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波 龐博
摘 要:由于我國社會、經濟及科技速度的快速發展,較多建筑物都需通過改造進行用途變更、業主改變以及工業建筑的更新改造。還包括建筑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或使用環境的逐漸惡化等原因,都需運用加固技術對建筑物進行改造處理。
關鍵詞:建筑;結構;加固;技術;應用
社會逐步發展,人口不斷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而對建筑的需求數量與質量也越來越高。同時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科技的發展也帶動了一些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建筑施工方法等的發展,新的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建筑施工工藝也在被逐步的運用到現代建筑的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建筑質量、適應人們的需求、促進建筑業健康發展,建筑結構加固是必須的。所以,加固技術在目前具有良好的機遇和發展趨勢。
1 建筑加固的原因
1.1 勘察造成的缺陷。結構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在地質勘察過程中無法對地基土及地下水的真實狀況進行反映的表現。例如:較稀的勘察布點、鉆孔深度不足等因素,導致建筑施工過程中以及竣工之后出現地基沉降的現象產生。
1.2 設計過程中產生的缺陷。設計人員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雖然對建筑結構安全及使用的各種各樣的因素進行考慮,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實際上每個結構都有自身獨特的特性存在,無法完全通過設計過程中運用的數學模型進行描述。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通常會和原有的設計構思出現不符。盡管建筑工程也有了較大程度的發展及進步,但結構仍有自身不足導致各類缺陷出現。
1.3 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缺陷。結構的自身缺陷還通過施工中表現出來。導致該類隱患產生的原因都許多,施工隊伍存在較低素質是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關鍵,導致建筑物出現質量降低的現象出現。隨著建筑隊伍發展速度的逐漸加快,特別是對于農村建筑隊伍,存在建筑隊伍管理和技術都相對降低。在管理方面,出現違紀及混亂的現象,都會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
1.4 不當的使用及惡劣的環境。建筑物存在的自身缺陷還表現在使用環境方面,例如:高溫、粉塵、重載、潮濕、腐蝕及疲勞等。另外,隨著建筑物缺乏正確的檢查、維修、管理、鑒定、加固及保護的意識,都會導致建筑物出現不當的管理及使用,造成建筑物的早衰得以產生。
1.5 自然災害因素。作為一個自然災害常發的國家,地震的產生在不同程度上對建筑物造成損壞,隨著分在即水災的逐年出現,對經濟及生產生活造成的損失很難得到準確統計。其次,隨著城市化進程及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逐漸加快,人口和建筑群也逐漸向密集狀態發展,達到增加了建筑物的火災等自然災害產生。導致許多建筑物遭到嚴重損壞。
2 常用的建筑結構加固方法
建筑結構加固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是就以常用的幾種加固方法進行闡述。
2.1 加大截面積法。加大截面積法在建筑結構加固中是最普遍、最常用、最原始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與以混凝土結構為主的建筑物中。它在加固的過程中,主要是在不穩定的構件外部包裹混凝土,增加構件的截面積,以此來加大建筑物承重的力度。并根據構件的承重部位不同、構件的結構不同、構件出現問題的部位不同,可以把加大截面積法分為單側加厚、雙側加厚、三面加厚、四面加厚等。在混凝土承重的建筑中,加大混凝土截面積的同時,也要在包裹混凝土的部位加入鋼筋使其更加牢固。
