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鵬
摘 要:近年來,有關日語語氣的研究引起了語法學界的重視,本文主要對日語句子的結構,日語語氣的種類,日語語氣的層次化和研究語氣的重要意義幾方面展開了分析。以期有助于加深對日語句子結構的理解,推動日語句子結構和語氣的研究。
關鍵詞:日語語氣;句子結構;モダリティ
一般來說,日語句子結構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大部分。其中,句子主觀部分是成句的關鍵,與當今研究的熱門問題情態(modalit y)學說密切相關。
1.日語句子的結構
近現代關于日語句子結構研究的內容十分豐富。日本語言學家針對日語句子結構的特殊情況,提出了具有日語特色的句子結構理論,形成了一大特色。
1.1 山田孝雄
1936 年山田孝雄提出:日語句子由“主辭”和“賓辭”在“系辭”的統覺作用下形成。 “系辭”對“主賓辭”的這種統覺作用稱為“陳述”,位于句末的部分承擔著決定“陳述方式”的任務。
1.2 時枝城記
接下來,時枝誠記站在“言語過程說”角度提出了自己“辭—詞”的理論,認為句子由“詞”與“辭”兩部分構成。其中,“辭”統括“詞”,“辭”是句子成立的必要條件。并且,這里提出的“辭”對“詞”的統括作用,就相當于前面山田孝雄的“陳述”。
1.3 繼續發展
針對時枝城記提出的“辭—詞”理論,研究者們又對其內部進行了進一步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句子結構理論。例如,寺村秀夫提出了「コト」「ムード」,仁田義雄提出的「言表事態」和「言表態度」,益岡隆志的「命題」和「モダリティ」等,都是沿襲了“辭—詞”理論的軌跡。
通過以上的研究,雖然各家學說依然難以統一,但是目前絕大多數研究者普遍接受以下觀點:日語句子大體上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表示客觀事態的部分和表示發話人主觀判斷和態度的部分,簡稱為客觀部分和主觀部分。
2.日語語氣的種類
語氣的種類基本上包括4種。
2.1 反映句子所表達內容的功能語氣
這是決定句子最基本性質的語氣,其有兩種類型:信息類與行為類。它們都屬于表現類型的語氣。
信息類語氣就承擔著向聽者傳達信息(敘述語氣)以及從聽者那里獲取信息的功能(疑問語氣)。
例如:昨日上海に行った(敘述語氣,禮貌語氣)。
明日休むか(疑問語氣,非禮貌語氣)。
2.2 針對命題的把握方法的語氣
該語氣是說話者對于命題內容的把握方式,有兩種語氣類型:評價語氣和認知語氣。
評價語氣是對命題所表達的事象做出的必要、不必要或者允許、不允許的評價式表達。
例如:この仕事を引き受けた以上で、最後までやらなくてはならない。句中的なくて
はならない是說話者對やる這個事象是必要的一種評價的表達。
在認知的把握方法上,有對命題的基本認知態度,如斷定、推量、對命題成立的可能性、必然性的認知,通過證據來對命題進行把握的表示推斷、傳聞等語氣。
例如:上海は今雪を降っているだろう(推量的語氣)
2.3 表示上下文之間關系的語氣
該語氣稱為說明語氣,通過提示上下文之間的關系使得聽話者對所敘內容更易理解。
例如:遅くなってすみません、いきなり社長から電話をもらったんだ(說明語氣)
2.4 表示對聽話者的語氣
由于語言交流是雙方相互進行的,因此,除了說話這自身對命題主觀表達外,還有向聽話者表示傳達的義務,像這類語氣稱之為對聽話者語氣。對聽話者語氣中有兩種語氣類型:傳達態度和禮貌的語氣。
例如:昨日、スーパーへ買い物に行った(普通體語氣)
3.モダリティ的層次化研究
前面提到モダリティ的表達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而且又無處不在,其相互關系就有誰在前誰在后、誰在內誰在外,誰被誰包圍的問題。這就是モダリティ層次化的問題。對層次化的研究也標志著モダリティ體系化研究的深入和發展。
根據現在的研究,如此復雜的モダリティ的表達形式,首先可分為“對人的モダリティ”和“對事的モダリティ”。前者表示說話人對聽話者的態度,后者表示說話人對表達中所涉及的事體的態度。這兩種モダリティ是一般句子都不可或缺的必須成分,而“對事的モダリティ”在前,“對人的モダリティ”在后。
其次, 又分為“一次的モダリティ”和“二次的モダリティ”。所謂“一次的”是指總是直接表示說話人主觀態度的モダリティ形式,如“か、よ、ね”等等,而有時用來表示說話人的態度,有時又可用于描述客觀事態的モダリティ稱之為“二次的モダリティ”。這兩者的關系是“一次的”在外,“二次的”在內。
4.研究モダリティ的意義
首先是把句法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提出了新的句子結構的觀點,即:「命題十モダリティ」。這一結構原理,可將各種表達形式分門別類,便于同類表達形式的比較研究,有利于語言的研究和學習。對于筆者來說,「モダリティ」是一個較新的語法概念,加之手頭資料有限,所以對其理解很可能有誤,望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尾上圭介(日).文法と意味.くろしお出版,2003年
[2] 中右実(日) .認知意味論の原理.大修館書店,1994年
[3] 山田小枝(日).モダリティ.同學社,1990年
[4] 庵功雄.新日本語學入門—考察語言的結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年
[5] 仁田義雄(日).日本語のモダリティと人稱[M].日本ひつじ房,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