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盡管修訂后的《語文課程標準》對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有所降低,但要在短短數周時間使學生學會聲母、韻母和聲調,能準確地拼讀音節,并非易事。事實上,漢語拼音教學還普遍存在費時多,收效低,教學任務完成滯后的狀況。能否做到拼音教學速效、輕松,歷來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探究。下面要談的“三位一體”法,即為筆者在拼音教學中的嘗試。
一、音節、聲母、韻母三位一體法
聲母、韻母是組成音節的基本要素,拼音教學主要從聲母和韻母的學習開始,但聲母和韻母本身沒有意義,音和形之間也沒有直接聯系,學生最終學會拼音,不得不大量地機械練讀。往往上課“讀得呱呱叫,走出課堂又忘掉”。事實上,學拼音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使用漢語的能力,利用已有的語言知識是學拼音的極有效方法。“音節、聲母、韻母”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學生原有的語言知識,注重聲、韻母與音節的內在聯系,強調聲、韻母從音節中來,以音節為切入點,形成新舊知識間的“正面遷移”,從而使拼音教學速效、輕松。其一般需經“正音、感知——析解、遷移”兩個層面。
(1)正音、感知。即結合教材,選出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詞(單音節詞最宜),并出示其音節(聲母、韻母用以下不同的顏色)。如:e(鵝)、mā(媽)、fó(佛)、jī(雞)等。教師再指導學生讀準音、觀其形,進行“正音”“感知”。由于這些音節,學生“熟知”已久,做到“會讀”非常容易。
(2)析解、遷移。此環節以音節為切入點,析解出要學的聲母或韻母,形成新舊知識間的正遷移。例如,學生對mā(媽)這個音節讀起來定會感到親切、有趣。在“正音、感知”后隨即教師可利用課本插圖出示聲母“m”和韻母“ā”讓學生觀察感知,并巧用拼讀口訣,配合動作演示,示范“m”和“a”拼成“ma”的過程,使學生明白音節ma就是m和a碰到一起的,ma可析解成聲母m和韻母a。再教學生讀準m和a(關于教學中的形象性,趣味性等問題,下文還有討論,茲不贅述)。事實上,由于學生對ma早已熟知,學會m與a的發音則非常容易,用不著機械地,重復地練習。音節、聲母、韻母“三位一體”教學著力于學生已具備的實際能力,著眼于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突破了一味地單純模仿,機械練讀的教學框框,是教學理念的一大創新。
做好“音節、聲母、韻母”三位一體教學,教師要注重既要深入鉆研教材,又要用好教材,還要洞悉學生知識基礎,做到所選的音節在讀音上與普通話發音最大接近,以便讀準字音,為學生掌握新知識搭橋引線。
二、直觀性、形象性、情景性三位一體法
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對于感興趣的知識容易接受。因此,教者要想法設法使教學直觀、形象、生動、富有情景、能吸引學生,能讓學生樂學。
在上文音節mā (媽)、聲母m和韻母a的教學中,利用課本插圖就有很強的直觀性。教學時,還可以進一步創設情景,增強教學的形象性,趣味性。教師可把自己裝扮成一位媽媽的樣子,這樣能使學生感到親近、有趣,并能吸引學生,使其積極參與教學。而后情境表演:教師“媽媽”帶一小女孩去看醫生,醫生檢查小女孩的喉嚨,她張大嘴發出ā的聲音,同時“媽媽”撫摸小女孩的小羊角辮,提示ā形,還可教學生念兒歌:“圓圓臉蛋小羊角辮,張大嘴巴aaa”。看完病后,“媽媽”再扶著小女孩(裝成盲人)走進“兩個門洞”(細鐵絲圍成的直觀教具),小女孩做出“摸”的動作提示“m”音,“兩個門洞”幫助學生感知m形。
這樣的教學,直觀性、形象性、情境性融為一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達到了樂學的效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插圖、實物等直觀教具、利用多種教學媒體,同時,還要注重運用讀唱、表演、游戲等形式,并創編兒歌、順口溜,以吸引學生,激發情趣,強化教學效果。
三、拼音、識字、閱讀三位一體法
教材在漢語部分每課都編了一首兒歌,內容活潑,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為兒童所喜愛。兒歌中的字母(黑白板做了加大、加粗處理)是新學的聲母和韻母,這樣的編排,加強了漢語和識字、閱讀的聯系。學生在學習拼音的同時,及時接觸很神奇的方塊漢字和運用漢字所創造出來的兒歌,對發展學生思維,提高日后的識字能力,開發學生智力作用非凡。由于兒歌本身的趣味性,學生樂讀,從中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強化了對拼音的學習。從漢語拼音的學習和學生語文學習的規律來說,這是拼音教學理念上的一大創新。
教師要充分認識教材拼音部分中寓“拼音、識字、閱讀”三位一體的兒歌編排意圖,改變拼音教學中只單純學拼音的舊觀念。拼音部分的兒歌,前面幾課可由教師帶領學生讀幾遍,隨后可鼓勵學生借助拼音試著自己讀。在教學拼音時,切忌教師只教拼音,而不涉及部分內容。
拼音教學中做到“拼音、識字、閱讀”三位一體,讀文同步進行,直觀、形象、情境性互為融通,以突破傳統教法,使漢語拼音教學捷徑、速效、有趣。教師在識字、閱讀方面對學生不再作具體的要求,例如,不提出對字的“認識”和“學會”的要求,不對教材做理解。平時還可開展“同學合讀”“師生共讀”“家長伴讀”等活動,讓學生及早接觸更多的漢字注音讀物,如兒歌、童話故事等,使“拼音、識字、閱讀”三位一體真正體現于拼音教學中。
(甘肅省通渭縣平襄教育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