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楠
【摘 要】 介紹了幾種主要數字錄音設備的特點及功能,對比其優劣,對于使用者根據使用需要的選擇具有較為實用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數字錄音 DAT MD CD-RW DAW 硬盤錄音機
近些年,電臺、電視臺、音像公司,甚至包括一些個人MIDI制作室等都面臨著設備數字化的問題,未來錄音科技的趨勢是怎樣的呢?自從CD淘汰了傳統唱片,數字化已經變成不可抵擋的主流。人們對音質的要求是沒有止境的,高取樣頻率的主流地位絕對不會被取代。隨機存取勢必成為主流。
為了能給關心數字設備的人一點兒參考,這里僅對幾種主要的數字音頻設備作簡要的介紹:
(1)DAT:數字磁帶錄音機,DAT目前仍是專業錄音母帶的主要規格,DAT它的取樣頻率可達48kHz,新一代可達96kHz的機種也陸續推出,雖然在資料保存上DAT的帶子沒有CD來得長久,也會有斷帶、受潮等危險,同時DAT的讀取速度遠不及CD,但是由于其在專業市場中的地位尚無人能取代,同時各機種對AES/EBU,SPDIF等數字規格的支持程度都很高,最重要的是產品成熟,穩定度高,所以普遍受到專業市場的青睞。
(2)MD:和CD一樣采用44.1kHz的取樣頻率,采用數據壓縮技術記錄,同時使用了數據緩沖技術,防震性能很好,使用也很方便。但6:1的數據壓縮,人耳還是能夠聽出音質上的變化的,加上最近CD-R,CD-RW的推出搶走不少市場,所以前景未卜。
(3)CD-RW:最晚推出的CD-RW卻以極快的速度席卷市場,CD-RW與CD-R最大的不同在于重復讀寫的功能,如果沒有新一代的設備推出,CD-RW成為主流的態勢是非常的明顯。
(4)硬盤錄音機:出現較晚,但發展得很快。使用較多的是8、16軌硬盤機。硬盤機讀取時間快,有較強的編輯功能。硬盤錄音機都具有經較完善的同步功能,既可以與視頻設備同步也可與MIDI設備同步,還可以與其他的硬盤機同步,其同步碼有SMPTE碼、MIDI的MTC碼等多種類型。一般都是16bit量化,采樣頻率有48kHz、 44.1kHz等多種選擇,線性不壓縮,對硬盤的存儲量要求較大,如果換上2GB的硬盤,8軌可以錄到50分種左右。硬盤機一般也都提供了簡單的調音臺、跳線盤等功能,有的還可以加裝顯示卡,把各軌信號的波形與相應的操作在電腦顯示器上顯示出來,很像一部數字音頻工作站。
(5)數字音頻工作站:數字音頻工作站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是目前最尖端的數字錄音設備,不僅僅單機的編輯功能日臻完善,音頻工作站正朝著網絡化的方 向發展,尤其適合電臺、電視臺等這些廣播單位的使用。數字音頻工作站的編輯功能除了剪、貼、復制、刪除等功能外,還增加了過去靠周邊設備才能 完成的音頻信號的加工處理功能,如延時、混響、鑲邊、壓縮、限幅、擴張、噪聲門、均衡,以及可提供信號的時間壓擴功能,可以做到變速不變調、變調不變速。數字音頻工作站還提供了更特別的音頻處理功能,比如對噪音的處理,過去人們一直在用dbx或Dolby A這些互補型原理的降噪器,但對于一些有聲歷史資料、老唱片、老磁帶,這些降噪器就就無能為力了。而在工作站里,可以先將老唱片上的炒豆兒聲、老磁帶上的唰唰聲,采樣下來,再按該采 樣摘除這些噪聲,經過這樣幾次處理后,效果會提高好多。
(6)數字音頻網絡:把每個音頻工作站作為一個網絡用戶,再輔以必需的管理站、播出站等,就可以建立起數字音頻網絡。對于廣播電視機構,過去要做一個節目,編輯人員要找好多音響、音樂資料帶,然后錄音、合成,再復制到播出帶上,送播出部門。在數字音頻網絡中,音響、音樂資料可以從網絡的服務器或資料庫里調用,實現資源共享;節目在錄制工作站上做完了,也送到服務器里,經編輯審編后,由播出工作站播出。網絡除了可以處理聲音信號外,還可以同時傳送文本信息。網上有資料管理、錄音制作、編輯、播出管理、節目播出等許多特點,是未來廣播電視發展的趨勢。
各種數字錄音設備,都有各自的使用范圍,比如在分期多軌制作中,進唱時,免不了經常要在一個接口處改來改去,工作站編輯功能雖然強大,卻不太適應這種同一點附近反反復復的放錄,所以數字多軌DAT還會有相當的市場;而在一些家庭音樂作坊里,使用多軌硬盤可能更方便;在電臺、電視臺、廣告制作公司,音頻工作站將會大顯身手;記者采訪、民用錄音,可能還會用MD;節目交流,可以用DAT、CDR等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