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輝 (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街道文化站 廣東深圳 518081)
論優秀舞蹈作品創作的幾點步驟
劉宇輝 (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街道文化站 廣東深圳 518081)
一部優秀舞蹈作品的成功創作,不僅需要有創作者深刻的生活體驗和極高的藝術造詣水平,還需要有一定的創作規劃流程。本文重點闡述了舞蹈創作中的選材、組織結構、背景音樂選取、編舞以及彩排五點步驟,并充分解釋了這幾點步驟的重要性,以提供優秀舞蹈創作基礎。
舞蹈作品;設計;編排;表現
舞蹈起源于生活,經過組織設計和藝術加工后,使之充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并且能反映社會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人類藝術。目前舞蹈作品風格不同,形式各異,但其創作步驟卻可以概括成幾點,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精神要求,創作出符合現時代的舞蹈作品是每一個舞蹈藝術家需要做到的,為此下面對優秀舞蹈作品創作步驟做相關探討,以擴展創作者們的創作思路。
舞蹈選材,也就是選擇符合舞蹈作品的題材。在舞蹈選材是不斷尋找與明確舞蹈作品題材的一個過程。俗話說,舞蹈選材正確,舞蹈作品要成功就不難了,由此可見舞蹈選擇在優秀舞蹈創作中起著關鍵性作用。舞蹈選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藝術來源生活,也以生活作為創作根本,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事物、人物、現象及情感等作為舞蹈作品創作切入點,將生活中那些積極向上、弘揚真善美、批評假惡丑等素材進行有篩選,然后開闊思想,對這些素材進行加工與提煉,以塑造出鮮活且獨特的人物形象,同時將其運用到舞蹈作品中,這種選材方法在舞蹈編導中較為常見。例如,楊麗萍所編排和表演的《雀之靈》每輪美化,被受到觀眾的喜愛。其主要以孔雀作為舞蹈基本形象,在晨曦來臨時,一只純白色孔雀悄然落入凡間,它一會兒輕輕梳理著羽翅,一會兒漫步在小溪邊,一會兒飛旋空中,一會兒又四處張望。舞蹈表演著腰部、胸部、手臂、手腕、手指等都帶有巧妙地律動感,能夠將孔雀靈性充分表現出來。
間接選材也就是通過改變或者借鑒戲劇、音樂、文學、影視、美術及戲曲等藝術作品,通過舞蹈形式對其重新表達出來。在舞蹈選材中能夠吸取其他藝術形式作品的養料,但是不能直接抄或搬,也是直接復制,必須對其進行重新組合與編排,才能達到良好的舞蹈藝術效果。例如,《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演繹與改變版本非常多。又如,甘肅省有名的歌舞劇院從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取材,創作了世界聞名的民族舞臺劇,即《大夢敦煌》與《絲路花雨》。從不同角度對原素材進行理解與重組,能夠創作出優秀舞蹈作品。
舞蹈結構確立過程,也就是明確通過何種形式將舞蹈思想表達出來的過程。舞蹈結構是否夠精細、夠嚴謹、夠完整,與舞蹈作品順達與質量密切相關。舞蹈結構分為兩個部分,即體式與程式。
1.舞蹈結構體式主要依據舞蹈選材對舞蹈結構進行組織、調配及排列的一種方式。一段體式主要是指將特定且單一性的情緒作為表演特色,即舞蹈表演一貫到底;二段體式則主要為了滿足情緒需要,由快板轉為慢板或者由慢板轉為快板;三段體式主要是將兩種不同情緒進行間隔排列,并延伸至舞蹈結束作為表演特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B-A式。在舞蹈結構布局上,可采取快—慢—快或者慢—快—慢的排列模式。戲劇體式也被稱作為敘事體,其主要代表一個完整的情節[1]。例如,《元宵夜》這部舞蹈作品,主要講述一對戀人在正月十五觀燈過程中的歡樂、擁擠、丟失、尋找、生氣、歡喜,并用夸張表演形式展現出來,使得整個舞蹈作品充滿妙趣、感人至深。
2.舞蹈結構程式。程式主要由引子、故事開端、情節發展、故事高潮及事故結局五大鏈條組成,每個環境都緊密相連,相互呼應。引子主要是對整個舞蹈作品進行簡單講述,設立懸念,將觀賞者引入到舞蹈表演部分,以激發觀賞者對舞蹈作品的興趣;故事開端主要是將舞蹈作品想要表達的情緒揭示出來,并讓觀賞者能夠體會到舞蹈作品的內容;情節發展主要是將舞蹈作品人物關系、特定情緒及故事情節發展展現給觀賞者,并引導觀賞者進入到舞蹈高潮部分;故事高潮主要是將舞蹈作品思想、形象充分揭示出來,并賦予舞蹈作品生命與靈魂;故事結局,即對舞蹈作品意義進行總結,以讓人慢慢回味。
音樂即通過聲響形式將舞蹈作品展現出來,而舞蹈也是音樂形象的一種表現方式。舞蹈音樂創作方法主要有兩種:
