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東+董京俊
摘 要: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對學校的體育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俗話說“思想決定行為”,要想改變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首先需要改變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然而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它的完善需要很長的時間。從體育教師教育觀念的本質與影響因素分析,找到完善體育教師教育觀念的有效路徑,為體育教師教育觀念的改進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師;教育;教育觀念;重構;解讀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16
新的體育課程改革要想實現既定的目標,必須改變體育課程,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教學實踐,而行為是由思想所引領的,因此,要想實現新課改的目標與要求,必須首先轉變體育教師的教育思想,并且新的體育課程改革也要求體育教師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在《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要求“以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職業道德和教育教學水平為重點,緊密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加強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健全教師培訓制度,加強培訓基地建設”[1],由此可見,體育教師教育觀念對于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1 體育教師教育觀念
1.1 概念的界定
對于教育觀念的研究最開始起于教育領域,鄭金洲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認為首先應該對教育觀念進行界定,他認為對教育觀念的界定是教育觀念研究的基石。他認為教育觀念具有三個層次,一是教育價值觀,二是教育活動觀,三是教育要素觀,分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教育觀念進行了解讀[2]。其他很多學者都對教育觀念進行了界定,顧明遠認為教育觀念是關于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的基本觀念的體系[3]。
隨著教師教育觀念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教師教育觀念具有個體性,受到教師個人的生活環境、受教育水平、心理因素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因而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性。
因此,目前對于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并沒有統一的界定,本文將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界定為:體育教師自身建構的,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能夠反映體育教師個人的體育教育思想與理念以及實現教育價值取向的顯性和隱性的基礎性教育認識。
1.2 特征分析
1.2.1 個體性與情感性
每個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都具有自身的“個人烙印”,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就是體育教師個人對于體育教學的個人想法。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因人而異,具有個體性。體育教師形成自己教育觀念的過程是一個選擇的過程,也是一個對體育教學選擇判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會流露出自身的情感,因此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具有個體性和情感性。
1.2.2 開放的情境性和穩定性
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總是和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聯系在一起的,并且總是體現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因此,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具有情境性。由于體育教學過程大都是在室外進行,教學環境相對開放,因此,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具有開放的情境性。
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的形成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長可短,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具有相當的穩定性。有時候特殊的事件和人物有可能影響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但總體來講,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是穩定的。
2 體育教育觀念形成的分析
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的形成受到體育教師個人的因素、社會的因素以及兩種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這是體育教師教育觀念形成的前提基礎。體育教師教育觀念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2.1 主動建構模式
社會沖突理論認為社會沖突對于社會的鞏固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社會沖突理論,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社會思想的相會碰撞,會使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更加穩定。在體育教育思想相會碰撞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通過主動適應主流的社會體育教育思想,來完善改變自身既有的體育教育觀念。
體育教學活動是一個需要不斷思考和實踐的過程,體育教師通過不斷的反思和實踐來鞏固和完善自身的體育教育觀念,批判性地審視主導性的體育教育思想,才能真正意識到體育教育規范,從而建立科學的體育教育觀念。
2.2 被動建構模式
有時候,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并不是自己主動建構的,而是為了完成別人對自己的期待,完成領導對自己的要求才去被動建構自己的體育教育觀念的。體育教師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體系表現出相應的角色行為。體育教師受到各種環境因素和角色期望的影響,就會被動地接受既定的體育教育理念,從而被動地形成自身的體育教育觀念。
2.3 互動建構模式
由于體育教師是一個社會人,因此,體育教師就會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他的教育觀念的建構就不是只受一種因素的影響,而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的綜合模式。體育教師首先通過自身知識的積累以及受教育,形成自己初步的教育觀念,然后體育教師受到領導以及社會其他因素的期望影響,體育教師最初的教育觀念就會發生改變,通過慢慢的沖突、改變過程,最終形成體育教師現在所持有的體育教育觀念。
3 體育教師教育觀念與體育教學行為的關系
隨著體育教育教學的深入改革,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體育教師言行脫節的現象仍然嚴重,因此,我們應該深入研究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與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之間的關系。目前對于體育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關系主要有以下幾點認識:
