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吳守江+楊魯海
【摘 要】 采用催化氧化法對高濃度焦化廢水進行預處理。考察對處理效果的影響因素,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結果表明,次氯酸鈉投加量為 400mg/L,絮凝劑PAM投加量為10mg/L條件下,CODCr的處理效果可達到30.0%,BOD/COD由0.19提高到0.39,出水可生化性良好。催化氧化法可作為高濃度焦化廢水的有效的預處理方法。
【關鍵詞】 焦化廢水 催化氧化法 去除率
1 引言
焦化廢水的污染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CODCr、氨氮及TN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其廢水處理成為限制焦化企業生產和發展的關鍵問題。本文通過對焦化廢水進行預處理提高焦化廢水可生化性。預處理過程為:焦化廢水通過隔油系統,將污水中重焦油、浮油及其它懸浮物等去除,然后進入氣浮裝置進一步去除水中的乳化油及其它污染物,保證后續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經氣浮處理后的水進入氧化沉淀系統,進一步去除部分難降解CODCr,并能使污水中難降解處理的有機物變成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
為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的生化反應創造條件,本文采用催化氧化法對隔油、氣浮后的焦化廢水進行預處理,通過實驗確定最佳氧化劑和絮凝劑投加量。
2 實驗
水樣要求:經重油分離、生化降解、去除懸浮物和易降解有機物后的焦化廢水,水質為:CODCr4500mg/L。
實驗用品:氧化劑次氯酸鈉;混凝劑Al2(SO4)3、PAM(聚丙烯酰胺);
實驗過程:將預處理后的焦化廢水加入氧化劑次氯酸鈉和混凝劑Al2(SO4)3,經1h充分攪拌,調節pH至中性,加入絮凝劑PAM;充分攪拌,靜置30min,取上清液經過濾處理,測出水CODCr的處理效果。
3 實驗結果與討論
3.1 實驗結果
3.1.1 次氯酸鈉投加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廢水的pH值為9.0條件下,改變次氯酸鈉投加量,充分攪拌1h。調節pH至中性,加入絮凝劑PAM為10.0mg/L,絮凝沉淀30min,按實驗條件處理焦化廢水,結果見(表1)。
3.1.2 PAM投加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廢水的pH值為9條件下,次氯酸鈉投加量400mg/L,充分攪拌1h。調節pH至中性,改變加入絮凝劑PAM的量,絮凝沉淀30min,按實驗條件處理焦化廢水,結果見(表2)。
3.2 實驗結果與討論
根據表1可知,采用氧化劑投加量對催化氧化反應去除有機物影響均較大。對本試驗給定的經重油分離、氣浮、去除懸浮物和易降解有機物后的焦化廢水,并不是氧化劑投加量越高處理效果越好,當次氯酸鈉投加量為400mg/L時,對CODCr的去除率30.0%,而次氯酸鈉投加量為500mg/L時,去除率開始降低;可見將次氯酸鈉投加量控制在400mg/L是比較合適的。
根據表2可知,采用絮凝劑投加量對催化氧化反應去除有機物影響均較大。對本試驗給定的焦化廢水,并不是絮凝劑投加量越高處理效果越好,當PAM投加量為10mg/L時,對CODCr的去除率在30.0%,而PAM投加量為20mg/L時,去除率增加幅度很小,考慮到PAM的毒性,其投加量不宜過大;因此,本實驗中將PAM投加量控制在10mg/L是比較合適的。
3.3 最適實驗條件下的處理效果
由前面的討論可知,最適處理條件為氧化劑投加量為400mg/L,絮凝劑PAM投加量為10mg/L,按此實驗條件對焦化廢水進行處理,效果見(表3)。
4 結語
催化氧化處理焦化廢水受氧化劑和絮凝劑投加量等因素影響。本實驗以山東某焦化有限公司生產廢水為研究對象,對不同氧化劑和絮凝劑投加量下催化氧化預處理焦化廢水的效果進行了實驗,獲取了處理效率最佳的次氯酸鈉投加量為400mg/L,絮凝劑PAM投加量為10mg/L。在此條件下,BOD/COD由0.19提高到0.39,出水可生化性良好。因此,催化氧化法可作為高濃度焦化廢水的有效的預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1]魏曉雪,郝文靜,張云飛,郭棟生.共代謝深度處理焦化廢水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0年10期.
[2]吳永志,馬昕,寇彥德.焦化廢水深度處理中預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給水排水,2013年s1期.
[3]李瑞華,韋朝海,任源,吳超飛,姜元臻.O3催化氧化法去除焦化廢水中的污染物[J].燃料與化工,2008年04期.
[4]唐玉斌,呂錫式,陳芳艷,陸敏,付薛紅.US/Fenton氧化—混凝法對焦化廢水的預處理研究.工業水處理,2006年06期.
