓下降≥30mmHg;無效:舒張壓下降<10mmHg,或收縮壓下降<30mmHg且未達正常范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7]。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兩獨立樣本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SBP、DBP的變化情況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收縮壓和舒張壓組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均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較對照組降低更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BP、DBP的變化情況比較(x±s,mmHg)
注:與治療前比較,ta=6.752,tb=4.347,tc=7.236,td=6.327, P<0.05
2.2兩組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顯效率分別為65.0%、47.5%,總有效率分別為95.0%、72.5%,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χ2=6.378,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n(%)]
2.3 用藥安全性觀察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其中觀察組出現頭暈、乏力2例,未予特殊處理。對照組出現咳嗽8例、頭部不適2例,2例不能耐受,停藥后消失,兩組患者的肝腎功能未見明顯異常。
3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目前尚未闡明,目前認為高血壓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原發性高血壓診斷一旦確定,通常需要終身治療[5]。高血壓的治療目前認為不同降壓機制的藥物小劑量聯合應用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臨床上兩種降壓藥聯合使用不但可使70%~80%的患者血壓達標,減少單一藥物劑量,而且還可以使不同的藥物取長補短,減輕或抵消某些不良反應[6]。目前臨床上常用降壓藥物可歸納分為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7]。培哚普利是第三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換為血管緊張素Ⅱ,減慢緩激肽降解,增加前列腺素生成,從而達到有效降壓的作用。同時培哚普利還具有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減少兒茶酚胺分泌、改善心肌缺血、增加腎血流量、改善腎功能的作用[8,9]。
吲達帕胺緩釋片為非噻嗪類吲哚啉衍生物,通過抑制遠端腎小管皮質重吸收水分和電解質而發揮利尿作用,除具有輕度利尿及鈣拮抗作用,還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內向鈣離子流,促進前列腺素PGE2和PGI2合成,抑制血栓素A2,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內皮源性血管舒張因子(E-DRF);降低血管對血管加壓胺的超敏感性,降低血管收縮力及血管對升壓物質的反應性,從而發揮降低血壓的作用[10]。
崔國哲等[11]將8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予吲達帕胺,5mg/d,治療組同時聯合培哚普利(2~4)mg/d,療程12周,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達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4%,且對照組血鉀降低,血糖、總膽固醇升高,而治療組血鉀、血鈉、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標無明顯變化,從而證實吲達帕胺緩釋片聯合培哚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確切,且不良反應少,對肝腎功能無明顯影響。田明[12]將確診的9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6例和對照組44例,對照組予吲達帕胺2.5 mg/d或5 mg/d;治療組聯合培哚普利,4 mg/d,8周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達87.0%,對照組總有效率達59.1%,兩組療效比較差異顯著(P<0.05),且治療組不良反應少,提示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效果好,且不良反應少。本研究表2、3結果顯示,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較對照組降低更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8周后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95.0% vs 72.5%,P<0.05),與王政標[13]、王棟[14]、翟哲民[15]、唐桂蓮等[16]的報道也是相符的。
綜上,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以較好地控制血壓,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是治療高血壓較理想的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 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60.
[2] 張洪波. 吲達帕胺與依那普利聯合應用治療中、重度高血壓療效觀察[J]. 實用藥物與臨床,2005,5(3):43.
[3] 許雨良. 培哚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及對血管炎性因子和內皮功能的作用[J]. 浙江臨床醫學,2013,15(6):794-795.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5] 陳健康. 吲達帕胺治療40例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觀察[J]. 中國保健,2009,17(21):838-839.
[6] 張春偉. 吲噠帕胺聯合培哚普利對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尿酸及高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 內蒙古中醫藥,2012, (5):73-74.
[7] 柯水旺,曾海生,鄧朝暉,等.不同年齡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癥狀及血流變學分析[J].現代醫院,2013,13(5):96.
[8] 田翔.培哚普利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6水平的影響[J]. 實用醫學雜志,201l,27(6):1064-1065.
