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華 胡鵬 劉杰
(湖南城市學院體育學院 413000)
益陽市中學生力量素質現狀調查與分析
湯華 胡鵬 劉杰
(湖南城市學院體育學院 413000)
力量素質是指人的機體或機體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縮和舒張)時克服內外阻力的能力,是人體最基本的身體素質。中學生因學習壓力影響,體育鍛煉少,身體素質特別是力量素質差,對其學習和生活都造成了一定影響,該文通過對益陽市中學生各個階段力量素質現狀分析,找出其影響因素,旨在為中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提供參考。
中學生 力量素質 耐力 爆發力 最大力量
益陽市中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及各項素質發展不平衡的現象較為嚴重,特別是力量的缺失尤為嚴重,這嚴重影響著身體素質的綜合發展和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給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帶來諸多不便,妨礙著學校體育運動的正常開展。
1.1 研究對象
從益陽市六所高中隨機抽取了400名男生和400名女生,采用《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評分標準,對所選男、女生進行力量測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中國期刊網、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以及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科研所等網站,收集了大量的相關論文、報道和文獻。
1.2.2 比較分析
對測試數據和收集到的有效文獻資料進行比較和分析,探討產生差異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
1.2.3 實驗法
對隨機抽取的400名男生和400名女生進行測試。測試項目:上肢握力體重指數、上肢力量耐力屈臂懸垂、一分鐘跳繩、立定跳遠、負重仰臥起坐。體質監測儀器一套(北京牌),計時器(飛利浦秒表),測量尺。
2.1 益陽市中學生力量素質現狀調查與分析
最大力量是個變量,它取決肌肉收縮的內協調能力,骨杠桿的機械效率和關節角度的變化。最大力量的表現一般是指在各種姿勢時,如:站立、坐、臥、仰、蹲等身體姿勢時,身體或身體某一部分所克服的最大阻力,以重量來衡量,可用測力計、杠鈴、拉力器等來測定。力量耐力是指人在克服一定外部阻力時,能堅持盡可能長的時間或重復盡可能多的次數的能力。

表1 握力體重指數的測定結果(男:n=400;女:n=400)

表2 上肢力量耐力測試結果(男:n=400;女:n=400)
2.1.1 益陽市中學生上肢力量現狀調查與分析
(1)上肢前臂肌群的最大力量。
對隨機抽取男、女生進行上肢前臂肌群的最大力量測試。測試項目為:握力體重指數的測定。其結果如表1。
(2)上肢前臂肌群的力量耐力。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第一,男女生上肢整體力量很差,特別是上肢最大力量較差;第二,男生的上肢力量耐力要比女生稍好。
2.1.2 益陽市中學生腰腹力量現狀
(1)腰腹肌的最大力量。
對隨機抽取男、女生進行腰腹肌的最大力量測試,測試項目為負重仰臥起坐和仰臥起坐。
(2)腰腹肌的力量耐力。
對隨機抽取男、女生進行一分鐘仰臥起坐測試,結果如表3。
由表3得知,中學生腰腹肌力量的現狀較差。第一,男女生腰腹肌力量差,達標以上的只有64%,不及格水有36%;第二,女生的優秀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低于男生,由此可知女生腰腹肌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相對優于男生;第三,男女生的腰腹肌力量耐力比最大力量稍好。
2.1.3 益陽市中學生下肢力量現狀
下肢肌群的力量耐力:對隨機抽取男、女生進行下肢肌群的力量耐力測試,測試項目為一分鐘跳繩,其測試結果如表4。
由表4可知:一分鐘跳繩男子優秀率達20%,不及格率達50%;女子優秀率達22%,不及格率達41.5%。
2.2 益陽市中學生力量缺失的主要原因
2.2.1 學校原因
學校片面的追求升學率,壓縮體育活動時間,沒有認真貫徹和實施《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學校及有關負責人對于素質教育的實質及其在學校體育中的具體實施辦法與措施

表3 一分鐘仰臥起坐測試結果(男:n=400;女:n=400)

表4 一分鐘跳繩測試結果表(男:n=400;女:n=400)
還缺乏全面的、準確的認識,對具體的開展還缺少相應的有效途徑與對策,這是造成中小學體質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還有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不夠,學生真正能參與的運動項目較少,這使得學生鍛煉效果較差。
學校老師怕學生受傷不讓學生參加對抗性項目。許多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為了避免出現傷害事故,盡量采用不讓學生進行對抗或強度較大的身體活動方式進行教學。
2.2.2 家庭原因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加強,對素質教育的實質缺乏全面準確的認識,不鼓勵子女參加體育活動。大量占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只注重孩子智力教育的投資,忽略了孩子的體育鍛煉,從而使孩子的體質下降。
2.2.3 學生原因
學生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是造成身體素質特別是力量素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不夠,怕累,缺乏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1)大部分學生力量素質不達標,上肢力量、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普遍較差,總體發展及不平衡,男女生存在差異。
(2)學校力量鍛煉器材貧乏,體育教師為避免出現傷害事故從而不讓學生參加力量鍛煉和對抗練習。
(3)家長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鼓勵孩子進行體育鍛煉,營養衛生教育不足,忽略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沒有養成鍛煉習慣,怕累,缺乏吃苦耐勞的品質。
(4)強化和完善益陽市中學生力量素質的各項相關措施,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包括學校、家長、學生自身都要認識力量素質的重要性,掌握力量素質的鍛煉方法。
[1]朱寒笑,周瑤,胡琪.北京市中小學生1985-2000年身體素質監測結果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12(22):14-16.
[2]李繼國,李建平,王中南,等.湖北省苗族城鎮中小學生1985和2002年體質狀況的動態對比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4,4(6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