【摘 要】 采用催化氧化法對高濃度焦化廢水進行預處理。考察對處理效果的影響因素,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結果表明,次氯酸鈉投加量為 400mg/L,絮凝劑PAM投加量為10mg/L條件下,CODCr的處理效果可達到30.0%,BOD/COD由0.19提高到0.39,出水可生化性良好。催化氧化法可作為高濃度焦化廢水的有效的預處理方法。
【關鍵詞】 焦化廢水 催化氧化法 去除率
1 引言
焦化廢水的污染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CODCr、氨氮及TN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其廢水處理成為限制焦化企業生產和發展的關鍵問題。本文通過對焦化廢水進行預處理提高焦化廢水可生化性。預處理過程為:焦化廢水通過隔油系統,將污水中重焦油、浮油及其它懸浮物等去除,然后進入氣浮裝置進一步去除水中的乳化油及其它污染物,保證后續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經氣浮處理后的水進入氧化沉淀系統,進一步去除部分難降解CODCr,并能使污水中難降解處理的有機物變成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
為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的生化反應創造條件,本文采用催化氧化法對隔油、氣浮后的焦化廢水進行預處理,通過實驗確定最佳氧化劑和絮凝劑投加量。
2 實驗
水樣要求:經重油分離、生化降解、去除懸浮物和易降解有機物后的焦化廢水,水質為:CODCr4500mg/L。
實驗用品:氧化劑次氯酸鈉;混凝劑Al2(SO4)3、PAM(聚丙烯酰胺);
實驗過程:將預處理后的焦化廢水加入氧化劑次氯酸鈉和混凝劑Al2(SO4)3,經1h充分攪拌,調節pH至中性,加入絮凝劑PAM;充分攪拌,靜置30min,取上清液經過濾處理,測出水CODCr的處理效果。
3 實驗結果與討論
3.1 實驗結果
3.1.1 次氯酸鈉投加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廢水的pH值為9.0條件下,改變次氯酸鈉投加量,充分攪拌1h。調節pH至中性,加入絮凝劑PAM為10.0mg/L,絮凝沉淀30min,按實驗條件處理焦化廢水,結果見(表1)。
3.1.2 PAM投加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廢水的pH值為9條件下,次氯酸鈉投加量400mg/L,充分攪拌1h。調節pH至中性,改變加入絮凝劑PAM的量,絮凝沉淀30min,按實驗條件處理焦化廢水,結果見(表2)。
3.2 實驗結果與討論
根據表1可知,采用氧化劑投加量對催化氧化反應去除有機物影響均較大。對本試驗給定的經重油分離、氣浮、去除懸浮物和易降解有機物后的焦化廢水,并不是氧化劑投加量越高處理效果越好,當次氯酸鈉投加量為400mg/L時,對CODCr的去除率30.0%,而次氯酸鈉投加量為500mg/L時,去除率開始降低;可見將次氯酸鈉投加量控制在400mg/L是比較合適的。
根據表2可知,采用絮凝劑投加量對催化氧化反應去除有機物影響均較大。對本試驗給定的焦化廢水,并不是絮凝劑投加量越高處理效果越好,當PAM投加量為10mg/L時,對CODCr的去除率在30.0%,而PAM投加量為20mg/L時,去除率增加幅度很小,考慮到PAM的毒性,其投加量不宜過大;因此,本實驗中將PAM投加量控制在10mg/L是比較合適的。
3.3 最適實驗條件下的處理效果
由前面的討論可知,最適處理條件為氧化劑投加量為400mg/L,絮凝劑PAM投加量為10mg/L,按此實驗條件對焦化廢水進行處理,效果見(表3)。
4 結語
催化氧化處理焦化廢水受氧化劑和絮凝劑投加量等因素影響。本實驗以山東某焦化有限公司生產廢水為研究對象,對不同氧化劑和絮凝劑投加量下催化氧化預處理焦化廢水的效果進行了實驗,獲取了處理效率最佳的次氯酸鈉投加量為400mg/L,絮凝劑PAM投加量為10mg/L。在此條件下,BOD/COD由0.19提高到0.39,出水可生化性良好。因此,催化氧化法可作為高濃度焦化廢水的有效的預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1]魏曉雪,郝文靜,張云飛,郭棟生.共代謝深度處理焦化廢水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0年10期.
[2]吳永志,馬昕,寇彥德.焦化廢水深度處理中預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給水排水,2013年s1期.
[3]李瑞華,韋朝海,任源,吳超飛,姜元臻.O3催化氧化法去除焦化廢水中的污染物[J].燃料與化工,2008年04期.
[4]唐玉斌,呂錫式,陳芳艷,陸敏,付薛紅.US/Fenton氧化—混凝法對焦化廢水的預處理研究.工業水處理,2006年06期.