[9] 韓雙林. 培哚普利吲達帕胺片治療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 當代醫學,2009,15(4):132-133.
[10] 周榮輝,葉鳳朝. 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中青年高血壓療效觀察[J]. 現代醫院,2012,12(11):43-44.
[11] 崔國哲. 培哚普利與吲達帕胺聯合治療高血壓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6):106-107.
[12] 田明. 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對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藥導報,2010,7(30):64-65.
[13] 王政標. 培哚普利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 當代醫學,2012,18(1):62-63.
[14] 王棟. 纈沙坦聯合吲噠帕胺治療老年高血壓8l例臨床效果觀察[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6(10):1307-1308.
[15] 翟哲民. 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患者60例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2,7(26):131-132.
[16] 唐桂蓮,景周芳. 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 現代醫藥衛生,2007, 23(6):807-808.
(收稿日期:2013-11-25)endprint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前停用其他降壓藥物。對照組予吲達帕胺緩釋片(法國施維雅公司生產)1.5mg/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培哚普利(天津制藥)每日4mg,根據血壓情況調整劑量,療程8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每周查測血壓和心率。每日測1次血壓,每次測3遍,取相近2次的均值為血壓值。治療前后用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檢測各組肝腎功能、血電解質等生物化學指標。
1.4 評價標準
依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制定的2010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4]制定療效標準:顯效:舒張壓下降至正常范圍,下降>10mmHg或未達正常范圍但下降>20mmHg;有效:舒張壓下降至正常范圍,下降≤1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20mmHg,或收縮壓下降≥30mmHg;無效:舒張壓下降<10mmHg,或收縮壓下降<30mmHg且未達正常范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7]。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兩獨立樣本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SBP、DBP的變化情況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收縮壓和舒張壓組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均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較對照組降低更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BP、DBP的變化情況比較(x±s,mmHg)
注:與治療前比較,ta=6.752,tb=4.347,tc=7.236,td=6.327, P<0.05
2.2兩組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顯效率分別為65.0%、47.5%,總有效率分別為95.0%、72.5%,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χ2=6.378,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n(%)]
2.3 用藥安全性觀察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其中觀察組出現頭暈、乏力2例,未予特殊處理。對照組出現咳嗽8例、頭部不適2例,2例不能耐受,停藥后消失,兩組患者的肝腎功能未見明顯異常。
3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目前尚未闡明,目前認為高血壓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原發性高血壓診斷一旦確定,通常需要終身治療[5]。高血壓的治療目前認為不同降壓機制的藥物小劑量聯合應用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臨床上兩種降壓藥聯合使用不但可使70%~80%的患者血壓達標,減少單一藥物劑量,而且還可以使不同的藥物取長補短,減輕或抵消某些不良反應[6]。目前臨床上常用降壓藥物可歸納分為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7]。培哚普利是第三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換為血管緊張素Ⅱ,減慢緩激肽降解,增加前列腺素生成,從而達到有效降壓的作用。同時培哚普利還具有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減少兒茶酚胺分泌、改善心肌缺血、增加腎血流量、改善腎功能的作用[8,9]。
吲達帕胺緩釋片為非噻嗪類吲哚啉衍生物,通過抑制遠端腎小管皮質重吸收水分和電解質而發揮利尿作用,除具有輕度利尿及鈣拮抗作用,還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內向鈣離子流,促進前列腺素PGE2和PGI2合成,抑制血栓素A2,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內皮源性血管舒張因子(E-DRF);降低血管對血管加壓胺的超敏感性,降低血管收縮力及血管對升壓物質的反應性,從而發揮降低血壓的作用[10]。
崔國哲等[11]將8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予吲達帕胺,5mg/d,治療組同時聯合培哚普利(2~4)mg/d,療程12周,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達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4%,且對照組血鉀降低,血糖、總膽固醇升高,而治療組血鉀、血鈉、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標無明顯變化,從而證實吲達帕胺緩釋片聯合培哚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確切,且不良反應少,對肝腎功能無明顯影響。田明[12]將確診的9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6例和對照組44例,對照組予吲達帕胺2.5 mg/d或5 mg/d;治療組聯合培哚普利,4 mg/d,8周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達87.0%,對照組總有效率達59.1%,兩組療效比較差異顯著(P<0.05),且治療組不良反應少,提示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效果好,且不良反應少。本研究表2、3結果顯示,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較對照組降低更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8周后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95.0% vs 72.5%,P<0.05),與王政標[13]、王棟[14]、翟哲民[15]、唐桂蓮等[16]的報道也是相符的。
綜上,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以較好地控制血壓,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是治療高血壓較理想的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 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60.
