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對大學生思想現狀及教育對策之思考
——基于工科學生的調查統計與結論分析
鄭州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呈現復雜化、多樣化的特征,為及時調整思想政治教育思路,作者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生活習慣、人際關系、心理壓力、經濟價值觀,以及對班級管理的態度等方面進行調研,形成大學生思想動態調研報告及教育對策,以期對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啟示。
思想動態 人際關系 班級管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快速地推進,90后大學生自身顯著的時代特征日益凸顯,這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突破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達到最佳育人效果,創新學生管理方法,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只有及時準確把握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思想動態,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為此,我們以工科學生為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了一次大學生思想動態調查活動,主要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生活習慣、人際關系、心理壓力、經濟價值觀,以及對班級管理的態度等方面進行調研,以此形成大學生思想動態調研報告及教育對策,以期對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啟示。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的現狀,了解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工科院系的部分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其中貧困生121人,獨生子女232人。),對大學生現狀進行了調查。調查問卷由思想狀況,生活習慣,人際關系,心理壓力,經濟價值觀,班級管理現狀等方面共計20道題目組成。調查共發放450份,回收問卷442份,有效率98.2%。為保證問卷調查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采取不記名調查的方式。
1.關于大學生思想狀況的調查分析。
大學生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力量之一,大學生的思想狀況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本次調查中,對“你是否覺得虛度了自己的青春”這個問題,43.9%的同學選擇了“是”,56.1%的同學選擇了“否”。對“你總是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嗎”這個問題,71.7%的同學選擇了“是”,28.3%的同學選擇了“否”。在對“你對大學的生活滿意嗎”的調查中,選擇“很滿意”的同學占33.3%,選擇“一般”的占51.1%,選擇“不太滿意”的占12.5%,選擇“十分不滿意”的占3.1%。在對“你對于以后的打算”的調查中,選擇“考研”的同學占29.0%,選擇“就業”的同學占47.7%,選擇“不清楚”的同學占23.3%。調查發現,多數大學生人生態度積極,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對大學生活比較滿意。
2.關于大學生生活習慣的調查分析。
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促進個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對個人的未來發展有著直接的作用。大學生精力旺盛,又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階段,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確保順利度過大學階段的重要基礎。關于“你有想戒除而總戒不掉的嗜好嗎?如吸煙,上網等”的問題,被調查學生中選擇“是”的占38.9%,選擇“否”的占61.1%。當問及“你的周末一般怎么過?”時,選擇“上網”的學生占27.2%,選擇“回家”的學生占31.3%,選擇“寢室睡覺”的學生占20.7%,選擇“學習”的學生占20.7%。關于“你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大約在?”這個問題,選擇“1~2小時”的學生占51.5%,選擇“3~4小時”的學生占37.0%,選擇“5~6小時”的學生占8.0%,選擇“6小時以上”的學生占3.4%。當問及“你每天早上起床的時間大約在?”這個問題,有17.2%的學生選擇 “6:30~7:00”,有48.7%的學生選擇 “7:00~7:30”,有20.4%的學生選擇“7:30~8:00”,有13.7%的學生選擇“視情況而定”。可見,部分大學生生活習慣令人擔憂,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作息時間執行不到位,學業和健康均得不到保障。
3.關于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調查分析。
大學生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必須與人交往,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大學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一種團結友愛,蓬勃朝氣的環境,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在此次調查中,關于“你覺得在校園生活中人際關系重要嗎?”,選擇“很重要”的學生占76.9%,選擇“一般”的學生占19.6%,選擇“不是很重要”的學生占2.8%,選擇“很不重要”的學生占0.7%。關于“你認為你是一個會處理人際關系的人嗎?”,選擇“是”的學生占54.1%,選擇“否”的學生占43.3%,選擇“不清楚”的學生占2.6%。關于“你和寢室的室友相處得好嗎?”這個問題,選擇“都好”的學生占79.6%,選擇“一部分好”的學生占20.4%。調查顯示:多數學生愿意交往,卻不善于交往。
4.關于大學生心理壓力的調查分析。
當前大學生面對許多壓力,主要來自父母的期望,學習、經濟、就業和各種各樣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雖然壓力可變成動力,但過度的壓力往往會帶來嚴重的影響。在本次調查中,關于“你覺得大學生的壓力一般來源于?”這個問題,選擇“家庭”的學生占18.2%,選擇“學習”的占42.3%,選擇“就業”的占34.6%,選擇“感情”的占2.5%,選擇“經濟”的占2.4%。關于“如果你感到壓力大你會選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選擇“找家長或老師傾訴”的學生占25.5%,選擇跟關系好的同學聊聊的學生占47.6%,選擇自己默默忍受的學生占29.1%,選擇咨詢心理醫生的同學占1.8%。調查顯示:多數學生認為大學生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學習和就業。
