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璽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籃球運動學會標準研究①
李玉璽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該文通過文獻資料綜述,調查訪問等科研方法對與籃球運動的學會標準進行了探討研究。認為對于籃球運動水平標準不應僅限于競技運動和學校體育教學,應更加考慮更為廣大的愛好者、參與者人群,鼓勵大眾通過籃球運動達到全民健身目的。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評價體系更為全面,比較有建設性指導意義適宜于青少年群體,但對于客觀條件有限的學校外籃球運動參與者稍顯繁瑣。建立更為開放性、建設性的簡化標準有利于鼓勵各年齡層次人群學習籃球,參與運動,為促進全民健身服務。
籃球運動 參與者 學會標準 健身服務
籃球運動在我國是一項廣受歡迎的體育運動,據統計約有3億籃球人口,涵蓋了老、中、青和少年兒童不同年齡層次人員,在學校、商場、體育公園等體育健身娛樂場所的籃球場館長期人員爆滿。然而究竟怎樣算是“會打籃球”卻無一個統一的標準,如何制定一個簡便易行的“學會標準”為各年齡層次愛好者從事籃球運動健身提供學習目標參考,使籃球運動更好服務大眾健身參與,是本文想著重探討的問題。
1.1 國家籃球運動員等級評定標準的研究
我國籃球運動員依級別高低依次分為: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少年級運動員。該文著重探討籃球“學會標準”,因此,對于水平較高的運動級別不做論述。
從表1中不難看出,我國運動員等級的評定標準時按照運動經歷以及在比賽中取得的成績進行評定的,這些成績更強調集體性和結果作用。對運動員個人具體技術、戰術能力不做客觀定量性要求。考慮到比賽的稀缺性和排他性,只能有具備相當運動訓練經歷和運動隊建制資源的專業和業余籃球運動員才能取得,相對于廣大籃球運動從事者和愛好者而言要取得運動等級幾乎是不可能的。
1.2 傳統學校體育籃球課堂教學考試評定標準
學校體育中籃球課程結業考試標準一直以來作為普通學生籃球技能水平學習的客觀量化評定標準,根據學生個人掌握情況的不同,在不同的幾項籃球技術中依照所取得的量化成績來評定分數。以“100分制”分數評定中傳統“60分”為合格線,將男女學生在投籃、傳球、運球達到合格線應取得的相應成績如表2所示。
傳統學校體育教學的籃球課程是廣大青少年學生學習籃球運動較為科學、便捷的學習渠道,其考試標準雖存在一定偏頗之處,但作為一個客觀標準也不失為評價一個人是否“會打籃球”的量化參照依據。
在考察的三項技術技能中,存在一定的互補因素,比如一個學生可能在個人運球環節難以達到“合格”標準,但是如果其傳球及投籃比較優秀,超出“合格線”則總評分其同樣達到“合格”甚至“優秀”等級。

表1 我國運動員評定標準評定要求

表2 學校體育籃球測試內容及合格要求

表3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要求
2011年新頒布的新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對各水平層次對籃球運動的技術技能學習涵蓋了五個維度內容: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在每個學習領域中依據學習者掌握情況和運動表現分為從“水平一”到“水平六”共六個水平層次,對籃球運動水平進行評價。我們選取“水平四”(見表3)作為參照進行對比研究。
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是我國對青少年體育課程新時期的教學綱領性指導,克服了原來學校體育籃球教學中重運動技能輕運動感受和身心健康發展的弊端。更多鼓勵青少年更多參與籃球運動,并通過籃球運動發展身心增進健康,這一指向性文件不僅對青少年學生參與籃球運動作用明顯,同樣對成年人籃球運動參與者很有啟發。在是否“會打籃球”這一標準上不再過多強調技能標準,更多進行綜合評價。
相對于各級職業籃球聯賽和學校體育籃球課程,廣大籃球愛好者是一個更為龐大的籃球運動參與群體,遍布社區、商廈免費籃球場地和經營性專業籃球場所的眾多籃球運動參與者,對籃球運動學會標準的認識甚至更具說服力。
通過訪談形式在武漢光谷地區和廣州天河地區社區免費和經營性籃球場地隨機對100位籃球運動參與者進行了調查訪問,問題圍繞:年齡、參加籃球運動年限和你認為的“會打籃球”的標準展開。在調查中受訪者年齡涵蓋17~56歲,在參加籃球運動年限中,時限從半年到三十余年不等。在對籃球運動學會標準的訪談中73%受訪者認為:了解規則,能投籃、傳球,能夠與同伴配合就可以認定為“會打籃球”,只有27%的參與者認為從事過專業和業余體校籃球訓練,才能認定為“會打籃球”。甚至有多位受訪者表示,在籃球運動中只要會防守,能傳球配合就可以認定為“會打籃球”哪怕不會投籃得分。
(1)籃球運動是目前全民健身領域一項廣受喜愛的體育運動,其運動健身價值與競技價值同等重要,不應完全以競技能力評價標準限定籃球運動的習得水平。
(2)籃球運動員等級標準對于評價廣大籃球運動健身者并不適用,原有學校體育籃球課程結業考核側重技術技能掌握,對于籃球運動水平有參照作用,但難以反映籃球運動參與者實際水平,建設性指導作用不強。
(3)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評價標準符合當前青少年健身運動需求,比較有前瞻性和指導性,但對于校園之外各年齡層次的普通籃球運動健身愛好者而言仍然稍顯繁瑣。
(4)對于籃球學會標準的制定應從各年齡層次的廣大籃球運動愛好者實際需求出發,可以從了解籃球規則,具備傳接球、投籃等基礎配合能力為基本參照綜合評價,適當簡化標準,為激勵參與者通過籃球運動達到健身目的服務。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Z].2011.
[2]孫民治.現代籃球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3]柴嬌.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原理及其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學刊,2010(9):65-68.
[4]李玉璽.籃球健身服務業在籃球產業化中的地位與問題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8).
[5]張松奎.關于大眾籃球運動的定義與科學分類體系探討[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9(9):18-25.
G841
A
2095-2813(2014)12(b)-0255-02
李玉璽(1980—),男,河南省漯河市人,武漢體育學院籃球教研室,講師,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籃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