[2] 張洪波. 吲達帕胺與依那普利聯合應用治療中、重度高血壓療效觀察[J]. 實用藥物與臨床,2005,5(3):43.
[3] 許雨良. 培哚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及對血管炎性因子和內皮功能的作用[J]. 浙江臨床醫學,2013,15(6):794-795.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5] 陳健康. 吲達帕胺治療40例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觀察[J]. 中國保健,2009,17(21):838-839.
[6] 張春偉. 吲噠帕胺聯合培哚普利對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尿酸及高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 內蒙古中醫藥,2012, (5):73-74.
[7] 柯水旺,曾海生,鄧朝暉,等.不同年齡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癥狀及血流變學分析[J].現代醫院,2013,13(5):96.
[8] 田翔.培哚普利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6水平的影響[J]. 實用醫學雜志,201l,27(6):1064-1065.
[9] 韓雙林. 培哚普利吲達帕胺片治療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 當代醫學,2009,15(4):132-133.
[10] 周榮輝,葉鳳朝. 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中青年高血壓療效觀察[J]. 現代醫院,2012,12(11):43-44.
[11] 崔國哲. 培哚普利與吲達帕胺聯合治療高血壓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6):106-107.
[12] 田明. 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對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藥導報,2010,7(30):64-65.
[13] 王政標. 培哚普利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 當代醫學,2012,18(1):62-63.
[14] 王棟. 纈沙坦聯合吲噠帕胺治療老年高血壓8l例臨床效果觀察[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6(10):1307-1308.
[15] 翟哲民. 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患者60例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2,7(26):131-132.
[16] 唐桂蓮,景周芳. 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 現代醫藥衛生,2007, 23(6):807-808.
(收稿日期:2013-11-25)endprint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前停用其他降壓藥物。對照組予吲達帕胺緩釋片(法國施維雅公司生產)1.5mg/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培哚普利(天津制藥)每日4mg,根據血壓情況調整劑量,療程8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每周查測血壓和心率。每日測1次血壓,每次測3遍,取相近2次的均值為血壓值。治療前后用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檢測各組肝腎功能、血電解質等生物化學指標。
1.4 評價標準
依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制定的2010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4]制定療效標準:顯效:舒張壓下降至正常范圍,下降>10mmHg或未達正常范圍但下降>20mmHg;有效:舒張壓下降至正常范圍,下降≤1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20mmHg,或收縮壓下降≥30mmHg;無效:舒張壓下降<10mmHg,或收縮壓下降<30mmHg且未達正常范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7]。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兩獨立樣本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SBP、DBP的變化情況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收縮壓和舒張壓組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均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較對照組降低更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BP、DBP的變化情況比較(x±s,mmHg)
注:與治療前比較,ta=6.752,tb=4.347,tc=7.236,td=6.327, P<0.05
2.2兩組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顯效率分別為65.0%、47.5%,總有效率分別為95.0%、72.5%,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χ2=6.378,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n(%)]
2.3 用藥安全性觀察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其中觀察組出現頭暈、乏力2例,未予特殊處理。對照組出現咳嗽8例、頭部不適2例,2例不能耐受,停藥后消失,兩組患者的肝腎功能未見明顯異常。
