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福生
(甘肅省平涼市第二中學體育教研組744000)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確定了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面提出了三級課程管理,這樣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就能運用國家、地方及學校課程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地方及校本課程的開發對于體育教師來講是新事物、新思想。如果還同過去一樣進行獨自備課上課很難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在新的一輪教育教學改革中,我們高一年級的三位體育教師成立了集體備課小組,反復學習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指導思想,統一認識,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集體備課備什么?解決什么問題?這是集體備課小組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確定了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將摒棄競技運動的教學觀念,淡化競技化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發展放在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確保每名學生受益。通過集體備課,大家在一起探討新理念,新方法,掌握新信息,不斷改善和拓展各自的知識,形成新的教育觀及教學方法。在討論的過程中將各自對新課改的理解和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大家形成共識,然后將新理念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將理念轉變為行動。
現今的課程標準為了讓中學生在校期間能專一地學習體育知識,強調內容可選擇性;即學校盡可能開設多的運動項目讓學生進行選擇學習,這就使教學方法向多樣化轉變。這也給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如何適應新的教法?在集體備課中,通過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大家一致認為在教法上我們應努力營造活潑、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體驗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愉快感。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歧視、不打擊落后學生,切切實實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使每名學生都體驗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成功感和愉快感,激勵每名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學習和運動,為終身體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調動了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積極性,才能順利提高教學質量。過去我們體育教研組的教師都是各自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寫好教學計劃,然后按照計劃各自備課上課,單打獨斗。在教學中也是要求學生一切行動聽指揮,教師講解示范多,學生練習少,單純追求運動知識。在課堂上,對運動技能較好的學生則多指導,多練習,而忽視了其他同學的運動培養。在新的改革大潮中,通過集體備課,我們認識到,要讓學生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才能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采取的方法:①熟記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個體差異,將體質較弱且不愛參加鍛煉的學生找出,然后幫助他們制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項目參加學習,采取循序漸進的鍛煉方法,經常檢查他們完成的練習作業,這樣逐漸引導他們走上自覺參與鍛煉之路。②合理運用評價機制;即學生個人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上采取的方法與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鍛煉與評價的熱情,協調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過去的體育課教學死板單調,而現今的體育課教學呈現出活潑、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歡快、愉悅的環境下健康茁壯成長。
現今的教育改革實行的是三級管理,校本課程的開發對體育場地器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體的智慧是無盡的,在集體備課中就如何利用現有體育場地器材設施,自制體育器材等上好體育課開展了積極討論,想了許多好的辦法,如:將廢棄的籃、排、足球裝上沙子、棕草當實心球用于課堂教學及運動隊的訓練;用小皮球組織學生打壘球;動員女生縫制沙包;大家一起創編幾套學生喜愛的體育游戲等。通過制作簡單、簡易的體育器材,改善了我們年級組的教學條件,提高了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興趣,達到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之目的。
過去我們體育教師只管教學、業訓而忽視了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后,大家將在工作中的經驗總結出來,寫成短而小的報告,積累多了,就向雜志社投稿;在近三年的時間里我們集體備課小組成員公開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八篇,有三篇論文在省級評選中獲獎;完成三項省級課題的立項與結題。通過集體備課的開展與實施,我們的教科研活動也紅紅火火地開展了起來。
集體備課的開展與實施,為廣大的體育教師開創了一個新的學習平臺,大家一起探究、創新、學習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為中華民族的未來、復興培養合格的接班人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