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鑫
(大慶市公安消防支隊,黑龍江大慶 163000)
關于提高油田消防專職隊伍滅火與應急救援能力的幾點思考
齊鑫
(大慶市公安消防支隊,黑龍江大慶 163000)
隨著油田建設的飛速發展,大型石油、化工生產裝置火災、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石油化工產品火災等大量增多,不斷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增加了滅火救援工作的復雜度、難度和危險性,對于油田消防隊更有著巨大的考驗,也對其戰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大慶市油田公司消防支隊不但是公司應急救援專業隊伍,而且還是黑龍江省油氣田應急救援基地,如何提高油田消防隊“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和“滅大火、救大災、打惡仗”的能力,更好地擔負起油田公司和油區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顯得非常重要。為此,針對油田消防隊伍滅火及應急救援工作實際,如何提高油田消防專職隊伍滅火及應急救援綜合作戰能力,談談個人一點粗淺的看法。
油田消防 滅火 應急救援
主要表現在:一是對指揮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基層少數指揮員,缺乏對指揮工作重要性認識,表現出自覺學習積極性不高,刻苦鉆研精神不夠,訓練針對性不強,基礎理論嚴重薄弱。二是指揮員綜合知識缺乏。一些重特大火災和特殊化學事故不僅需要消防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物理、化學、數學、力學、建筑學、氣象學等方面的綜合知識,給災害事故的科學、合理處置帶來影響。三是處置重特大火災和特殊災害事故指揮經驗不足。有少數指揮員因參加重特大火災和特殊災害事故少,經驗不足,僅靠基礎的理論知識支撐現場指揮,導致處置效果不佳。四是處置重特大火災和特殊災害事故中心理素質較差。主要表現為心理壓力特別大,畏難心理特別強,指揮思維特別亂,導致指揮盲目,主攻方向不當、主攻時機錯失等問題發生,嚴重擴大災害事故的損失程度。六是部分消防員文化水平不高,業務學習不精,加之身體條件等自身原因,缺乏鉆研、創新精神。
車輛器材裝備是構成滅火救援戰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指戰員保護自己、完成作戰任務的武器。面對現代化工業生產大量運用新工藝、新材料等而引發的群死群傷惡性火災及其他突發性事故,顯得捉襟見肘,被動應付,多數基層中隊未能熟練掌握所配備的裝備器材,達不到應用管理要求,停留在一般認知上,未能發揮器材裝備最大效能。
“練為戰”喊了多年,但“重技能、輕理論,重技術、輕戰術”等現象仍存在,致使火災救援現場戰斗員器材操作不熟練、戰斗人員不靈活,指揮員的戰術意圖得不到全面正確的貫徹,火場指揮員與戰斗員之間嚴重脫節,直接制約了中隊戰斗力生成。加之有些指揮員在組訓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常識和經驗,導致中隊戰斗力減弱,遠遠不能滿足火場實戰的需要。
由于大慶油田地緣廣、油氣開采涉及黑龍江省每個角落,而且現場作戰條件差,冬季寒冷氣溫低,冰雪路面,夏季道路泥濘。一旦發生事故,我們都要進行處理。如遠距離赴外滅火,特別是在天氣寒冷的條件下,滅火保障問題突出。
各級指揮員是滅火及應急救援的領導者、決策者和指揮者,事關火災和搶險救援事故處置的成敗。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好指揮員培訓工作:
(1)夯實滅火救援指揮理論根基。每個指揮員要充分認識滅火救援組織指揮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把學習好理論知識作為成功滅火救援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要注重消防業務理論的學習研究,不斷借鑒各類火災撲救的成功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豐富自己的實戰經驗。通過學習,達到全面、準確掌握各種火災、應急救援事故的特點,處置原則,戰術要求,注意事項、力量調度等相關知識,并能靈活地運用到每次滅火與應急救援事故處置中。
(2)參與重點單位實戰演練及戰評。基層滅火指揮員要積極參與轄區重點單位平時開展的實戰演練,熟悉和掌握重點單位基本概況、重點部位情況、火災特性、單位消防力量狀況、戰斗力量部署、戰術措施和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對一些重特大火災和特殊化學災害事故也要積極參與戰評總結,在參與中積累經驗,豐富知識,不斷提高滅火救援指揮水平。
(3)加強指揮員心理素質培養。面對嚴重的災情,慘烈的場景,復雜的局面,指揮員要做到沉著冷靜、處險不驚,把握全局,控制和消除危害,達到最優化的滅火救援效果,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而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就必須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一是要加強自我心理調節培養。指揮員在平時的工作、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中要有意識地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能力的鍛煉和培養。二是加強心理素質培訓。邀請知名心理專家對滅火指揮人員進行心理素質培訓,授其提高心理素質的技巧和方法。
(4)提高科學決策能力。科學的決策能力是成功撲救火災和處置應急救援事故的前提。滅火指揮員必須樹立科學決策理念,不斷加強決策理論學習,培養宏觀調控能力,正確運用好決策方法,努力提高滅火救援中的科學決策水平。
(5)搭建指揮員滅火救援理論和實戰調研交流平臺。組織基層滅火救援指揮員理論大賽、以及想定作業、特殊火災、特殊事故處置的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并邀請現役消防部隊、國內有實戰經驗的專家授課,講其方法,交流成功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
要全面提高消防員的體能、技能,最根本的途徑與方法是落實《專職消防隊執勤業務訓練大綱》,開展系統的消防教育和全面的訓練工作,練就消防員過硬的滅火技術、戰術本領,增強身體素質,提高火場上的心理適應能力。
