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心怡 (西南政法大學 重慶 401120)
淺析美劇在中國大陸的流行
程心怡 (西南政法大學 重慶 401120)
近些年來,美劇在中國內地掀起了新一輪的外來劇收視狂潮,一時之間,美劇成了當下人們關注的焦點。在年輕人眼里,收看美劇已然成為了一種時尚潮流,比起劇情過于冗長的韓劇來說,制作精良、幽默詼諧的美劇更受中國觀眾的喜愛。本文將針對美劇在中國大陸流行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深一步探討美劇對中國的影響。
美劇;受眾;盛行;文化傳播
我們的生活雖大可不必說是規律的,但至少是按照我們自己的固定形式行動的。在我們枯燥而單調的生活中,我們需要一種持續的、休閑的方式來放松自己,讓自己的身體和大腦都處于一種極度放松的狀態。電視劇的作用即體現于此:既能夠進行全身心的放松,又不需要另外尋找專門的休閑場所。此外,電視劇因其可視性,收視率高,對人們的心理、思想觀念影響非常大。就目前國內電視劇發展情況來看,內地電視劇“跟風”成癮,諜戰劇、軍旅劇、古裝劇遍地開花,千篇一律的抗日諜戰,宮廷斗爭,觀眾對這些司空見慣的電視劇情已經提不起絲毫興趣了。于是乎韓劇、日劇、美劇……被鋪天蓋地地引進中國市場,在日韓劇盛極一時之后,如今的美劇美劇在中國大陸的流行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地方的劇集,甚至連當年“老少通吃”的韓劇都無法比肩如今美劇的火爆程度,可以說,美劇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一個流行標志。
相比其他我們所了解的國家來說,我們國家的信息交流還不夠開放,而新成長起來的80后、90后對外界的文化、人文藝術知識的渴求又十分強烈,加上與外界聯系的限制性、專業知識的晦澀性以及自身各種原因的限制,迫使他們亟需挖掘一個渠道來滿足自身的好奇心并拓寬知識面,因此,電視劇這種通俗、充滿樂趣與生活氣息并包含大量知識的媒介形式就成為了一個有效的接觸外界的渠道。
于是,我們產生了一些疑問,在眾多地方的劇集中,為何單單是美劇如此風靡,而不是幾分天下的局面呢?相比較于TVB劇集、韓劇、日劇以及新近流行起來的英劇,美劇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首先是人們對美國這個西方超級大國充滿好奇。歷史上,在唐朝全盛時期,周邊各國都是遣派使節來唐,學習唐朝的禮儀文化,而且民間的商人也多有來往。而如今,美國的繁盛,使她的各個方面都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也需要一個途徑來增強對這個超級大國的了解,通俗而大眾的美劇自然就成為了首選。
其次是文化的差異使人們產生一種新奇的心理需求。目前中國內地流行的美劇:《絕望主婦》《吸血鬼日記》《邪惡力量》《老爸老媽浪漫史》《傲骨賢妻》《CSI》等等,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美劇要么是講述美國的文化中的各類傳說的,要么是展現美國平民的日常生活的,要么就是涉及美國各個領域的各種職業工作……都是電視劇來源于生活,而這些電視劇都直接反應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民眾的生活,雖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是對于成長在不同環境下的我們來說,這些內容已經足夠滿足我們獵奇的心理,也會不自覺的將我們的文化制度同他們的文化制度相比較,進而更加地著迷于各方面與我們迥異的美國所制作的劇集。
當下80、90是電視的主要受眾人群,他們鐘情于國際時尚流行文化,求新、求變、離經叛道、非主流……是他們的心理訴求,美劇中反應出來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思維模式和開放程度都與80、90后的性格特點相契合,這也就促成了美劇在中國內地流行的中堅力量。
