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晴 張偉利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 100176)
對中小企業財務困境的幾點思考
郭雪晴 張偉利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 100176)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幫助中小企業分析經營中面臨的財務問題,使之更好地處理在經營過程中的財務困境問題,是越來越多的小企業面臨的需求。本文就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困境形成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進行了論述。
中小企業 財務困境 思考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本法所稱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有利于滿足社會需要、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規模屬于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每年GDP指標的增長都躋身于世界前列。在國民經濟指標構成中,中小企業的貢獻占有很大的比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說,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成敗的重要因素取決于中小企業的如何發展。雖然我國中小企業對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遇到了財務管理的難題,主要表現為企業管理理念簡單,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意識不強,導致銀行信貸或資本市場的歧視進中小企業,使得我國中小企業的信用和融資渠道也越來越狹窄,中小企業融資難成為社會一個熱點問題。
(1)國家政策導致小企業地位低下。雖然小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從我國總體經濟結構來看還是國有企業占領主導地位。國家提出的經濟發展方針政策中指出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導的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的發展模式,所以國家提出“抓大放小”的政策方針,使得社會資源都流向大企業。使得中小企業在爭取社會資源時陷入不利地位。
(2)自身特點導致社會認同感較弱。企業規模較大,資產雄厚,效益穩步增長,就會很快得到同行業的認可與信任。而小企業在人,財,物各個方面都顯得很薄弱,盡管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但仍然在短時間內得到認可。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銀行對不同融資者的態度問題。我們經??梢钥吹轿覈你y行貸款偏向于國有大中型企業,而中小企業要想爭取到想要的貸款額度可就是難上加難了。
(3)不同級別同場競技,使得中小企業無力競爭。由于中小企業創建初期投入少, 在人,財,物方面都比較缺乏。中小企業在市場中主要起到彌補市場空缺的作用,往往缺乏滿足企業發展相應的技術人才,使得技術創新能力明顯不足。而一旦想做大就會受到同行業企業的激烈排擠,導致中小企業在同大企業競爭市場時常常陷入財務困境、甚至面臨破產或被吞并的處境。
(1)缺乏資金融通渠道。我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是民營企業,他們經營具有靈活性,能及時抓住市場為自己謀求利潤。創業資金主要來源于個人積蓄或家庭集資,極少通過正規渠道獲得信貸和其他財政支持。大部分中小企業遵循的理念是“船小好掉頭”,不斷變換經營業務,企業發展使缺乏連續性。這種經營理念也使得中小企業在籌資、融資上總是困難重重。
(2)中小企業對資金運作的能力不足。中小企業的管理方式大多數家族式管理,缺乏民主性,更談不上現代管理模式。在財務管理方面也存在嚴重不足,例如:缺乏嚴密的資金使用計劃,在庫存管理和交易結算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隨意性較大,對“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的了解,使得中小企業總是占用企業的投資資金,導致中小企業缺乏科技創新和合理營運資金的能力的實力。所以當遇到問題時,中小企業不可避免的將面臨財務困境。所以中小企業應學會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手里的現有的資金。
(3)財務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對稱。通過調研發現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報表普遍不真實。這使得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的認定很高,認為中小企業貸款很難償還,融資出現了較大的困難。另外,中小企業與投資人溝通很少,投資人了不解企業真實情況,很難對中小企業進行投資。所以中小企業應加快改進自身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市場信譽和溝通渠道。
對于我國中小企業來說要想通過上市融資還是有一定難度,但是可以考慮發行短期債券進行融資。發行短期融資債券不僅可以提高企業信譽和知名度,同時還可以降低融資成本。短期融資債券可以不對社會公眾發行,只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機構投資人發行。短期融資債券的信息透明度要比銀行的短期貸款高。企業的任何的違約行為都會被披露。并且短期融資債券的投資人是各金融機構,中小民營企業若發行短期融資債券可以在資本市場上提高本企業的信用等級和企業的知名度。
首先,中小企業應大膽的進行改革,提升企業的信用等級,建立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企業要加強在財務管理上的投入,改善企業落后的人力資本格局。誠信是現代金融市場的基礎,中小民營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的一條途徑是提升企業信用等級,加強企業內部風險管理和對客戶信息的有效管理和資信調查。
中小民營企業要解決資金調控風險就要改善企業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使得銀行在企業借貸前能夠比較容易的了解到中小民營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在企業借貸后能夠掌握企業對貸款的使用和控制能力,從而降低銀行的貸款風險。企業在對外投資時能夠解決投資者與資金運用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就能夠消除企業管理者在投資活動中的盲目投資,減少管理層機會主義。增強企業的資金運用能力,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增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企業融資難。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該根據經濟發展的進程,適時出臺相關政策,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施肥、澆水,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從而保障中小企業的持續穩定的發展,為國民經濟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小企業財務困境的問題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政府和企業只有一起努力度過難關,才能使我國經濟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