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母親 張小麗
記錄:女兒 胡圖圖(杭州第二中學)
你問我有過什么夢想……我能想起來的第一個,就是游泳吧。你知道,我生在江南水鄉,打小就喜歡船,喜歡橋,喜歡魚,喜歡河里的綠藻……總之喜歡和水有關的一切東西,常常放了學就在河堤邊轉悠,或蹲著坐著看水里來回穿梭的魚群,幻想像它們一樣自由自在。不過雖然都說紹興人水性好,但也時不時聽到誰家伢兒游泳溺水的,所以你外公總威嚇我絕不許下水。我是乖乖女,雖然心里憧憬,但也只能看看、想想……后來有一次意外地掉進了水里,那種吞人的冰冷和恐懼刻骨銘心,幸虧被過路人救起了。你外婆提起這事還會撫著胸口調侃說,是冬天衣服穿得多,浮了起來才沒被無常抓走。游泳之夢就在死里逃生中結束了,直到現在,我對游泳仍然敬畏三分。
還沒完呢。70年代末,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大街小巷都是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我和同學到處搜羅影視海報和磁帶,我常常偷偷聽錄音機到很晚。也正是那時候,我迷戀音樂和舞蹈,迷戀那種行云流水的美,幻想自己變成一條在音樂中自由舞動的魚。
我夢想當一個舞蹈家。首先我得要一雙舞鞋,舞鞋不是稀罕物,但我不是為了趕時髦跳迪斯科,而是想為我心愛的歌配舞,等舞藝純熟了要到全國全世界巡回演出的!所以自然要很好的舞鞋。
我看上了一雙舞鞋。它靜靜躺在櫥窗里等我喚醒它。爸爸媽媽并不支持我學藝術,但我不管,暗暗下了決心開始攢錢,我省吃儉用甚至在暑假里去幼兒園“打工”。在我就快攢夠錢的時候,健碩得連小感冒都不會得的爸爸病倒了,被查出是很重的肺病,家一下成了冰窖。
爸爸起先在家休養后來住院了再后來又回家休養,其間母親一個人挑起所有重任,我和姐姐承擔了家務雜活。這就像所有老套的親情電影一樣,可是真正發生的時候,比在水里下沉的感覺還沒底。聽著爸爸艱難的喘息聲,我偷偷哭過好幾回,后來眼淚都流不出來了。
我想了很久很久,就差一夜白頭,最后作出了大義凜然的決定。一是出于節省開支,二是要讓爸爸安心養病,我終于把攢的錢偷偷塞進媽媽的口袋,把我的舞鞋永遠留在了夢里。它曾經點燃我全部的力量,它曾經教會我為了所愛而努力拼搏……不過,我覺得舞蹈和音樂教會我最重要的,是為了愛而懂得取舍。
遺憾嗎?怎么可能不呢。但我不后悔,取舍的道理是一定要懂的。比如說現在你心血來潮想要出國,想要離開爸爸媽媽去外面的世界闖蕩,不是我們目光短淺不準許,而是世事無常,最美好的花季,請待在爸爸媽媽身邊,等你長大了再去實現你的異國夢吧。
總之,我的少年夢想就永遠定格成了夢和想,但不可否認,它們的身影或者說泡影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就如泰戈爾的一句詩:天空中沒有痕跡,而鳥兒已經飛過。
女兒的話
第一次安靜地傾聽媽媽娓娓道來她的青春往事,忽然覺得媽媽的夢像是一串泡泡,輕而晶瑩,倒映出她彩色的年少歲月,卻被風不經意地悄悄吹走。其實媽媽,那些美麗,即使易碎又何妨?要敢于夢想,但不一定非有所得,這就是你想要講給我的道理吧。你的青春和夢想不只是你的,它們也會是我將要經歷和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