第三是美劇獨特的敘事手法和各個劇集獨具特色的故事情節也是其在中國大陸流行的主要原因。美劇與中國大陸的電視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在設定一條主線索的同時,每集單獨敘事并留下各條小線索,看似毫不相關卻又環環相扣,使得整個劇集豐滿起來;而國內的電視劇都是以一段時間的生涯記敘方式展開,線索就比較單一,相對美劇而言自然就少了很多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感覺。而且美劇在每一季的結尾都會留下一個伏筆,這就吊起了觀眾的胃口,也為劇集留下了觀眾,并且在長達幾季甚至十幾季的劇集結束后,觀眾總會回味無窮。關鍵是,每一部美劇的故事情節是不一樣的,很有特色,這跟我們看其他地方的劇集時總會找到許多相似的情節的情況很不一樣;比如我們對韓劇的印象就是各種痛楚揪心的愛情故事,對印度電視劇的印象就是各種令人膽寒的家人間的算計,對臺劇的印象就是一個人從年輕到老的漫長成長史;而我們往往很難用一個單一的印象來概括美劇,這就是美劇的獨特魅力所在。我們長期處于這種單調而相似的電視劇的包圍中,獨特新穎的美劇仿佛就像是溫暖拂面的春風,引人入勝。
最后是美國電影業的發達使美劇的制作相比其他地方的劇集來說更為優秀,相比來說對于那些只有劇情沒有技術或者技術低劣的電視劇來說,大陸的觀眾顯然更受這類劇集的吸引。美國電視劇各劇組的公關能力以及后期的剪輯和技術制作的的確確是數一數二的,不管是講述虛構的傳說故事,還是描述現實中的職場生活,又或是平淡而荒唐的日常生活,都能看到無處不在的“技術活”,這一點確實可以是說美劇在中國大陸取勝的法寶:對于喜愛好萊塢商業大片的中國觀眾來說,能在每周的劇集中品味高技術,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
綜上所述,美劇在中國大陸流行的原因并非只是單一的原因,而是文化方面的客觀差異和觀眾主觀方面的主動接納,觀眾開始也是大多出于一種獵奇的心理而后轉化為一種濃厚的興趣來觀看美劇,漸漸地,美劇就有了如今的地位。
第一,美劇對中國電視劇的影響。美劇中的題材內容、劇情編排、創作手法、人物塑造、后期的剪輯、運作都值得中國電視劇去深入學習和借鑒。同時美劇中的情節都會涉及到當時美國的社會熱門,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還能讓世界觀眾及時了解到美國的社會心態和文化。相比之下,中國內地電視劇雖然產量很高,但是品質較差,跟拍、翻拍成風,劇情一開始,觀眾就能預知結局,毫無新意,讓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
第二,美劇的盛行帶起了一股學習英語的浪潮。隨著美劇在中國內地的盛行,地道的美式發音,朗朗上口的劇情對話,讓英語學習者能夠輕松將英語詞匯與電視劇情相聯系,讓中國的英語學習者輕輕松松提高了英語口語水平。
第三,美劇的文化傳播。美劇雖然是無聲無息的傳到中國,但是卻以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迅速在中國內地流行起來。伴隨美劇而來的還有美國主流文化的傳播,讓國人深入了解到西方國家的文化精髓和中西文化的差異。然而面對這種文化沖擊,更重要的是正確的引導,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吸取西方文化的精髓,迎接多元化的文化交流。
電視劇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的消費媒介,是折射出一個國家或社會中文化、政治、經濟、思想的重要載體。透過美劇,我們可以看到其先進的電視劇制作技術、理念和其滲透出來的本土文化,對中國電視劇的制作和發展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1]曲景春.《中美電視劇比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5
[2]鄭英明.美國電視劇的文化解讀[J].戲劇文學,2007,(8)
[3]高煥.影視劇中的跨文化傳播——以美劇《越獄》為例[J].新聞世界,2009(9)
[4]王昊飛.海洋.美劇借助網絡掀起流行風潮[J].經濟參考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