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松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以及相關行業水平的發展,工民建筑的高度以及規模越來越大,相應地,對于混凝土施工等大體積施工技術環節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結合時代背景,筆者主要從大體積混凝土技術施工截面面積大、溫差大以及水泥用量大等特點,就其具體施工的要點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希望對于工民建施工質量的提高,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工民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大規模的工民建筑項目越來越多。作為工作建筑的重要施工步驟,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環節對于整個工民建筑的質量來說,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來說,面臨的最為直接的技術問題就是裂縫的處理問題。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具有水泥用量大、混凝土內外溫差大以及截面面積大等特點,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裂縫;裂縫又分為表面的裂縫以及貫通裂縫兩種,對于建筑本身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都屬于有害的裂縫。基于此,掌握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對于保證工民建筑質量來說,極為關鍵。
1 溫度的合理控制
針對大體積混凝土具有的基本特點,在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進行針對性的解決,首先就是內外溫度差異的問題。就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的特點,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通過對混凝土溫度的控制,可以有效降低裂縫出現的概率,在某些條件下,甚至能避免裂縫的產生。混凝土絕熱溫升是引起混凝土溫度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對混凝土的溫差特點進行有效控制,關鍵點在于對絕熱升溫進行控制。
1.1 通過控制絕熱升溫達到溫控目的。對混凝土絕熱情況下的升溫空控制,可以通過減少水泥使用量,摻雜煤灰;或者是減少拌合的水量,摻加部分減水劑;選用如礦渣水泥等水化熱低的水泥;在夏季,環境的整體溫度較高,建議采用深井水作為拌合水降低水泥的溫度。
1.2 其他方式。除了絕熱溫升值之外,引起混凝土溫差較大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因此我們還應綜合采取多種措施,來達到溫控的最終目的,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的質量。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首先應預埋一些鋼管,在建筑的混凝土成型之后,再通過冷水進行持續的降溫;在進行澆筑的過程中,應逐層澆筑;用防水草簾覆蓋、蓄水防護等方式減緩混凝土表面溫度的降低速度。
2 配合比調配
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是否合理,對大體積混凝土的質量起著關鍵的影響作用,因此,在進行配合比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水泥量的使用。降低拌合過程中的水泥用量對于降低水化熱來說能夠起到有效的作用。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先征得設計的同意,對混凝土進行試配,通過實驗用量,最終來確定混凝土拌合中水泥的使用量。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條件,可以對混凝土的水化熱的最高溫差進行計算,估計出極有可能出現的最大溫度應力。如果計算結果沒有超出混凝土成型后的抗拉強度,那么就說明采取的措施以及水泥的用量符合防裂技術要求;如果超過了計算的抗拉強度,則應對措施進行有效調整,調整之后,再對問升值、入模溫度以內外溫差進行精密的計算,直到相應數值達到技術要求范圍為止。
2.2 拌合用料的合理調配。在前文相關論述中已經提到過,采用粉煤灰進行拌合能有效替代水泥,減少水泥的用量;不僅如此,增加粉煤灰的摻合量還能有效增強混凝土可塑性。
2.3 外加劑的使用。在拌合混凝土的過程中,加入復合型的膨脹劑,可以有效補償混凝土成型過程中的熱收縮。
3 二次振搗
通過無數次的現場證明及實驗,對于初步定性的大體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不僅能有效排除混凝土因為沁水而在粗集料以及鋼筋底部產生的水分和縫隙,提高混凝土和水平鋼筋之間的粘合性,同時還能防止混凝土因沉落慣性而產生的裂縫,從而提高混凝土內部的緊實程度。就二次振搗來說,雖然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要點:使用木棒進行高頻振動,在插入木棒時應保持垂直狀態,并且差點的過程中要進行均勻、交叉布點;在振動上一層的混凝土時,應提前在下層混凝土的初凝之前進行;插入下一層時應保持在50mm左右,從而消除混凝土兩層之間的連接縫隙;每一插點進行時,振動器應進行連續振動,直到混凝土表面不再產生氣泡,且沒有明顯的沉降為止。
4 澆筑與維護
就大體積混凝土具體的施工過程來說,上文所述的步驟雖然對混凝土的成型狀況起著至為重要的作用,但是通常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施工單位養護環節的疏忽和大意是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混凝土的質量,防止有害裂縫的產生,除了上文所述的技術要點之外,還應加大澆筑過程中以及成型之后的養護力度,保證混凝土的成型質量。
4.1 沁水現象的有效處理。在工民建施工中,就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而言,整個過程中,沁水的現象幾乎普遍存在。為了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灌質量,應采取措施對混凝土表面的沁水情況進行及時到位的處理。泵送的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產生的水灰比較大,沁水現象也更為嚴重,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沁水問題,對于混凝土最后的成型質量將會造成不好的后果。
4.2 溫保養護。在每次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進行有效溫度保護,能有效降低由于溫差問題產生的裂縫現象。澆筑過程中的溫保養護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技術要點:首先,溫保養護措施的實行應使得混凝土整體的內外溫度滿足溫控的基本指標;溫保養護措施的持續時間應根據具體溫度應力進行最終確定,一般情況不會少于15d;除此之外,溫保過程中的拆除應分層逐步來進行;應保證溫保養護過程中混凝土表面濕潤程度。
溫保養護工作的進行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關鍵環節,主要目的是降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溫差,從而降低由于溫度差異產生有害裂縫的幾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承受力以及抗拉強度,保證工民建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質量。
5 結語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以及相關行業水平的發展,工民建筑的高度以及規模越來越大,相應地,對于混凝土施工等大體積施工技術環節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具有水泥用量大、混凝土內外溫差大以及截面面積大等特點,產生的裂縫分為表面的裂縫以及貫通裂縫兩種,對于建筑本身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都屬于有害的裂縫。工民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想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質量,應著重從混凝土的具體特點入手,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進行有效控制和監測,采取各項措施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溫度差異;另外,還應從配合比設計中采取積極措施,通過材料的合理運用,為混凝土澆筑的過程提供必要的條件;最后,應密切注意混凝土成型環節的養護工作,嚴抓關鍵環節。
參考文獻
[1] 張峰.工民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J].城市建筑,2013(06).
[2] 沈衛華.探析工民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重點[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0).
[3] 杜濤.淺析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點[J].科技風, 2010(23).
[4] 彭小平.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2(03).
[5] 朱震華.解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裂縫問題的技術措施[J].考試周刊,2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