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利 吳建國
摘 要:菲茨杰拉德是美國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處女作《人間天堂》使其一舉成名,也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本文作者通過細讀文本,對應主人公的行為表現,精神活動進行分析。論文先大致回顧了成長小說理論概況,繼而闡述成長小說的主題在作品中的體現。
關鍵詞:艾默里?布萊恩;成長的引路人;成長的頓悟;成長的儀式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紀20年代美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他一生短暫,卻具有史詩般的輝煌。據吳建國教授統計,《人間天堂》里通過主人公艾默里等人,菲茨杰拉德在全書中共提及了98位著名作家,涉及經典名作多達64部,充分顯示了他獨特的文學觀和寬廣的閱讀面。成長小說展示的是年輕人主人公經歷某種切膚之痛的事件后,使他們擺脫天真幻想,并最終到達一個真實而復雜的現實世界。《人間天堂》主人公艾默里經歷了種種挫折和厄運,不斷的思考人生,日臻成熟。在成長的過程中,主人公有成長的引路人,成長的頓悟,成長的儀式,小說中成長主題明顯,值得就此進行深入分析。
一、成長的引路人
成長的引路人是美國成長小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芮渝萍教授說,從社會學角度看每個人的成長都會受到一些人的影響,這些人從正、反兩方面豐富著主人公的生活經歷和對社會的認知。
《人間天堂》中,對主人公艾默里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達西先生,既是知識和道德上接近于完美的引路人又是一個知心伙伴。主人公艾默里英俊、聰明,卻被母親比阿特麗絲培養成了一個嬌生慣養,自私自利的孩子。在他的少年時代,他為自己設立了“自負少年的行為準則”。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實了德高望重的達西先生,“在半小時還不到的談話中,他們各自心里都已經接受了他們之間的一種父子的關系”。達西先生成為了他最重要的良師益友和引路人,并對他的成長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到了第二年,艾默里便脫穎而出,成為足球場上的前鋒明星,并擔任校報編輯,學習成績開始名列前茅。與達西先生交談中,他感覺到“他與自己同一代的人初次交鋒的號角已經在他心中吹響”。臨別時,達西先生對艾默里說道“你沒有遺憾,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對你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之后面對種種的生離死別,母親的去世,感情的失敗,達西先生的去世等足以摧垮他的一系列事件,艾默里能夠逐漸成熟,思考自己的命運。
二、成長的頓悟
“成長小說的頓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主人公在日常小事中自發產生的感悟。另一種是生活中震撼事件在主人公精神上觸發的感悟。這種震撼性的事件通常是悲劇性的事件。”(芮渝萍P144)
《人間天堂》中,主人公艾默里既有在日常生活小事中自發產生的感悟,亦有震撼性的事件觸發的感悟。首先,在日常生活小事中自發產生的感悟,小說第二卷第五章自負者成了一個重要人物中,艾默里在去普林斯頓的旅途中,搭乘一個闊佬的便車,談論后,知道是同學的父親。途中,艾默里向同學的父親談論了社會主義理想和制度的優越性。與路途中遇到的過客談話,使其第一次說道自己的社會主義理想以及對現實社會制度的厭惡。文章最后一節,艾默里在新澤西的路邊坐下來,舉目四望霜凍的鄉間。對自己的性格進行剖析,獲得頓悟。他意識到美與邪惡不可分割,美,依然是不斷增強的喧鬧。最終他放棄美德追逐,這也是他完全丟掉幻想之后走出的第二步。做一個某種類型的人似乎遠比做一個藝術家重要的多。他放棄浮華的幻想,回歸現實。小說結尾處,他以一句充滿自信的話語結束:“我了解我自己,但是僅此而已”。這些感悟都標志著主人公艾默里經歷種種厄運后的更加成熟,豁然開朗。其次,震撼性的事件在艾默里精神上觸發的感悟,第二卷中第四章最后一節提到,幾根支柱的倒塌:羅莎琳已經與人結婚,不可能再愛他;家里的公司已經破產,在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不久之后,他又得到噩耗,他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不幸與世長辭。這些突發性震撼的悲劇事件使支撐艾默里精神支柱坍塌了。厄運使他逐漸成熟,深入思考人生,尋求人生真理。
三、成長的儀式
“人類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的儀式。有些儀式是人類普遍推崇的,有些儀式則比較特殊。美國成長小說的成長儀式具有獨特的表現形式。”(芮渝萍P183)
《人間天堂》里對達西先生葬禮進行了描寫,這對艾默里成長產生重要作用。他出席達西先生的葬禮,并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像達西先生和伯恩這樣的人,成為一個能給人以安全感的人。通過參加達西先生的葬禮這一儀式,艾默里得到精神上的升華,明確意識到自己的成長,領悟到人生的真正意義在于給人以安全感,成為社會不可或缺的人。
運用成長小說理論分析《人間天堂》,因為這部作品可以作為作者本人一部自傳體小說,所以不僅可以了解作家成長軌跡以及對生活的體驗,而且還可以反映作者同時期年輕一代對傳統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的強烈反叛。作者以及其代表的一代年輕人,經歷生活中的種種磨難和挫折,不斷的發現自我,獲得頓悟,日臻成熟。
參考文獻:
[1] Fitzgerald, Francis Scott Key. This Side of Paradise, Icon Reference; annotated edition
[2] 金紹禹譯.《人間天堂》[ 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9
[3] 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 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4] 吳建國.菲茨杰拉德研究[ 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劉亞利(1988-),女,漢族,山東濟寧人,文學碩士,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吳建國,男,英語語言文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英漢互譯理論與實踐、國際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