3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目前尚未闡明,目前認為高血壓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原發性高血壓診斷一旦確定,通常需要終身治療[5]。高血壓的治療目前認為不同降壓機制的藥物小劑量聯合應用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臨床上兩種降壓藥聯合使用不但可使70%~80%的患者血壓達標,減少單一藥物劑量,而且還可以使不同的藥物取長補短,減輕或抵消某些不良反應[6]。目前臨床上常用降壓藥物可歸納分為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7]。培哚普利是第三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換為血管緊張素Ⅱ,減慢緩激肽降解,增加前列腺素生成,從而達到有效降壓的作用。同時培哚普利還具有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減少兒茶酚胺分泌、改善心肌缺血、增加腎血流量、改善腎功能的作用[8,9]。
吲達帕胺緩釋片為非噻嗪類吲哚啉衍生物,通過抑制遠端腎小管皮質重吸收水分和電解質而發揮利尿作用,除具有輕度利尿及鈣拮抗作用,還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內向鈣離子流,促進前列腺素PGE2和PGI2合成,抑制血栓素A2,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內皮源性血管舒張因子(E-DRF);降低血管對血管加壓胺的超敏感性,降低血管收縮力及血管對升壓物質的反應性,從而發揮降低血壓的作用[10]。
崔國哲等[11]將8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予吲達帕胺,5mg/d,治療組同時聯合培哚普利(2~4)mg/d,療程12周,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達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4%,且對照組血鉀降低,血糖、總膽固醇升高,而治療組血鉀、血鈉、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標無明顯變化,從而證實吲達帕胺緩釋片聯合培哚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確切,且不良反應少,對肝腎功能無明顯影響。田明[12]將確診的9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6例和對照組44例,對照組予吲達帕胺2.5 mg/d或5 mg/d;治療組聯合培哚普利,4 mg/d,8周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達87.0%,對照組總有效率達59.1%,兩組療效比較差異顯著(P<0.05),且治療組不良反應少,提示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效果好,且不良反應少。本研究表2、3結果顯示,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較對照組降低更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8周后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95.0% vs 72.5%,P<0.05),與王政標[13]、王棟[14]、翟哲民[15]、唐桂蓮等[16]的報道也是相符的。
綜上,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以較好地控制血壓,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是治療高血壓較理想的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 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60.
[2] 張洪波. 吲達帕胺與依那普利聯合應用治療中、重度高血壓療效觀察[J]. 實用藥物與臨床,2005,5(3):43.
[3] 許雨良. 培哚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及對血管炎性因子和內皮功能的作用[J]. 浙江臨床醫學,2013,15(6):794-795.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5] 陳健康. 吲達帕胺治療40例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觀察[J]. 中國保健,2009,17(21):838-839.
[6] 張春偉. 吲噠帕胺聯合培哚普利對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尿酸及高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 內蒙古中醫藥,2012, (5):73-74.
[7] 柯水旺,曾海生,鄧朝暉,等.不同年齡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癥狀及血流變學分析[J].現代醫院,2013,13(5):96.
[8] 田翔.培哚普利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6水平的影響[J]. 實用醫學雜志,201l,27(6):1064-1065.
[9] 韓雙林. 培哚普利吲達帕胺片治療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 當代醫學,2009,15(4):132-133.
[10] 周榮輝,葉鳳朝. 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中青年高血壓療效觀察[J]. 現代醫院,2012,12(11):43-44.
[11] 崔國哲. 培哚普利與吲達帕胺聯合治療高血壓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6):106-107.
[12] 田明. 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對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藥導報,2010,7(30):64-65.
[13] 王政標. 培哚普利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 當代醫學,2012,18(1):62-63.
[14] 王棟. 纈沙坦聯合吲噠帕胺治療老年高血壓8l例臨床效果觀察[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6(10):1307-1308.
[15] 翟哲民. 吲達帕胺治療高血壓患者60例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2,7(26):131-132.
[16] 唐桂蓮,景周芳. 培哚普利聯合吲達帕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 現代醫藥衛生,2007, 23(6):807-808.
(收稿日期:2013-1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