2.2 增設支點加固法。增設支點法是通過增設支點來減小構件的承重跨度,改變力的分布,更有效的提高其承載力。在梁、板中增設支點,可使其均勻受力,減少其因過度承重而導致構件變形的可能性。這種加固方法適用于不受限制的大跨度的構架結構中,它簡單牢固,但是使用空間會受到一定的局限。
2.3 外包鋼加固法。外包鋼加固法是把型鋼包裹在構件的四角或者是兩角,來加固構件的穩定性。它被劃分為兩種方法,干事外包鋼和濕式外包鋼。這種加固方法不會增加構件的截法,可以用于混凝土柱、梁、砌體柱等的加固。外包鋼加固法,方便操作,快速完成,加固后的穩固性非常可靠。但是它也有它的不足,它使用的鋼比較多,維修加固的費用也很高,這就相對的提高了建筑成本。
2.4 預應力加固法。預應力加固法主要是通過在不穩固的建筑物外面增設預應力拉桿和撐桿,利用增加的預應力來提高建筑物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預應力加固法可以減少大跨度梁的負荷力度,使梁的受力程度均勻,這種方法適合于大跨度結構建筑物或者是需要較大承重力的大型結構建筑物。這種方法幾乎不占用空間,通過外借物改變建筑物內部受力情況,使構件受力均勻。但是這種施工方法需要具備有專業的施工技術,能夠完美的處理預應力桿與構件之間的的連接,施工難度較大。
2.5 外部粘鋼加固法。外部粘鋼法大多數被用于承受壓力和拉力的構件主中,它主要是在建筑物不牢固的構件處用粘接劑將鋼板或者是纖維復合增強材料等粘好,從而提高構件的承受力和強度,增強構件的延展性。但是這種加固方法要求的施工環境比較復雜,它要求在溫度不超過60℃,濕度不大于70%,沒有腐蝕的條件下進行,要有良好的施工技術,需要具有專業技術的施工隊伍來完成。但是這種技術的優點在于它需要的維護時間比較短,施工完成以后對建筑物的外立面沒有什么影響。最重要的是,建筑物的問題構件會變得非常牢固。
3 建筑加固的原則
3.1 結構體系總體效應原則。建筑物是由好多部分構成的,每一個部分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任何一個部分出現了問題都要及時去解決,進行對建筑物的加固。建筑構件的加固是針對不穩固的構件采取相適應的加固方法來進行加固,但是不能只考慮到危險的構件,需從建筑物的整體來進行考慮。不能為建筑物的一小部分而影響整體的建筑結構,不能因小失大。
3.2 先鑒定后加固原則。建筑物的構件出現問題需要加固的時候,不能只是憑借著主觀的判斷來進行修復。因為一個建筑物的質量,關系著人身安全與自身利益。所以,首先應該請專門的技術人員去現場勘察鑒定,確定其是什么原因,對癥下藥。根據其整體結構和受力情況,結合加固方法制定符合這一問題的維修方案,以保證建筑物的整體能夠更好的發揮其功能。
3.3 材料的選用與選值。在進行建筑物加固的時候,除了制定出最適合的加固方案以外,加固過程中材料的選擇也是相當重要的,且要根據原結構的材料強度來進行取值。如果原結構的材料沒有取值范圍的時候,就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現場的實際評估,按照評估的結果來決定取值的范圍。以保證材料的性能基本相同,不會因為功能的差別影響加固的結果。
3.4 加固方法的優化原則。建筑物的加固方法有很多種,但是不能盲目的使用,其在制定加固方案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結合已有結構的實際情況和結構的受力特點,從建筑物的本身進行考慮。其次,要決定采用哪種方案時,需根據當時的施工環境、經濟資源和現有的技術水平來評定。
4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本文結合目前的施工原則,簡單分析了幾種常見的加固方法。同時,在進行在建筑物的加固時,要根據建筑物本身加固的需要,遵循加固的原則,充分考慮環境、施工條件等各方面的因素,選擇最適合的加固方法。且在加固過程中要注意建筑物自身的整體性和材料選用等問題,使建筑物進行加固后變的更加的牢固、可靠。
參考文獻
[1] 周麗杰.建筑結構預應力加固技術問題的幾點研究[J].中國科技財富,2011(03).
[2] 黎偉林.探討混凝土建筑結構的檢測和加固[J].建材發展導向,2011(07).
作者簡介:于海波,身份證號:37132319820828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