【摘 要】 采用催化氧化法對高濃度焦化廢水進行預處理。考察對處理效果的影響因素,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結果表明,次氯酸鈉投加量為 400mg/L,絮凝劑PAM投加量為10mg/L條件下,CODCr的處理效果可達到30.0%,BOD/COD由0.19提高到0.39,出水可生化性良好。催化氧化法可作為高濃度焦化廢水的有效的預處理方法。
【關鍵詞】 焦化廢水 催化氧化法 去除率
1 引言
焦化廢水的污染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CODCr、氨氮及TN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其廢水處理成為限制焦化企業生產和發展的關鍵問題。本文通過對焦化廢水進行預處理提高焦化廢水可生化性。預處理過程為:焦化廢水通過隔油系統,將污水中重焦油、浮油及其它懸浮物等去除,然后進入氣浮裝置進一步去除水中的乳化油及其它污染物,保證后續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經氣浮處理后的水進入氧化沉淀系統,進一步去除部分難降解CODCr,并能使污水中難降解處理的有機物變成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
為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的生化反應創造條件,本文采用催化氧化法對隔油、氣浮后的焦化廢水進行預處理,通過實驗確定最佳氧化劑和絮凝劑投加量。
2 實驗
水樣要求:經重油分離、生化降解、去除懸浮物和易降解有機物后的焦化廢水,水質為:CODCr4500mg/L。
實驗用品:氧化劑次氯酸鈉;混凝劑Al2(SO4)3、PAM(聚丙烯酰胺);
實驗過程:將預處理后的焦化廢水加入氧化劑次氯酸鈉和混凝劑Al2(SO4)3,經1h充分攪拌,調節pH至中性,加入絮凝劑PAM;充分攪拌,靜置30min,取上清液經過濾處理,測出水CODCr的處理效果。
3 實驗結果與討論
3.1 實驗結果
3.1.1 次氯酸鈉投加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廢水的pH值為9.0條件下,改變次氯酸鈉投加量,充分攪拌1h。調節pH至中性,加入絮凝劑PAM為10.0mg/L,絮凝沉淀30min,按實驗條件處理焦化廢水,結果見(表1)。
3.1.2 PAM投加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廢水的pH值為9條件下,次氯酸鈉投加量400mg/L,充分攪拌1h。調節pH至中性,改變加入絮凝劑PAM的量,絮凝沉淀30min,按實驗條件處理焦化廢水,結果見(表2)。
3.2 實驗結果與討論
根據表1可知,采用氧化劑投加量對催化氧化反應去除有機物影響均較大。對本試驗給定的經重油分離、氣浮、去除懸浮物和易降解有機物后的焦化廢水,并不是氧化劑投加量越高處理效果越好,當次氯酸鈉投加量為400mg/L時,對CODCr的去除率30.0%,而次氯酸鈉投加量為500mg/L時,去除率開始降低;可見將次氯酸鈉投加量控制在400mg/L是比較合適的。
根據表2可知,采用絮凝劑投加量對催化氧化反應去除有機物影響均較大。對本試驗給定的焦化廢水,并不是絮凝劑投加量越高處理效果越好,當PAM投加量為10mg/L時,對CODCr的去除率在30.0%,而PAM投加量為20mg/L時,去除率增加幅度很小,考慮到PAM的毒性,其投加量不宜過大;因此,本實驗中將PAM投加量控制在10mg/L是比較合適的。
3.3 最適實驗條件下的處理效果
由前面的討論可知,最適處理條件為氧化劑投加量為400mg/L,絮凝劑PAM投加量為10mg/L,按此實驗條件對焦化廢水進行處理,效果見(表3)。
4 結語
催化氧化處理焦化廢水受氧化劑和絮凝劑投加量等因素影響。本實驗以山東某焦化有限公司生產廢水為研究對象,對不同氧化劑和絮凝劑投加量下催化氧化預處理焦化廢水的效果進行了實驗,獲取了處理效率最佳的次氯酸鈉投加量為400mg/L,絮凝劑PAM投加量為10mg/L。在此條件下,BOD/COD由0.19提高到0.39,出水可生化性良好。因此,催化氧化法可作為高濃度焦化廢水的有效的預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1]魏曉雪,郝文靜,張云飛,郭棟生.共代謝深度處理焦化廢水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0年10期.
[2]吳永志,馬昕,寇彥德.焦化廢水深度處理中預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給水排水,2013年s1期.
[3]李瑞華,韋朝海,任源,吳超飛,姜元臻.O3催化氧化法去除焦化廢水中的污染物[J].燃料與化工,2008年04期.
[4]唐玉斌,呂錫式,陳芳艷,陸敏,付薛紅.US/Fenton氧化—混凝法對焦化廢水的預處理研究.工業水處理,200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