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安而勢不待。惰性使人安于現狀,不思改變,實際是不愿承受改變所帶來的切膚之痛。當前部隊正處在新軍事變革的關鍵時期,日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對軍隊的打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轉作風、正訓風、夯實戰斗力建設已迫在眉睫,我們必須咬緊牙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度過除垢納新的陣痛期,緊緊圍繞實戰化訓練的核心要求,瞄準問題、端正訓風、固本強枝,鍛造所向披靡的實戰利刃。
照鏡子以正衣冠,轉改訓風同樣要有所依、有所比,參照明不足,對比找差距。歷史這面雪亮的鏡子,不會重復時間和情節,但卻會重復規律和教訓,在甲午戰爭落幕120年后的今天,我們以史為鏡,細數這段恥辱歷史背后的沉痛教訓,需要痛定思痛、知恥后勇。當我們對鏡反觀時,不難發現歷史軍風之弊仍羈絆左右、如影隨形:有的官兵打仗思想拋錨,對“今夜發起戰爭”“明天走上戰場”缺乏警覺意識;有的單位實戰化不實,危不施訓、險不練兵,消極保安全;有的基礎訓練不夠扎實,偏訓漏訓和練為看、練為考、練為演的“老毛病”依然如故;有的搞對抗演習預設結果、演習總結評功擺好,等等。以上沉疴頑疾如不速速祛除,將嚴重影響我國軍隊的作戰能力。
硝煙雖已散盡,但警鐘仍需長鳴。避免甲午覆轍,既要仰望夢想的星空,更要腳踏實地的行動,既要有“打贏先打假、求勝先求實、治軍先治虛”的清醒認識,更要有“撕小口打大仗、積小勝為大勝”的決心、毅力。要以落實中央軍委《關于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的意見》為契機,迅速掀起實戰化練兵熱潮,真正讓能打仗、打勝仗成為部隊訓練的主旋律,練兵場上的最強音。要以北洋水師為鏡鑒,向弄虛作假宣戰,向陳規陋習開炮,打出一套實戰化練兵的組合拳,步步為營、深推實進,切實將戰斗力標準立起來、落下去。
扭住關鍵,重拳出擊,筑牢戰斗力主干。著眼訓練指導改革,橫向鋪開真打實備的訓練路子,打造“環境真、內容難、考核嚴、演練實”的實戰標準。環境真就是要緊貼作戰任務、作戰對手、作戰環境,加強訓練條件建設,敢于設難局、險局、亂局、敗局,使訓練場真正成為檢視訓練成效的“準戰場”;內容難就是要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注重把情況設險、困難設足、對手設強,突出抓好“三實”訓練和全員、全裝、全要素拉動演練,全面提升部隊整體作戰能力;考核嚴就是要破除惡風陋習,勇于扔掉稿子、拿起尺子,敢于放下面子、舉起鞭子,確立以作戰能力為考評重點、以檢驗性演習為主要內容、以量化評估為主要手段、以聯合考評為主要方式的考評新理念,切實增強考評的客觀性、準確性和權威性;演練實就是要堅決破除演訓念腳本背臺詞、走程序搞擺練等問題,敢于臨危歷險、善于逼敗練短,注重在“走麥城”中發現短板弱項,反思查找問題,倒逼解決問題,確保戰斗力標準不偏移。
抓實細節,多面夾擊,固強戰斗力枝干。緊盯訓練末端落實,縱向劈開點多面廣的訓練癥結,突出“強基礎、重多能、精指揮、善協同”的實戰抓手。強基礎就是要從日常訓練的細節入手,突出官兵體能和本專業技能訓練,針對性抓好補差訓練和重難點課目的強化訓練,將小專業拉到野外訓練場,集中保障,統一強化,確保基礎課目不少不漏;重多能就是要突出干部士官隊伍的“一專多能、一手多用”訓練,通過多項多崗的換專換手訓練,培養滿足實戰需求的“多面手”,實現戰時人裝結合的最大效能;精指揮就是要突出首長機關和各級軍事干部的指揮技能訓練,立足現有條件,預設應急課目,強化應變能力,重點加強主要作戰樣式的指揮訓練和指揮編組演練,提高謀劃決策能力;善協同就是要以常態化的應急拉考為抓手,從基本作戰單元的協同訓練,逐步擴展到全員、全裝、全過程和指揮、通信、保障多維一體的全要素綜合演練,提高部隊遂行復雜條件下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實戰能力。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 71407部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