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翼 (鄭州大學 450000)
藝術設計是一門實用性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專業門類。它涉及的面比較寬,比如社會、文化、經濟、市場、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審美標準也隨著在現實中的應用和針對的對象的不同而不斷改變。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要體現本專業的教育特色,以社會實際需要為立足點,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創新、制作的能力;將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豐富教學內容;加強教學和實踐的結合,逐步建立學校與學校,學校與與企業之間合作培養人才的機制,使學生在畢業以后能很快適應社會的需要,并且成長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學中還存在好多問題。
在大多數高校招考中,藝術類考試要求是重專業輕文化,所以,大多藝術類學生都是專業強,準確的說是基礎專業較強,而其他方面的素質則較差,這也是藝術生開始學習專業,忽視文化學習,造成文化基礎薄弱的結果。從而在高校學習期間,對專業課之外學科的學習興趣也不是很大。而我們都知道設計專業又要求一個設計者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設計出集審美、實用于一身的作品。
在這里我們再重申一遍,設計專業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而現在在高校的教師隊伍當中不乏一大批年輕教師,多為碩士畢業,學歷高,專業知識多,但實際的應用經驗則比較缺乏,因此,教師自身能力和素質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視的。教師是教學骨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同時又是學生學習的引路者,對學生的將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年輕一代的教師中,由于工作量的壓力較大,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因此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上,一致在沿用老教師的授課模式,科研成果更是相對較少,自身專業水平提高較慢甚至停滯不前。
在許多高校特別是綜合性大學,在藝術類專業的課程設置上,繁而不精;在教學基礎設施的投入上,比如教學場地,教學道具等嚴重不足;對專業的實踐應用教學上,研究比較滯后,教學實習往往因人力物力不足,讓學生自己聯系學校和企業實習,有些流于形式,這些做法使實習教學形同虛設,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也給學生帶來安全隱患。
在高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學生的培養產生很大的隱患,教學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
高校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強,并能從事相關專業工作人才的地方,藝術設計專業更加注重這些方面的培養,并且要求學生要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建設的需要。不斷創作出關注生活,反映生活,表現時代,開拓創新,服務社會的作品。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適應社會就業的需要,采用“學校、企業、社會”緊密聯系的培養方式,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訓練。
在一些高校特別是綜合性院校,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比較繁復,有些課程可以說作用不大。我們都知道,一門專業課程的設置要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必須能夠應用于實踐中才行。假如不能用于實踐當中,那就是毫無意義的。由于本專業的時代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對設計的發展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在建立設計工作室和專業實習基地時,不僅要具有科研攻關的功能,同時對于參與社會實踐以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都要重視起來。特別是近些年學校擴招,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學生多,教師少,所以在課程的設置上是理論多實踐少。教師也不能將全部學生帶出去實習,往往一學期開設的課程比較多,但是時間周期卻很短,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學生學習了很多理論知識卻是實踐不了。因此,我們一定要考慮到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針對于設計專業來說應該在藝術表現的基礎上多重視藝術的實踐技能的訓練,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設計人才。在課程設置上,可以分為專業基礎(比如手繪基本功,電腦基礎設計軟件的應用等),項目實踐,設計比賽,專業考察,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專任教師。現在很多學校的年輕教師大多都是剛畢業的研究生博士生,理論知識十分豐富,但是缺乏實踐。學校可以實施教師定期分批輪訓制度,特別是像藝術設計專業,更為重要。可以讓年輕教師到相關企業掛職培訓學習,這樣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更加可以讓他們認識到在教學中的不足,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專業業務水平,同時也可以提高專業骨干教師的教學設計水平,培養出即精于理論教學又善于實踐技能培訓的教師。
兼職教師。學校在教師的聘用上有時顯得過于嚴謹,比如教師必須在研究生以上文憑才可以任教,應該視情況而定。在與企業中不乏一些文憑低,但是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實踐技能十分豐富,可能就缺少一些授課經驗而已,學校可以對他們進行一些教育教學能力的培訓,或者可以聘請他們直接對在職教師進行培訓,在交流中相互學習,這也是一批優秀的教育團隊。
教師的教學方式非常關鍵,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是學生學好本門課程的關鍵所在。興趣非常重要,興趣是一切主動性的來源。當然,教學方式也不是單一的,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但是仍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現在的教師講的多了,寫的少了,現在多媒體應用很廣泛,從而也使部分教師產生了惰性,一門課一直使用一個課件,學生在不斷的變換,教材在不斷的變換,社會需求同時也在不斷的變換,但是教師的課件始終如一,這對學生來說,存在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教學內容上,不能一沉不變。
總之,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非常必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設計人才的培養,為我國的設計水平的提高加薪添炭。教師只有不斷改革和探索,才會涌現出更適合我國國情的藝術設計教學模式,為我國的藝術設計教學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1]廖建軍,楊喜生,葉勇軍.設計藝術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與實踐.湖南社會科學,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