3.1 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具有一致性
很多研究者都認為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與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一致性,體育教學行為是體育教師教育觀念的具體實施。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會影響體育教師的教育行為,并且這種影響是多種形式的,既會出現在體育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上,也會出現在體育課上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上,還會出現在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上,也有可能出現在體育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中。endprint
3.2 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與體育教師的教育行為具有差異性
有時候,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改變了,但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卻并沒有得到改變,因此,有的學者就開始懷疑上述理論,認為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沒有必然的聯系,兩者具有差異性。體育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是因為教育觀念的轉變,而是憑借體育教師個人的經驗來行動,有時候甚至是一時沖動所為。他們甚至提出有時候兩個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是一致的,都是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但他們的教學行為卻千差萬別,效果相去甚遠。
為何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不一呢?因為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而體育教育觀念只是其中的一項因素。因此,體育教育觀念與體育教學行為具有差異性的觀點為我們更好地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找到提高體育教師教學行為的途徑,完善體育教育觀念的方法。
本文認為,上述兩種觀點都有一定的意義,但都有不足,我們應該從整體上來把握體育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關系。首先,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是相互聯系的,體育教師在實踐中將兩者自覺地融合,體育教學效果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提高。其次,體育教育觀念與體育教學行為是相互影響的,而非主次關系,并且體育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之間具有差異,它們各自的影響因素和形成過程各不相同,并且體育教師在學習掌握兩者時所付出的努力也不一樣。總之,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之間存在相關性,并且教育觀念最終一定會轉化在體育教學行為過程中,兩者必須聯系,彼此影響,共同提高。
4 體育教師教育觀念的作用
教育觀念是體育教師素質的主要內容之一,完善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對于體育教師素質的提高以及體育教學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對其教育行為具有指導作用,是教育行為的基礎和內在依據;體育教育行為不僅是對體育教育觀念的反映與應用,同時也有助于體育教育觀念的理解和內化。[4]
4.1 體育教師的認知受體育教師教育觀念的影響
體育教學活動從總體上說就是一項認知活動,而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就是一個“轉換器”,當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時,“轉換器”就會將所有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在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顯現出來。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會影響體育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的選擇以及影響體育教師的記憶過程,并且還能影響體育教師的情感因素。
4.2 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受體育教師教育觀念的影響
影響體育教師教學行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體育教師在決定所要采取的行為時,更多時候是受主客觀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但是,決不能因此而否定體育教師教育觀念對教育行為的作用,體育教師教育觀念對其體育教育行為的影響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5 完善體育教師教育觀念的有效路徑
新課程改革給體育教師帶來良好的機遇和挑戰,體育教師必須抓住機會,轉變自身的體育教育觀念,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5.1 樹立全新的體育健康教育觀,完善自身體育教育觀念
新課改提出了“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體育教育理念,我們體育教師必須跟上步伐,樹立全新的體育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評價觀等,為新課改的實施奠定基礎。新的健康教育觀要從身體、心理、技術、社會適應等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并且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營造寬松、民主、創新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身心在放松的環境中學習,體育教師要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這有助于體育課的開展實施。
5.2 建立主動參與的課程觀,豐富自身體育教育觀念
體育教師應該改變之前課程實施者的角色,應該建立課程開發者和課程實施者雙重角色。體育教師只有參與到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才能對體育課程有更深的了解,才能成為課程和課堂的雙重“主角”,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通過與專家以及同行的交流,能對課程的性質以及思想理念有更深的理解,便于體育教學的實施。
5.3 營造良好的學生觀,提高自身的體育教育觀念
傳統的體育課堂是體育教師的“一言堂”,體育教師讓學生練什么,學生就練什么,學生完全失去了教學“主體”的地位,新課改要求體育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要對學生的一生健康負責,并且要對學生進行多維評價,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和意識,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結語
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對于體育教師的教學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并且新課改也對體育教師提出了要求,體育教師必須樹立全新的課程觀、教師觀、學生觀等,來豐富、完善、提高自己的體育教育觀念。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EB/OL]
(2001-5-29)[2012-4-2].
[2] 鄭金洲.審視教育觀念[J].中小學管理,2000,⑷:2-6.
[3]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8:748.
[4] 高瀟怡,龐麗娟. 論教師教育觀念的作用[J].教育科學,
2003.4.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 北京 1008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