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陽 (廣西藝術學院現代廣告設計11級研究生 廣西南寧 530000)
歐洲、美洲、亞洲平面設計師設計風格研究
——以岡特?蘭堡、保羅?蘭德、福田繁雄、靳埭強為例
孟 陽 (廣西藝術學院現代廣告設計11級研究生 廣西南寧 530000)
眾所周知,形式美的法則包括: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比例與尺度、對比與特異等等。形式美是有規律可循的,但形式美的表現卻因人而異。個體的差異形成了不同設計師迥然不同的風格。平面設計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在遵循形式美法則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體現作品的本質內涵,而這個本質內涵,就是指設計師賦予作品的個性化的東西——風格。如果說形式美與功能性是設計作品的軀體,那么設計師的風格就是它的靈魂。本文試研究歐洲、美洲、亞洲的平面設計師的風格,解析比較他們的異同,感悟設計的魅力,實現自己對平面設計風格的深刻認識。
岡特蘭堡;保羅蘭德;福田繁雄;靳埭強;設計風格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歐洲觀念設計的代表便是“視覺詩人”——德國視覺設計師岡特?蘭堡。其作品總是通過簡潔明了的圖形語言,強烈對比的色彩,交錯疊置的空間組合,呈現出詩情的節奏與氣質。他的創作反對保守的、傳統的、過分強調商業信息的設計,最大程度的利用現實存在的事物與想象結介,力求充分表達個人的想法與觀念。
岡特?蘭堡的作品中有一個其非常喜愛的設計元素——土豆。每個畫面都是以土豆為主題。他將土豆削皮、纏繞、切塊、上色、分離成小同的組織形式構成了強烈的視覺圖形。鮮明的色彩和圖形樣式,給人以新鮮的視覺沖擊。以土豆為主題,這是與他的出生背景息息相關,岡特?蘭堡出生于二戰的發源地德國,土豆伴隨著他渡過苦澀的童年,所以土豆印象深深落在他的腦海中,成為他作品創作的源泉。土豆是德國民族文化的代表,岡特?蘭堡對其有著特殊的民族感情。在他一系列的土豆海報設計中,令人贊嘆的不僅是土豆圖形本身,還有其對民族文化的特殊情感體現。
做為歐洲的“視覺詩人”,蘭堡的作品總是通過一些比較平實的圖形來表達深刻的內涵,將畫面當作詩歌一樣去創作,不斷創造新奇的視覺環境,不斷地打造自己的設計風格。蘭堡堅持圖形語言,注重視覺形象語言的含義表達,一切裝飾性的圖形都要給視覺功能讓路。岡特?蘭堡的作品不僅能夠帶給我們視覺上的震撼,更能夠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悸動。
保羅?蘭德是當今美國乃至世界上杰出的平面設計大師,他的設計尤其注重功能性和實用性兩方面相結合,憑借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翻陳出新的才華,玩轉詩人與商人的兩種語言,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優雅的轉換。照片拼貼是以畢加索為代表的歐洲藝術家的神來之筆,蘭德很早就借鑒并采用這樣藝術手法,形成了自己既生動活潑又理性嚴謹的象征性圖形的新設計風格。保羅設計美學的表現手法有三種:簡潔、蒙太奇、拼貼。
1976年,蘭德為IBM公司設計了一個變體的標志。標志將“IBM”字母變體為藍白橫杠相間的圖形,并選定藍色為企業標志的標準色。藍色條紋狀圖形表示深藍色海洋的水層波紋,海洋的深藍色是它的企業文化色,寓意IBM公司擁有世界上最深奧的高精尖端技術,又寓意了公司科技、前衛、智慧的企業形象。蘭德認為,標志作為一個企業識別系統的核心,其必須要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且容易讓人們記住。
蒙太奇是法語montage的音譯,引申為“剪輯”“組合”,表示鏡頭的組接。例如IBM的傳統標志被一個眼睛、一只蜜蜂和一個M所代替。I被用眼睛(eye)的圖形所替代,代表著對人的關愛;“B”被蜜蜂的圖形(bee)做替代,代表辛勤勞動;“M”保留原字母,意為科技與信息,代表著公司對技術不斷創新的要求。在創作這幅招貼時,蘭德簡單的運用字母做為元素,而是把這些字母進行了意義上的分解,用圖形進行表達,將各種符號重新組合起來。這幅招貼不僅體現了IBM辛勤勞動、積極進取并具有愛心的企業精神,其輕松幽默的表現風格也體現出了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蘭德設計出的作品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在處理細部與整體的關系上得心應手,并且注重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為世人留下了許多如IBM ,西屋電器公司、等公司的企業形象設計。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之一,他注重創新,不斷探索,嘗試不同的方法去完成他的設計。他創新的同時,系統地將各種不同的創意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出眾的想象力以及他輕松駕馭圖形語言的能力。他營造的圖形語言看似荒謬,但卻也透射出一種理性的連續性和秩序性。
福田作品最主要的設計風格,也是最突顯其設計魅力的法寶是對錯視原理的完美運用。他善于運用圖底關系、矛盾空間等錯視原理,將不可能的空間與事物進行巧妙的組合在一起,共同營造出奇異的視覺世界。
福田繁雄先生尤其喜愛設計極其簡潔的平面圖像,簡潔也就成了他個人的風格。他的每一幅作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新、奇。他的作品總數給人以新鮮的視覺體驗,并能夠讓人從人性化、哲理性和出人意料的視覺體驗中獲得樂趣。福田繁雄先生的設計作品為后來的平面設計者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他的設計理念,也為后背們提供了無限的創造啟迪。
靳埭強先生是中國著名的平面設計師,也是平面設計界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人物。他曾獲得過300多個設計類的獎項,其中很多是國際平面設計界一流的大獎。先生的作品構圖穩健,畫面清麗,色澤時而歡悅,彌滿禪機,有著非常明確的風格以及慣用的邏輯。
從畫面的構成來說,除了利用中式的符號、道具、色彩、底紋外,也可以看到大量的水墨風格;單以繪畫手法來說,我國的水墨畫和西方繪畫最大的不同在于留白的概念、透視的選擇以及對于墨色的掌握,靳埭強對于這幾個要素可說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靳埭強先生的設計對客戶的特點是極為關注的,對客戶產品保留的好處并不是簡單地保留,而是有所提升、創新的保留,在產品的整體上,會帶來全新的感覺。這就是保留與提升的含義。先生認為,保留與提升的博弈也正是設計師水平的體現,是設計師的工作。
不管對設計還是生活,先生都強調一個重要的概念——平衡。這個平衡既是中國道家思想的萬物陰陽調和,也是設計中的剛柔并濟。萬物有其剛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設計也有實的線和虛的線。這些特點在他的設計中均體現無遺。
歐洲德國的平面設計如同渴了,喝杯白開水,明確、直接,它的內容、信息就像水一樣清澈,使人一看便明了;美國的平面設計如同感受可樂的刺激,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總是帶給你無限的激情,文化、藝術、商業完美相結合;日本的平面設計如同一杯清酒,冷澈清淡、空靈;中國的平面設計,如同細細品嘗一杯茶,回味無窮。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環境擁有不同的精神思想、性格特征。如何讓自己民族的設計進步呢?不是一味將傳統元素生硬地堆砌,而是應該找準我們自己的理念,學習別國的長處,譬如,德國重點在簡潔、直接,注重可讀性;美國重視藝術的表現和個性、情感;日本注重本民族的美學和西方的實用性結合。只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自己本國的特征和長處,融會貫通,我們自己民族的設計必會走上國際,被世人接受、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