1.音樂創作。很多舞臺劇音樂都通過這種方式,交給專業性的作曲家進行創作。作曲家在對舞蹈編導提供的舞蹈內容、表演形式、表演時間及表演情緒等進行充分了解與掌握后,可按照舞蹈結構設計進行音樂創作。在音樂創作中,要求作曲家應與舞蹈編導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以在舞蹈藝術表演觀念上達成共識。舞蹈音樂創作完成之后,應上交至舞蹈樂隊進行練習。樂隊在練習過程中,要求舞蹈編導認真傾聽,并對音樂形象、音樂情緒及音樂速度等進行有效控制,當舞蹈編導對音樂演奏較為滿意之后,可進行錄音或者MD制作工作,也可聘請專業樂隊到表現現場進行演奏。這種創作方法,僅專業性較強的舞蹈團隊才能實現。
2.音樂剪輯。音樂剪輯是現階段舞蹈音樂創作較為常用的一種方式,主要從各種體裁與風格不同的樂曲或者歌曲中取材,選擇和舞蹈作品較為符合的歌曲,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剪輯與連接。音樂剪輯與音樂創作有所不同,必須經歷相互磨合階段,也就是舞蹈編導必須依據歌曲節拍、段落及情緒完成整個舞蹈構思,并塑造出經典的形象,同時對多首歌曲進行有效剪輯,并確保其與舞蹈作品的已經、氛圍及情感想接近[2]。若從歌曲中節選某個章節,必須對其進行反復剪輯和連接,才能創作出與舞蹈作品相符合的音樂。舞蹈音樂剪輯完成后,要確保其與舞蹈作品的意境、結構及情感相統一。
編舞主要是對舞蹈作品詞匯與動作進行合理雙設計,也就是創作舞蹈語言。編舞直接關系到舞蹈作品表現效果。
1.舞蹈動作。在舞蹈編排中,舞蹈動作必須與舞蹈作品主題思想作為根本出發點,并圍繞著人物形象進行創作,不僅滿足編舞技法要求,同時要與法無定法相符合。首先,從古典舞、民族舞、現代舞及芭蕾舞等選取素材,并開展頭腦風暴活動,擴展舞蹈動作選材渠道,對生活形態進行不斷的升華及提煉。例如,《唉,無奈》這部舞蹈作品,主要對妻子向丈夫要錢到搶包,而丈夫閃躲到護包等生活化動作,能夠將這對普通夫妻細致刻畫出來,并深入人心。其次,可以從戲曲、武術及體操等藝術中取材。例如,《俏夕陽》這部舞蹈作品,主要借鑒皮影戲,運用夸張的動作,將老太太們扭秧歌那份熱情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再者,可以從書籍、壁畫及畫像磚等取材。例如我國漢唐時期的古典舞開創者—孫穎,通過對漢唐時期的歷史書籍進行深入研究,并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改編,最終編排出了《踏歌》這支舞蹈,并受到百姓的喜愛。
2.舞蹈調度。舞蹈調度是向舞蹈作品注入活力的一種手段。舞蹈調度巧妙、流暢及合理直接關系到舞蹈作品表現效果,是舞蹈編排中必須加以關注的因素。舞蹈調度主要是舞蹈者在表演平臺上的移動路線與舞蹈畫面。移動路線是舞蹈畫面形成的重要過程,而舞蹈畫面則是移動路線瞬間形成的停頓點。舞蹈調度不同,其舞蹈表現感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求舞蹈編導必須依據舞蹈作品表現需求與張馳的節奏進行調度。舞蹈調度不僅有單一性的路線移動方式,同時還有交叉性或者綜合性的路線移動方式,即復線運用。在舞蹈編排中必須將舞蹈動作與舞蹈調度進行有效結合,才能形成良好的舞蹈語言,舞蹈作品的主題思想充分表達出來。
舞蹈排演主要是舞蹈編導組織表演者將整個舞蹈編排設計帶入到實踐階段。舞蹈排演步驟:1.編導通知,將舞蹈作品創作意圖宣講出來,并說明舞蹈作品的主題思想與風格特征,讓舞蹈排演參與者對舞蹈作品有深入了解;2.舞蹈教學,先進行動作教學,再進行舞段教學。3.調兵遣將,舞蹈編導在排演前必須設計出完善的人員調度圖,并依據調度圖排演舞蹈。舞蹈排演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舞蹈表演者能夠在舞蹈編導引導下,將舞蹈作品充分詮釋出來,并對舞蹈作品進行二度創作。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必須經過反復排演后,才能在舞臺上呈現完美呈現出來。
舞蹈作品必須通過舞蹈選材、舞蹈結構、舞蹈音樂、舞蹈編排、舞蹈排演等環節,才能達真正成為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
綜上所述,由于創作靈感、作品結構規劃、文化背景等不同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優秀舞蹈作品的創作并不簡單。因此,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應該盡量調動積極的因素,克服消極方面因素的影響,力爭創作出優秀的舞蹈作品。
[1]黃明珠.中國舞蹈藝術鑒賞指南[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2]潘志濤.中國民間舞教材與教法(舞蹈卷)中國藝術教育大系[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