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
摘 要:隨著社會地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全民健身”意識也不斷的提高,高校體育是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但我國的大學體育教育顯然不盡人意,當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本文就當前大學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并為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提出了相關的改革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大學;體育教育;問題;改革
0 前言
大學體育教育旨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我國目前的大學體育教學存在著缺乏新意等問題,使學生難以產生學習興趣,上課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夠高,無法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1 大學體育教育的含義及特點
1.1 大學體育教育的含義
大學體育教育概念是: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在有組織、有計劃的前提下,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體育技能并掌握體育技術,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活動能力,同時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的教育課程[1]。
1.2 大學體育教育的特點
大學體育教育具有實踐性、大眾性和自主性。(1)實踐性: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需要與實踐相結合,單純的理論教學是不能達到對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學生需要通過參與一定的體育活動,進行合理的訓練才能達成最終目的[2];(2)大眾性:大學體育是一種大眾教育,而不是專項體育訓練,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不同,體育教育目標應放在對學生體育運動的拓展上,而非深入性的教學;(3)自主性:教育部大綱對大學的體育教學任務開展有所規定,但對大學體育所教授的內容卻沒有做出任何規定,因此,學校可以根據自身條件,結合實際來制定教學大綱,說明了高效體育教育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
2 當前大學體育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隨著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趨勢,人才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逐漸地成為社會發展的重點關注。高校的體育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點環節,在當前卻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只有將這當中的問題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方便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促進我國大學體育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2.1 教育思想不夠先進
我國當前的大學體育教育中,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對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的理解不夠深刻[3]。在教育中常常關注的是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和訓練,而忽視“健康第一”和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造成當前大學體育教育中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導致體育教育無法滿足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2 教學內容不符合實際
目前,我國的大學體育教學的內容與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和目標存在一定的偏差,發展也比較滯后。當前的大學體育教學內容多數仍以體育競技類為主,缺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提升學生興趣的教學內容[4]。學生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的,不同的學生掌握體育教學內容的能力也不盡相同,這對于強健體魄的教學目的來說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學生面對一成不變的體育課堂早已厭煩,導致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明顯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我國體育教育的發展。
2.3 教學形式單一
當代大學體育教育重點應放在教學廣度上,而我國目前大學中仍然沿襲傳統教學的觀念,不重視學生的興趣和多方面發展的需求,教學形式古板單一,忽視了對學生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5]。
2.4 師資力量欠缺
我國大學體育教學中師資欠缺是重大問題,教師的能力和素質直接關系著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和素質的培養。我國大學體育教育中普遍缺乏高素質的體育教師,其他的學科教師中不乏有很多的碩士畢業生和博士畢業生等的加入,而體育教師中則嚴重缺乏高素質的教師,他們通常是專項體育專業畢業后從事教師行業,對體育競技有一定的能力,但無法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上起到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我國的體育教育發展,也充分地說明了大學體育教師人才嚴重的缺乏。
2.5 學生缺乏一定的主動參與性
傳統教學中,教師始終處于中體地位,而學生在教學中是被動的參與者,這也就導致了學生缺乏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影響了教學效率。在現代教育改革的環境和社會快速進步的今天,這顯然不能符合學生的需要。當前教育思想強調的是學生主動參與性,通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共同合作,來實現教學的最終目標,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而當前的體育教學普遍在課程安排和課程內容上比較重視,對學生身體和心里素質上的培養卻不夠重視,這也是造成我國體育教育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
3 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策略
3.1 樹立起健康第一的思想
美好的人生需要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來共同達成,在大學中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首先應從教師著手,體育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陳舊的教學思想,將舊的技術性教學進行轉換,加強知識構建的革新,不斷地更新自身觀念和知識,拓展視野,并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接受新的健康理念[6]。此外,教師應轉變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幫助學生,將愉快健身所需要和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實用知識教授給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應幫助學生理解“健康第一”的重要性,提倡合理飲食,適量的運動,并保持良好的心態等,讓學生充分了解到運動不僅在課堂中進行,它貫穿于我們的生活,正確地認識到運動與健康之間的關系。體育運動只有親身參與到其中,才能真正體會到它所帶給我們的快樂。
3.2 提升教師整體素質
大學體育教師擔負著十分重大的責任,要想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狀態,就必須在師資上進行調整。教師應用自己滿腔的熱情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將自身對健康的理解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他們[7]。同時,教師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提升自身業務能力,與時俱進,與時代和社會緊密結合,讓自己能夠走在健康和運動的前列。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讓自己成為合格的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等的組織者,成為能夠撫慰學生心理和運動創傷的心理健康咨詢教師。教師還應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心理學、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才能教育學生更好的認識健康,熱愛體育。此外,我國許多高校的專業學科,經過多年的改革和努力,已經不再接受本科生畢業入職,大部分的青年教師都有碩士及以上學歷。而大學的體育教師卻沒能達到這個要求,學校應逐漸的提高教師選拔的門檻,對在職教師可以進行定期的培訓,保證教師的知識能夠與時俱進,順利地開展改革計劃。
3.3 對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改革
大學的體育教學內容和形式一直遵循著傳統的教育模式,要想滿足時代的要求,需要對傳統的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改變[8]。首先,體育教材應與時代接軌,要有一定的使用性,盡量與學生的生活想貼切,或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時事體育新聞和最新的成果及動態。第二,在教學中應提高理論課的基礎教學,使學生能夠清楚的了解到體育的基本結構。其次,應豐富體育教學,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體育教學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結合多樣化和趣味性的教學,來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
3.4 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的意識
要想不斷地提高大學體育教育的教學質量,使大學體育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不僅要將學校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并能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學校無論是哪方面的努力,最終都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加強健的體魄,只有讓學生自身認識到體育鍛煉的必要性,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有力于學生的肌肉生長和骨骼強化,增強抵抗力,此外,在心理上,能改變學生的心理狀況,消除學習所帶來的壓力,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 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大學體育教育為滿足其要求,雖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想和方案,但在這當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阻礙著大學體育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學校應積極的做出相應地調整,改變改革困境,使大學的體育教育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并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大學體育改革任重而道遠,學校不僅要摒棄傳統的教育思想,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也要在師資上建設較高的教學隊伍,營造更好的校園環境。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在改革道路上,不斷地更新理念,與時俱進,才能保障為國家的未來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建勇,李愛君,趙建芳.淺談大學體育教育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J].商場現代化,2011,02(27):10-19.
[2]余玲玲.淺談構建和諧大學體育教育[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2(12):45-49.
[3]金兵.大學體育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1,11(01):12-17.
[4]尹干閩.新課程標準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方向思考[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10(03):30-36.
[5魯飛.現代大學職能與拓展延伸大學體育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12,10(09):11-16.
[6]劉蓉,張文,陳曉英.“人文奧運”與和諧大學體育教育的構建[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3(06):23-29.
[7]寇磊.論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大學體育教育[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08):22-26.
[8]宋軍生.浙江省大學體育教育執法現狀與對策[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10(0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