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亮
64排螺旋CT對膝關節骨折的診斷價值
李繼亮
目的 探討64排螺旋CT對膝關節骨折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 應用東芝Aquilion64排螺旋CT機對本院于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59例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檢查, 采集容積數據并采用多平面重建和容積重現軟件處理技術構建圖像。結果 64排螺旋CT可清晰地顯示膝關節各類型的骨折、軟組織損傷, 關節腔和部分韌帶顯示。結論 64排螺旋CT在膝關節外傷診斷中可明顯地改善X線對于膝關節骨折漏診及誤診情況, 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
64排螺旋CT;膝關節骨折;診斷
膝關節是人體最主要的承重部位之一, 活動度較大。膝關節骨折及其軟組織損傷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本研究應用64排螺旋CT機進行膝關節骨折診斷, 探討64排螺旋CT對膝關節骨折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59例應用64排螺旋CT機診斷的膝關節骨折患者。本研究59例患者中, 男38例, 女20例, 平均年齡(42.57±5.11)歲。所有患者進行64排螺旋CT機檢查前均行X線檢查。
1.2 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 頭或足先進均可, 雙膝關節盡量平伸。定位像取雙側膝關節正位, 掃描范圍:股骨下段和脛腓骨上段。本研究使用東芝Aquilion64排螺旋CT機, 技術參數如下:掃描參數管電壓:120 kV, 管電流:200 mA, 掃描模式0.5 s/Rot, 0.5×64, 螺距因子HP=41, 掃描孔徑大小:層厚為5 mm,重建間隔為0.3 mm, 標準重建與骨算法,容積重建函數為體部標準容積(BodyStd Volume);骨窗窗寬WW:2700 Hu, 窗位LL:350 Hu, 軟組織窗窗寬WW:400 Hu, 窗位LL:40 Hu。
1.3 軟件處理方法 采集容積數據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和容積重現(volume reconstruction,VR)等軟件處理技術構建圖像。MPR通過調節窗口技術選擇最佳的窗寬和窗位, 依次對患者雙膝進行軟組織窗以及骨窗的掃描觀察。VP主要使用了旋轉、切割等方法, 很好地暴露出觀察區域。可通過調節圖像的明亮程度, 獲取最佳觀察效果。
2.1 X線檢查結果 X線正側位圖像顯示本研究59例患者中有47例具有明顯的膝關節骨折癥狀, 而其余12例X線結果顯示為陰性。
2.2 CT檢查結果 在CT檢出的全部56例膝關節骨折的患者中共有112處骨折:股骨遠端骨折23處(20.54%), 脛骨近端(平臺骨折)59處(52.68%), 髕骨骨折11例(9.89%), 腓骨小頭骨折13處(11.61%), 骸骨骨折6處(5.36%)。
3.1 膝關節骨折分型 髕骨骨折、股骨遠端骨折和脛骨近端骨折(平臺骨折)為膝關節骨折的常見三大類型。正確的分型, 可明確骨折是否累及關節面, 有助于臨床處理和預后的評估[1]。以上三大類骨折臨床常做下述分型:髕骨骨折分為無位移橫形骨折、無位移粉碎性骨折、有位移髕骨中1/3橫形骨折、髕骨上或下極橫形骨折、有位移的粉碎性骨折、縱形骨折、骨軟骨骨折七類。股骨遠端骨折可分為髁上骨折、內外髁骨折和髁間骨折, 不同的分型標準股骨遠端骨折具有不同的分型。脛骨近端骨折, 即平臺骨折, 可分為以下六型[2]:Ⅰ型:外側平臺發生單純劈裂骨折;Ⅱ型:外側平臺發生單純塌陷性骨折;Ⅲ型:外側平臺發生劈裂及塌陷性骨折;Ⅳ型:內側平臺發生骨折;V型:平臺前后邊緣出現骨折, Ⅵ型:平臺出現粉碎性骨折。
3.2 X線漏診原因分析 X線作為目前臨床上檢查膝關節是否骨折的首選方法, 其正側位片可明確顯示膝關節是否受到損傷。然而, X線仍具有較大局限性[3], 本研究結果顯示, X線的膝關節骨折的檢出率為79.66%, 與CT檢查結果對比,其漏診9例, 漏診率15.25%, 漏診率較高, 漏診情況主要為髕骨骨折、微平臺邊緣骨折(無明顯塌陷移位)及髁間骨折等隱匿性骨折。其出現假陰性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這些類型骨折的骨折線都屬于細微隱匿型的而且解剖位置具有重疊的情況, 另外, X線片的密度和空間分辨率低,部分解剖部位重疊且又受投照條件的影響[4], 使普通X線檢查的準確率受限。
3.3 CT檢查在膝關節骨折中的特點及應用優勢 本研究應用東芝Aquilion64排螺旋CT機對59例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檢查, 明確了患者骨折的分型, 完成了對平臺面劈裂及塌陷程度的精確測量, 較清晰地顯示了關節腔積液、積血和韌帶軟組織的形態, 排除了X片檢出的假陰性結果9例, 降低了漏診率。
該技術不僅能對膝關節骨折患者的骨折進行準確定性,還可精確定位, 在為患者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及評價療效上具有獨特的優勢:①可全面展示骨折全貌;②可清晰地顯示軟組織及半月板的損傷, 進行全面準確的診斷, 降低誤診、漏診率;③可準確推算骨折塌陷程度及移位方向, 明確骨折分型;④可顯示骨折復位后對位對線及斷端成角情況, 利于做出評判療效的正確評價。
綜上所述, 由于CT片密度分辨率高, 橫斷軸位前后無重疊, 同時具有強大的圖像后處理功能, 成功地彌補了傳統X線的不足[4], 明顯地改善了膝關節骨折漏診及誤診的情況。因此, 64排螺旋CT在膝關節外傷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有助于臨床醫生進行準確的膝關節的骨折分型, 為臨床上選擇最佳治療方案、決定適合的治療手段以及預后評價提供了臨床依據。此外, 為降低膝關節骨折的誤診及漏診率,醫務人員應結合X線、CT等多種診斷手段, 并且根據患者的骨折情況做出明確分型。
[1] 繆亞如, 顧新泉, 沈賢.雙排螺旋CT及三維重建對膝關節外傷性骨折的應用價值.中國傷殘醫學, 2011,19(10):36-37.
[2] 劉凱莉.多層螺旋CT在復雜性骨折診斷中的應用研究.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 2008,6(7):610-611.
[3] 湯哲鋒,李冬雷.64層螺旋CT在98例膝關節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價值.中國保健營養, 2012(6):1661-1662.
[4] 李成明,趙忠良,張水誠,等.64排螺旋CT掃描在膝關節損傷中的應用.當代醫學, 2011,17(14):114-117.
2014-03-11]
034100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人民醫院CT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