(1)身體素質訓練。身體素質是人體在運動、勞動與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靈敏及柔韌性等生理機能。素質訓練必須采取多種訓練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消防員的各項身體素質,改善機體的適應能力,適應在復雜、危險的火場上進行滅火戰斗的需要,為此在年度訓練計劃中,必須安排足量的時間開展身體素質訓練,一般來說:冬季是開展素質訓練的最佳時期,充分利用冬訓期間大力開展以增強力量,提高速度、發展耐力、增加靈敏度、提高柔韌性為目標的素質訓練。
(2)技術、戰術訓練。開展技術、戰術訓練首先要遵循“練為戰”原則和“按作戰方式訓練,按訓練方式作戰”的理念。俗話說,苦練出精兵,只有從實際出發,假設火場各種復雜情況,進行技術、戰術訓練,才能縮短操場與火場的距離。為此,必須正確認識訓練的目的、意義,根據消防隊各類人員的實際情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地開展訓練活動。
消防隊伍戰斗力的生成,除車輛合理編組和改善消防車輛裝備以外,最主要的手段和最基本的途徑就是抓好現代化消防技術裝備的學習與訓練,不斷提高消防員技能本領。一是要抓緊配備現代化滅火救援裝備。裝備出戰斗力。對付現代火災和特種災害事故,僅僅靠消防員的勇敢精神是不夠的,必須配備現代化的裝備,滅火救援才有扎實的基礎和保障。二是要熟練掌握現代化消防技術裝備。當前,不僅要做到有什么裝備練什么兵、打什么仗,而且還要按照現代火災的規律和裝備器材發展的轉變和趨勢,熟練掌握新裝備的適用范圍、機械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維護保養知識,這樣才能在關鍵時刻保證會用、能用、管用。四是采用多種訓練模式,加快裝備技術訓練單一型向裝備技術訓練復合型、操場示教訓練向實戰模擬訓練,縮短了操場訓練與火場實戰的距離。
加大練兵活動中的科技含量,是當前和今后消防隊伍訓練改革的主旋律,誰先掌握了科技誰就搶占了制勝的先機和法寶,用科學的辦法革新練法、創新戰法,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一是加強業務理論學習,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裝備配發,而這些新裝備本身就是高科技的產物,另外,對于油氣田消防重點保衛單位生產工藝流程、火災及事故特點、滅火處置對策等等,不具備相關的業務知識很難真正熟悉情況。因此,應有針對性地抓好各類災害事故處置辦法,深入研究業務理論知識,提高指戰員的業務理論水平。二是逐漸完善現行技術訓練方法,要著力將模式化訓練轉向實用性訓練,徹底改變現有的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一味追求速度的盲目訓練;增加應用性和適應性訓練項目,熟練掌握技術裝備,做到會用、敢用、善用,不斷提高戰斗員的實戰能力。三是大力開展實戰演練,走出現行的占水源、擺車輛、鋪水帶、選陣地的老思路,注重研究如何發揮固定消防設施的作用,實現固定消防設施與移動裝備的最優結合。同時,通過貫徹撲救各類火災的行動準則,提高戰斗員的戰斗意識和協同作戰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基層消防中隊撲救火災和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
考核辦法影響訓練內容,體現訓練質量,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是檢驗各項工作完成情況和戰斗力水平的標準。大慶市公安消防支隊現在專職隊指導科執行的《專職消防隊伍業務考核評定標準》就是很好的辦法。要敢于變革陳舊的考核辦法,把無用的項目大膽砍掉,把觀賞性成分去掉,加大適應性訓練、應用性訓練、模擬訓練、戰術訓練,減少考核的次數,增加抽查、督察的頻次,確確實實讓考核成為檢驗戰斗力水平的標準。
從管理要戰斗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準軍事化管理”的真正含義就是要把消防隊伍建設成一支管理正規、秩序正常、訓練有素、業務規范、聽指揮、守規矩的隊伍。而“執勤崗位練兵”活動就是要把消防隊伍建設成一支高素質的,能夠擔當“急、難、險、重”任務,關鍵時刻能夠拉得出、沖得上、拿得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隊伍,兩者的方向和目標是一致的。因此在日常指導油田專職消防隊伍各項工作時我們積極開展“準軍事化管理”與“執勤崗位練兵”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用“準軍事化管理”成果不斷規范消防隊伍的“執勤崗位練兵”活動,用“執勤崗位練兵”活動的實際成效直接推動和促進隊伍的“準軍事化管理”,不斷上水平、上臺階,不斷豐富專職消防隊正規化建設管理規范的實際內容和成果。
當前,大慶市的消防工作主體力量是由現役消防、公安局消防、石化消防和油田消防共同組成。針對這一現狀,現役支隊首先提出了:全市消防隊伍要落實聯席會議、聯合接處警、聯合訓練、聯和執勤、聯和作戰的“五聯工作模式”的全新理念。這種做法,在2012年得到了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的親筆批示和高度評價,并專門指派工作組深入大慶進行調研,準備將大慶消防的創新工作方法推向全國。因此,油田消防支隊要繼續在現役支隊的堅強領導下,緊盯實戰需要,從提高隊伍整體戰斗力出發,與全市其他各支消防力量精誠團結、密切合作,全面落實“五聯工作模式”,確保消防工作和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在體制改革后呈現出更加良好的發展態勢,同時促進自身隊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油田的發展需要一個可靠的消防安全環境,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質的消防隊伍保駕護航。因此,提升油田消防隊的滅火救援能力,將成為油田消防安全環境的可靠基石。由于本人擔負著助推全市專職消防隊伍發展的“聯系人”職能,因此在日常工作時總結出一些主要因素作了膚淺的分析,而這些因素也并非一成不變。只有立足于實戰,創新練兵機制,提高指戰員綜合素質,企業消防隊伍才能建設成為一支政治堅定,作風頑強、技術過硬、形象良好、特別能戰斗的全國一流企業專職消防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