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昌勛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近端解剖型鋼板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間收治的10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病患,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使用動力髖螺釘干預治療,觀察組運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鋼板治療,而后觀察手術時長、出血量、引流量、恢復時長、并發癥等情況。結果:手術時長上,觀察組為(85±11.8)min短于對照組(105.3±28.4)min;在出血量上,觀察組為(208.6±123.5)ml,低于對照組(329.5±178.3)ml;在術后引流量上,觀察組為(68.5±20.7)ml,低于對照組(118.5±26.5)ml;在愈合時間上,觀察組為(78±9.2)d,短于對照組(92.5±12.3)d;恢復優良率上,觀察組為92%,對照組為62%。結果:股骨近端解剖型鋼板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具有療效好、術后恢復快,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
【關鍵詞】股骨近端解剖型鋼板;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036-02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高發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其骨折可能性隨著年齡的升高而上漲。一般臨床治療以手術治療和非手術保守治療為主。雖然保守治療可以滿足更多老年病患的心理需求,但是其由于治療時間長,并發癥多,致死率高而讓人們不得不選擇使用手術治療方式。當下,使用較為推崇的主要是股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鋼板治療【1-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間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病患,其中男性為57例,女性為43例;年齡范圍為56-86歲,平均年齡為(65.5±6.4)歲;導致骨折的原因中,38例為車禍, 56例為摔傷,高處墜落為6例;骨折Boyd and Griffin分型為1型為40例,2型為47例,3型為11例,4型為2例;其中合并高血壓者39例,合并糖尿病者33例,呼吸系統疾病者22例,合并骨質疏松者32例。分為對照組各觀察組各50例,兩組在病患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控制好病患血壓、血糖情況。病患均使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內麻醉方式,仰臥位狀態下固定在牽引床上,約15cm的切口選擇在股骨上端的外側,對于大轉子和股骨上端可以清晰直視。進行牽引手法配合牽引復位器對骨折患處進行復位,復位后通過C型臂X線對復位情況做檢查,達標后進行股骨外側鎖定接骨板,確定導針方位,達標后孔徑做擴張,擰入鎖定螺釘3枚,確定螺釘方位,不達標則做調整。操作完畢后通過患肢的活動來確定固定的牢固情況,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而后做傷口關閉,設置引流管。對照組運用動力髖螺釘的置入法操作。兩組病患術后均需要通過抗生素3d持續治療來做好感染防治,同時進行營養支持。術后第二天要指導病患進行坐起,同時指導其進行早期從逐步訓練。通過通過X線來做愈合的定期檢查。
1.3 評估標準
關節功能評定根據Harris標準進行,90分及以上為優,80分到89分為良,70-79分為中,70分以下為差。恢復優良率為優與良的總和。同時觀察其并發癥、手術出血量、術后引流量、手術時長、骨折愈合時間等具體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件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運用t來檢驗,計數資料運用卡方檢驗,同時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果
表1:兩組病患手術相關指標情況對比
分組 手術時長(min) 手術出血量(ml) 術后引流量(ml) 骨折愈合時長(d)
觀察組(n=50) 85±11.8 208.6±123.5 68.5±20.7 78±9.2
對照組(n=50) 105.3±28.4 329.5±178.3 118.5±26.5 92.5±12.3
注:兩組對比,p<0.05。
表2:兩組病患恢復效果對比
分組 優 良 中 差 優良率
觀察組(n=50) 36(72.00) 10(20.00) 2(4.00) 2(4.00) 92%
對照組(n=50) 21(42.00) 10(20.00) 15(30.00) 4(8.00) 62%
注:兩組對比,p<0.05。
如表1和表2所示,手術時長上,觀察組為(85±11.8)min短于對照組(105.3±28.4)min;在出血量上,觀察組為(208.6±123.5)ml,低于對照組(329.5±178.3)ml;在術后引流量上,觀察組為(68.5±20.7)ml,低于對照組(118.5±26.5)ml;在愈合時間上,觀察組為(78±9.2)d,短于對照組(92.5±12.3)d;恢復優良率上,觀察組為92%,對照組為62%。在并發癥上,觀察組為3例,對照組為2例,兩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據相關數據研究分析,股骨大小粗隆間的三角區最先出現骨質疏松,因此是骨骼中較為脆弱的部分,而老年人由于存在骨質疏松等問題,相關區域的骨折問題更為突出,并且常發生粉碎性骨折,治療難度大。同時由于老年病患合并有其他疾病,傳統保守治療容易引起感染、靜脈血栓、褥瘡等并發癥,因此手術治療是最佳選擇。手術治療包括髓內固定和髓外固定,其中動力髖螺釘和解剖鎖定均屬于髓外固定方式。解剖鎖定鋼板的使用固定效果好,可以提早下床活動,減少靜脈血栓、感染等并發癥;操作便捷,能廣泛推廣;減少手術創傷,出血量少,恢復快;對于動力髖螺釘無法處理的粉碎性骨折,解鎖鎖定鋼板可以達到有效的穩定固定效果【3】。
本研究中,手術時長上,觀察組為(85±11.8)min短于對照組(105.3±28.4)min;在出血量上,觀察組為(208.6±123.5)ml,低于對照組(329.5±178.3)ml;在術后引流量上,觀察組為(68.5±20.7)ml,低于對照組(118.5±26.5)ml;在愈合時間上,觀察組為(78±9.2)d,短于對照組(92.5±12.3)d;恢復優良率上,觀察組為92%,對照組為62%。可以很充分的說明,股骨近端解剖型鋼板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具有療效好、術后恢復快,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宏家,孟祥鳳.股骨近端解剖型鎖定板治療不穩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6)
[2]楊爭艷.鎖定鋼板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6)
[3]張雷.股骨近端鎖定板微創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60例的療效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