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渝世 (無錫市演藝集團歌舞劇院 214000)
在經典舞劇中感悟舞蹈藝術
竇渝世 (無錫市演藝集團歌舞劇院 214000)
舞劇作為一門藝術形式,主要是采用舞蹈的方式,由舞蹈演員進行表演,再借助音樂、舞臺燈等多種輔助手段實現對人物的刻畫、對故事的陳述,形成貼切的舞臺形象。舞劇的特點是高度的概括,語言和表現方式凝練、精簡,感情豐富,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在演員的生動、形象的表演下,舞蹈語言被體現得淋漓盡致。觀眾經常會被帶入舞劇所要表達的情境中,猶如詩一般。人們會因此受到啟發,進行自我的思索,引起社會共鳴,引發人們對社會的全新認識。人們在不同的舞蹈場景和階段中領悟人生道理。
經典舞劇;舞蹈藝術;感悟
舞劇作為舞臺劇本的一種,以舞蹈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還包含其它若干主要因素,如主要事件、矛盾沖突等。舞蹈在整個舞劇的表達中至關重要。在我國歷史上,舞劇源遠流長。很多經典舞劇在戲劇性的沖突中實現人物的塑造、性格的描述以及情感的抒發。逐步運用舞蹈來實現故事情節的推動和發展,實現一部舞臺劇的完整呈現。
舞劇作為一門全新的藝術形式,真正的發展源于新中國成立。由最初的借鑒蘇聯到創作第一部舞劇,再到不同形式的舞劇的誕生,舞劇院校和相關機構的成立,舞劇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很多不同時期的經典劇目涌現出來,如《絲路花雨》《紅色娘子軍》以及《白毛女》等。這些舞劇的誕生和成功已經成為我國舞劇的里程碑,名留史冊。在新時期的形勢下,《三更雨 ? 愿》《沂蒙頌》等劇目創作出來,深入人心,影響深遠。《白毛女》是第一步表現革命題材的芭蕾舞劇,故事情節十分感人,舞蹈動作剛勁有力,加上豐富的民族特色的配樂,備受舞蹈界和音樂節的贊賞。塑造了一系列經典的人物形象,情感真摯,感人至深。這部舞劇需要舞蹈演員具備良好的芭蕾基礎和功底,加之民族舞的特點,實現二者的完美融合。同時,人們在觀賞完舞劇以后,增加了對舊社會的憤怒以及更加深層次的人生思考。同情勞動人民,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民族舞劇 《紅河谷》采用了戰爭和愛情兩條線相互交,用無聲的肢體語言表達著時代、人性、感情和信仰,頌揚了藏漢人民團結一心,抵抗外敵的決心。此類舞劇的出現彌補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舞臺藝術的空白,觀眾可以通過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重溫這個經典的感人故事。舞劇《金陵十三釵》運用舞蹈藝術,傳遞民族精神和正能量,同時用肢體語言詮釋美。
演員在舞劇舞臺的表演不需要語言表述,也不用歌聲表演,主要形式就是形體的體現,從而實現對矛盾沖突的展現。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通過準確的舞姿、優美的音樂以及高難度的技巧展現人物的特點,表達他們的感情,用舞蹈的完成故事的闡述。
舞劇具有戲劇的因素。在舞蹈的表現下,舞劇實現對人物的塑造、性格的刻畫、情感的表達以及整個故事情節的向前推動。也就是說,用舞蹈逐步完成故事的發展,在舞臺上為觀眾呈現一部完整的、引人入勝的舞蹈性喜劇。
對經典舞劇的對比,使我們深深體會到:一個完美的舞蹈作品是編導對生活和藝術的高度提煉和總結。在舞蹈這種藝術手法的協助下,實現了對情感和思想的藝術表達。任何舞劇的完成過程中,一些情節的設置、舞蹈語言的表達都受到整個作品的中心思想限制的。只有思想先進、與時俱進、深度廣的作品才能引起觀眾的感情共鳴,振奮人心。只有先確立主旨,才能完成完整成的藝術構思,展現特色性,更加有利于作品的完美。
從舞蹈制作的角度分析,要重視對新的舞蹈語匯的開發和創新。舞蹈語匯和創作思想成正比。舞蹈語匯越豐富,創作思想就越加廣闊。經典舞劇正是融合了眾多的舞蹈基礎素材和舞蹈語言,給其以鮮活的生命力,促使它們不斷取得成功,光彩奪目。舞劇通過舞蹈生動、激情飽滿的傳達,展現了生活、傳統藝術以及民間藝術形式有機統一。脫離時代、一成不變的傳統舞蹈形式缺少了對新時期、新形勢的體現。為此,必須培養創新思維,推陳出新,吸取精華,舍棄糟粕。
根據舞蹈的動作設計要求,每個舞蹈人物都要具有顯著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動作的設計,實現人物情感變化的表達,將人物的心理和感情世界描述得淋漓盡致。任何舞蹈的形式,如集體舞、雙人舞、單人舞,都有彰顯人物的思想行為和具體的行動。主題鮮明、舞蹈動作個性十足,人物才能飽滿,給人以真實、親近的感覺。在進行舞蹈具體設計的時候,要注重細節,于細微處見情感,細致入微地展現人物之間的矛盾和關系,促使作品能夠具備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細節的選擇要以生活為基礎,防止出現脫離生活、虛假的細節,亦或是繁瑣的表達。要以舞蹈美學思想為指導,選取生活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特點鮮明的內容,結合舞蹈本身的夸張和提煉,實施再加工,發揮舞蹈細節對人物塑造和故事主題的服務作用。
不管是敘事性的舞蹈動作語言還是表現方式的動作語言,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征,即“有”與“無”的辯證關系。也就是說,舞蹈語言的產生、發展與不同種類的舞蹈創作理念產生密不可分。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歷史悠久,能歌善舞,舞蹈文化豐富多彩,種類繁多,猶如文化瑰寶,光彩耀人。在藝術紛繁的當今時代,舞蹈已經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人們的文化依賴。舞蹈作為藝術形式,突破了舞蹈的限制,擴展到廣場和大量集體活動的地方。舞蹈的不斷壯大和發展再一次證明:舞蹈源于人類生存發展的需求,在自我娛樂中產生,需要特定的文化歷史基礎。輝煌的歷史,是人們才智的體現,也讓舞蹈藝術的創新實現更快的發展,譜寫越來越多的優秀篇章,當更多的人沉浸在藝術的氛圍里,感受其中的絢麗與多彩。
[1]于平. 中國現當代舞劇發展史綱要[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
[2]鄒之瑞. 新中國芭蕾舞史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
[3]龔倩. 論中國“古典舞”表演對戲曲舞蹈的揚棄[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