5.關于大學生經濟價值觀的調查分析。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一方面,大學生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其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都對大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在本次調查中,關于“你每個月生活費大約在?”這個問題,選擇“500以下”的學生占6.9%,選擇“500-800”的學生占31.9%,選擇“800-1200”的學生占46.5%,選擇 “1200以上”的學生占14.8%。關于“若生活費有盈余你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選擇“繼續存在銀行”的學生占25.7%,選擇“改善物質生活”的學生占25.9%,選擇“豐富精神生活”的學生占40.3%,選擇“投資”的學生占8.1%。調查顯示:在經濟價值觀念上,當代大學生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
6.關于大學生班級管理的態度調查分析。
班級管理是大學生管理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在本次調查中,關于“你對班級干部工作是否滿意?”這個問題,選擇“是”的學生占63.3%,選擇“否”的學生占24.3%,選擇“不清楚”的學生占12.4%。關于對“你對你所在寢室的衛生滿意嗎?”這一問題,選擇“滿意”的學生占29.5%,選擇“比較滿意”的學生占44.8%,選擇“不滿意”的學生占18.7%,選擇“十分不滿意”的學生占6.7%。調查顯示:多數學生對班級干部工作比較滿意,班級管理制度有待改善,班級干部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從以上調查結果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工科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從主流上說呈現積極健康的態勢,廣大學生人生態度積極,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對班級工作比較關心,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向往。但同時暴露了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例如,從大學生的生活習慣發現,部分大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作息時間執行不到位,致使學生的學業和健康得不到保障,這種現象令人擔憂;大多數學生愿意交往,卻不善于交往;大多數學生認為大學生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學習和就業;班級管理制度有待改善,班級干部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等。以上現實為我們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出了針對性的指導方向。
1.搭建班級、年級、學院一體化管理制度模式。
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和日常行為規范需要一個完善的制度進行約束。從班級著眼,與學院接軌,在學生上課出勤、早操、歸寢等方面,搭建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平臺。各項管理規定自上而下傳達,學院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訓練;執行情況自下而上反饋,輔導員和班主任及時做好學生的行為把控與引導,保證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順利開展。
2.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拓寬大學生交流互動平臺。
情趣高雅的校園文化可以讓學生施展個人才華,抒發情感,增加實踐機會,在愉悅的氣氛中增長知識,陶冶情操,促進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和心理溝通,增強他們的歸屬感、榮譽感。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心理宣泄的場所,消除他們的孤獨感、失落感,有助于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征,有助于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締結良好的人際關系。
3.樹立良好學風,優化心理環境。
創造良好的學風,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交流活動,讓學生不但“學好”,更要“好學”、“會學”、“學活”,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自覺探索、研究,汲取他人成功經驗,形成自身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方法。優化心理環境,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院報,櫥窗欄等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針對大學生共有的心理壓力,如學習和就業等問題,及時舉辦各種專題講座,開設心理咨詢服務,完善心理服務機構。
4.建立班級干部的監督和評價機制。
班級管理隊伍應接受全班成員的監督和評價,定期召開班會,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總結與評價,采取班干部自我評價和全班學生共同評價的雙重評價的方式。在對表現優秀的班干部進行表揚激勵的同時,也要對協作和配合班級管理工作表現突出的普通學生給予鼓勵。
綜上所述,大學生日常管理要緊緊依據最新的大學生思想動態,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并建立長效機制,使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更細致、周到與科學。
[1]邵海燕.基于“90后”大學生心理特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討[J].延安黨校學報,2010(6).
[2]張黎.當代大學生思想動態特點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應對策略研究[J].德育研究,2012(10).
[3]劉紅委,牛殿慶.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材教育[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