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涵
摘 要:隨著我國文化藝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地方戲曲的重視程度也在增加,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地方戲曲在新的時代下要想取得發展,就要走出戲劇危機的影響,并對其進行不斷的創新。本文將對戲劇危機背景下的戲曲與戲劇的發展與創新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戲劇危機;戲劇;戲曲;創新發展
在戲劇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地方戲曲面臨著發展的困境。戲劇危機理論中所提到的末日藝術與死亡藝術等不良的藝術言論像霧一樣籠罩在戲曲的面前,使其逐漸失去了以往的優勢,不再具有以前那種自信與勇敢的氣勢,只能在戲劇危機理論的圍繞中茍且生存,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任國家與各種戲曲組織采取各種挽救措施也收效甚微,這為戲曲這一古老藝術的進一步傳承與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本文主要對戲劇危機背景下,戲劇與戲曲的發展與創新進行分析與研究。
一、何為“戲劇危機”
戲劇戲曲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在發展中留下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經典,已經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點保護內容。戲劇的種類有很多,如滇劇、越劇、黃梅戲、豫劇等,他們是民族文化發展中留下的精華,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發展的深厚積淀[1]。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文化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新興的各種文娛形式充斥在社會中。在這樣的背景下,使得傳統的戲劇形式與當今的時代發展之間產生了重重矛盾,因此戲曲文化逐漸被人們所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面臨著發展的重重困境,有著被現代文化“遺棄”的危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戲劇危機。
二、在戲劇危機的背景下,戲劇戲曲的創新
隨著我國政府及各種社會團體對中國國粹——戲曲藝術的發展不斷重視,人們對我國戲曲的保護意識與發展問題也越來越關注,在政府及戲曲團體自身的努力下,我國的傳統戲曲的生存現狀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要想使戲曲藝術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還需要人們進行不斷的努力。而戲曲藝術走出當前困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保留自身藝術精華的基礎上,結合當今的時代特點,對戲曲藝術進行創新。
我國傳統的戲曲藝術具超強的穩定性和深刻性,這使得戲曲本身就具有難以被改變和創新的特性,這是導致傳統戲曲藝術與現代文化發展之間存在矛盾的主要原因,也是其發展不能跟上時代步伐的主要因素[2]。然而就如美國的一位文化史家曾說過的那樣,藝術的發展不是完全拋棄傳統,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補充積累。由此對戲曲藝術進行創新就要從戲曲藝術本身中找方法,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綜合性
戲曲藝術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藝術,是將表演、服裝、工具、樂器等多種形式綜合到一起的藝術。然而在時代發展的面前,戲曲藝術卻仍然保持著原有的藝術體系,固步自封,沒能夠與時代的發展同步,因此造成了其發展的危機[3]。要想擺脫這種生存現狀,戲曲藝術就要重新發揮其博采眾長的優點,在傳承好其自身的優秀精華的同時,根據時代的要求與人們的需要,探索其與現代舞蹈、音樂、美術、服裝和建筑等的融合與創新方法,并于現代科技和信息結合,創新出新的表演形式,使戲曲藝術重新走入人們的生活視野之中,重新在文化藝術的舞臺上煥發生機[4]。
2.2內生性
現代人們不再喜愛京劇的原因之一是,京劇的內容與題材都較為傳統和僵化、呆板,不符合當今人們的審美與藝術需求,更與現代社會的距離十分遙遠,人們已經不再理解傳統戲劇題材中人們的行為與思維方式。因此,要想使人們重新愛上戲曲藝術,就要從創新戲劇的題材與主題入手,并對傳統的戲曲藝術程式與技術手段進行創新,使戲曲藝術的內容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并結合當今藝術發展形勢的多樣性,向著多元化與豐富化的方向發展。
2.3突破性
法國著名的戲劇家萊辛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規則并不能創造出天才,相反,只有天才才能沖破規則的限制,尋找到新的生機與活力[5]。傳統的戲曲藝術有著固定的模式與規則,人們一直秉持著尊重這種傳統的信念而始終遵循,而這也造成了戲曲藝術的發展面臨困境的現狀。因此,突破原有的制度限制,甚至敢于對傳統規則進行反叛,在堅守戲曲藝術劇種特色的前提下不斷對傳統戲曲藝術進行創新,才能為戲曲的再次發展開辟道路,使我國的戲曲藝術走出戲劇危機的迷霧,重新煥發出希望與生機,從而實現戲曲藝術的進一步發展。
結束語:我國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在促進現代文化蓬勃發展的同時,也為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困難與挑戰。使我國戲曲藝術進入了戲劇危機的黑色迷霧中,為戲曲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厚重的阻力。而戲曲藝術作為我國傳統藝術中的精華,是我國藝術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國家為促進其進一步發展嘗試了各種措施。然而,要想使戲曲藝術走出戲劇危機,重新走上發展的道路,就必須對戲曲藝術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 [美]丹尼斯?謝費艾著《光影大師——與當代杰出攝影師對話》[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5(02):12-32.
[2]王威,譚芳.現代傳媒視野下桂劇的發展調查[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4(2):49-65.
[3] [英]斯泰恩?貝德拉克斯,張亞瓊譯.《現代戲劇理論與實踐》《作者序言》[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14(2):23-29.
[4] 張瑤均,聶圣哲,朝夕懷.《運用系統論研究影視美學》蔣冰梅,林同華編《美學與藝術講演錄續編》[J].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5(6):45-49.
[5] [日本]渡部實.《山形國際電影節與世界的紀錄電影》單萬里主編《紀錄電影文獻》[J].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3,14(8):45-5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