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楠
(遼寧廣播電視臺技術發展管理中心,遼寧沈陽 110000)
監聽音量對錄音質量的影響
王立楠
(遼寧廣播電視臺技術發展管理中心,遼寧沈陽 110000)
通過對聲音原理和對監聽產生影響因素之分析,比較各種聲壓級的監聽效果,結合錄音實際需求,給出了錄音監聽最佳分貝數值。
監聽音量 分貝 響度 靈敏度
每個錄音師都可能遇到這樣的問題,當你興高采烈地拿著剛剛錄好的作品,到其它監聽環境下一聽,卻變得很失望,而你的每個環節并沒有什么問題。這時你想沒想到過,錄音和縮混時的監聽音量也會對你的作品質量產生影響。
關于監聽的問題是很復雜的,它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音箱的質量、監聽的環境、功放、連線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最終決定我們的監聽系統的準確性,監聽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我們的錄音質量的好壞。
我們先簡單談一談聲音。聲音是由機械振動而產生的。振動體擾動它周圍的空氣分子從而使空氣壓力產生周期性的變化。隨著物體的往返振動,壓力則交替地形成或密或稀的空氣密度。這種壓力的變化向物體四周輻射出去,最后抵達聽眾的耳朵,令其產生感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聲音。
我們都知道分貝(dB)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測量聲級的單位。各種各樣的聲音,包括感覺舒適的音樂或一般的噪聲都可用聲級計來測量。聲級計上的零分貝代表聽覺閥,而不是指絕對的寂靜。所謂聽覺閥,是指聽覺健康的聽眾能聽到的平均最低聲壓級。這里要注意的是,錄音室用的錄音機或調音臺上音量表讀數并非必然就是房間里的聲壓級。只要有信號記錄,即使關閉監聽系統之后,表仍將指示讀數。實際上改變監聽聲級并不影響這些表的讀數。此外,像+3或-10這些典型的讀數,所說明的只是正在測讀的聲音高于或低于某一點,而不是高于或低于零參考聲級(零參考聲級就是代表聽覺閥的聲級計上的零分貝)。
聲音的平衡在85分貝聲壓級上下時,不同頻率平衡的差別相對較小。基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將85分貝這個值當作監聽的最佳值。舉例來說,若你在120分貝聲壓級下監聽時對音樂的平衡較為滿意,而在重放時降低聲壓,那么,你的耳朵對低頻的靈敏度有所降低,聽起來似乎低音弱了許多。隨著重放時聲壓的降低,人耳對低頻的靈敏度進一步降低,而且低音開始消失。同樣,人耳對于高頻的靈敏度也在降低。一個混合的聲音以120分貝聲壓級監聽,若降低監聽聲壓級,那么低音聽起來就有不足的感覺,而且有距離感,缺乏現場感。如果你是在以100分貝監聽,并且對平衡滿意,降低監聽聲壓又會使我們感到清晰度也降低了。當你85分貝聲壓級上監聽的聲音平衡非常滿意時,再以60分貝—90分貝聲壓級進行重放時,將發現聲音幾乎沒什么變化,即使是頻域內的高頻或低頻也不會超過5分貝。所以我們說,室內的監聽總體上應在75分貝—85分貝范圍內,因而,可以將85分貝的聲壓級認為是聲音監聽的最佳值。
一個聲音的響度同樣可以影響到人耳對它的音色感覺。例如,將100Hz的純音的強度從40分貝聲壓級提高到100分貝的聲壓級時,我們會感覺聲音的強度增加了10%;而在500Hz時,同樣將聲壓級也從40分貝提高到100分貝時,聲音的強度變化只有2%,這也就是為什么音樂家們難以通過耳機來協調他們的樂器的原因了。因為耳機經常會產生比預計的要高的聲壓級的聲音。
一般說來,錄音監聽音量必須與以后的放音的監聽音量一樣。顯然,錄音師對用戶的欣賞習慣是無法控制的,也無法預知用戶將選擇什么放音音量。所以我們的錄音監聽音量在85分貝左右的話,以后就不會出現大失所望的情況了。
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誰也不會時刻拿著一個聲壓計去測量監聽的音量,我在下面描述一下各種環境下的典型聲級,就會使你大致作到心中有數了。
(1)寂靜的錄音室在10分貝左右。
(2)寂靜的辦公室在30分貝左右。
(3)一般辦公室在50分貝左右。
(4)一般談話在60分貝左右。
(5)小型樂隊或街道在70分貝左右。
(6)重型車輛駛過在80分貝左右。
(7)地鐵里一般在90分貝左右。
(8)動力工具在100分貝左右。
(9)雷聲一般在110分貝左右。
(10)機場跑道在120分貝左右。
(11)建筑氣動錘在130分貝左右。
(12)遙滾樂演出或迪廳接近人耳的痛閥在140分貝左右。
(13)靠近噴氣式發動機在150分貝左右。
85分貝的聲壓級雖然是最佳的監聽音量值,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如果有充足的時間,那么,我建議你采用多音量去聽你所錄制的作品,這樣你就可以萬無一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