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超 (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 四川成都 610225)
漢字中蘊含的創造思維和設計謀略
孟 超 (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 四川成都 610225)
透過對漢字的解讀和分析,我們可以挖掘漢字在表達意義傳達信息之后的創造和設計的思考。漢字從生活中提取再到形態的改進,這當中蘊藏著的思考和設計都折射的出中國深厚的文化和哲思。
漢字;六書;創造思維;設計謀略;字體設計
作為中國最顯著的標志之一,與其他國家其他文明差別這樣大的漢字蘊藏著深奧和神秘的東方文化。漢字與中國文化和哲思有著緊密聯系——漢字是中國的創造思維和設計謀略的智慧結晶。
要了解漢字蘊藏著的哲思,先要清楚,何為 “漢字”。文字的“文”,本意就是形象,象形的圖像。1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漸多。2這樣說來,漢字是事物的圖像表現,是人類用來記錄語言的一類書寫符號。
漢字是中國古代文化為中心的東方文化的一種視覺傳達。在孕育創造期間,經過對事物的觀察和考究,有了初步的造字方法。3這造字方式便是六書,也是東方人為了更好地傳達本意的一種視覺設計思維和方法4。六書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象形是最為基礎的創作方式,是介于圖畫和文字之間的設計方法,基本上沒有人們更多主觀意識的參與,用寫實描摹客觀事物的形狀,客觀表現漢字本意,雖然不夠簡潔但是保證了信息傳達的有效性,簡明易懂。后五種方法在象形字的基礎上進行突破,加入人們的主觀設計意識,當然也是以字義和生活習慣為根據的設計表達。
象形字雖然離我們的生活很久遠,但依舊可以猜測辨認的到所表述的大意、性質。從直接描摹到意義表達和圖形創意,是先想到這個漢字該怎樣表述其意義,是從生活中尋找靈感和經驗,而后將與之相關的圖案畫的象形字在意義表達和形象設計中得以權衡。這樣以生活經驗和生活模式出發的漢字,就不僅容易辨識,更是涵蓋著表達的寓意甚至是一段故事,這便是,歷史久遠,我們仍可以解讀古人的文字的精妙之處。
在平面上表達意思的漢字,是在創作中的象形傳神的設計。象形從設計思維上看是形象思維,是對事物具象形態的歸納、概括5。
漢字的發展,能夠延傳至今一直沒有被取代反而伴隨我國歷史悠遠發展,更重要的,是形聲字的創造。漢字的符號化及部首的出現,使得漢字秩序化,在含義和發音上有規律可行。這樣便使得漢字的發展創新空間無限擴大,對具象但特征相似或者抽象的事物都有了貼切的漢字表達。這樣也就讓文字的創造有了更上一層的設計方式也讓文化層次上升。這樣以“六書”的造字方式形成的越加成熟的漢字就成為一個龐大的系統文字。
漢字的形成源于生活,漢字的形態與美感的發展也便與生活相關。這些改變是基于漢字的形成是圖案化的,是神似于事物的,人們如同在一幅生動的圖畫中加之裝飾讓畫面更有節奏更加吸引人。
各類文字隨時間在設計上的表現,是文字在美感上的追求。在細節上運用統一的元素,在文字形態基本形成的基礎上,對局部進行調整、設計,讓整體更加協調更具美感,是改善中的美感設計。漢字是有形態的,而這形態并非絕對固定的,這就帶給人們很多再創造的空間,人們在漢字上加以裝飾甚至加以態度、個性。這其中的思考亦是豐富而生動的,能夠讓漢字傳達出漢字本身以外的信息甚至是情感,就足以看得出漢字的博大精深。
人們在生活中挖掘各種美的方式與漢字的書寫結合,裝飾文字、增加美感,出現很多形態的漢字——鳥篆、蝌蚪書、龍書、龍爪篆等。更有在掃地這一勞動中看到的靈感,以掃地一般的方式和肌理表現漢字。這些都是人們對漢字進行的再設計,漢字也在這些不斷進行的探索中不斷成熟。有因不同功能而產生的獨特的設計效果——印章,字體在章體空間均勻占用空間,部分筆畫進行變化,正負空間相呼應,如同獨特的圖騰,接近標志。還有符這樣的表現形態,為傳達神靈的特殊力量,符的設計是將原本文字進行變形,將文字拆解重組,形成豐富的字體形態圖畫。這也是中國崇尚、追求美的表現。基于這樣的創新和更加細致的設計,漢字的形態有了各種韻味的字體,漢字中凝縮的美經過長久的思考,有了現在沉淀下的不同風格和情感的筆體。
由此看來,漢字創造之初,漢字的設計主要在于傳達事物的形象以表示其義,以此為基礎進行其他漢字的設計。此時的漢字接近于圖畫,將事物描繪在平面載體上。之后,漢字在形態上進行簡化,在結構上進行統一,文字設計規律化,漢字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加之人們對漢字美感從不間斷的追求,漢字有了成熟的表達形態和表現方式。這些從生活中創造的漢字,同中國的文明和中國人是密不可分的,它的表現方式、書寫風格以及透漏出的氣質都如同一扇展示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窗口。
設計是為生活服務的,漢字的出現也是以方便生活為初衷,不難理解,漢字的創作本身就是字體設計。漢字發展至此已有成熟的形態風格,漢字的字體設計的放向也頗多創意,而圖案畫的字體設計就是其一。
圖案化的字體帶有更多的趣味色彩——象形字出身的漢字在圖案化后仍舊可以辨別,并且更加親和,給現代人的視覺帶來新鮮感。這樣既不會妨礙信息的傳達,又更加有視覺效果,在寓意上可以更深刻也可以更詼諧,即有效的、趣味的字體設計。
漢字從實象到圖像再到符號,從發展根源就可明白,字體設計在圖案化方向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漢字本身就是從圖案概括、簡化、設計逐步形成,這里說的字體設計則是以符號化的、現用的、即成體系的漢字進行設計,為一定的設計要求和效果,將漢字圖案化。借鑒古人的智慧做字體的圖案化設計,即是借助漢字形成的設計思維路程,逆向思考,進行字體設計。
注釋:
1.3.4.5出自杭間的《“六書”與中國視覺設計思維》.
2.出自許慎的《后序》.
[1]呂勝中.《意匠文字——龍卷》《意匠文字——鳳卷》,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
[2][德] 雷德侯著.張總等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第2版,2012.8.
[3]杭間.《“六書”與中國視覺設計思維》,CNKI會議論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