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菲 邢艷麗 (吉林大學 130000)
時尚文化在對外漢語學習過程中的影響初探
孫藝菲 邢艷麗 (吉林大學 130000)
時尚文化是一種新興的文化氛圍,現在這種文化現象正在影響著廣大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和日常交往活動。在對外漢語的學習過程中,筆者認為應該要與時尚文化相交融,把時尚文化融入到對外漢語的學習中去。本文將深入的探討時尚文化在對外漢語的學習過程中的影響。
時尚文化;對外漢語;學習;影響
時尚文化異軍突起是近年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它正影響并改變著中國普通大眾,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思想行為和及生活方式。而席卷全球的“華流”現象,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內核,以現代影視作品和流行音樂為包裝手段,滿足了人們的東方想象。青年留學生是對外漢語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對象,對于好奇心強、思想活躍的他們來說,時尚文化無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時尚文化對于對外漢語教學而言,有其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時尚,它是在生活中在大眾內部產的的一種非常規的流行模式現象。所以人們通常把流行定義為時尚,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體現,有日本的學者對時尚進行了分類,有物的流行、行為和思想等。在對漢語學習的過程中,流行文化作為漢語文化的一部分,已經得到認可,出現在漢語教學領域。實際的漢語學習中,人們對漢語文化的主要焦點在于主流文化,基本上很少有人能注意到時尚文化對漢語學習的影響.因此,時尚文化而被稱為“亞文化”1。
(一)提升學習漢語的熱情
新穎、前衛的時尚文化對于不同國家、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有這無法言語的吸引力。研究表明思想活躍、喜歡新鮮事物的青少年是接受時尚文化最快的群體。根據數據統計,對于漢語學習的人群中,雖然學習漢語的年齡段比較復雜,但是還是以18—25歲的青少年為主。如果把影視、音樂等各國通用的時尚文化,植入進漢語教學的教案中,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不會對漢語乏味。這樣可以提升對漢語初學者的積極性,從新的地方來理解、學習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二)普及大眾,與時代同行
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讓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飛快的發展更新,其更新的頻率是歷史的篇章中從所未有的。時尚文化是現實社會最真實的寫照,是社會發展最敏銳的向標。時尚的流行語是映照社會最真實的代表,語言作為社會的鏡子,它更能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網絡和媒體的普及和興起加速了傳播,列如“屌絲”“高富帥”“裸婚”“正能量”等新詞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而保存了下來,成為大眾2。對漢語的初學者,如果不理解時下流行的時尚語言,那么必然會對于他們的學習造成障礙。因此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應多學多用時下流行的語言。
(三)豐富教材內容
傳統的漢語學習教材,雖然有著全面的知識體系,但是其發展跟不上時代的變遷,并且內容乏味,使漢語初學者容易失去興趣。漢語教學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教授基本的內容外,還可以再流行的時尚文化中提取一些素材作為教學內容,以提升學習者的興趣。比如說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像葛優主演的《非誠勿擾》之類的,風趣的語言更能體現漢文化的魅力。當然像《東風破》《青花瓷》之類中國風的歌曲也是很好的素材,運用古典的詩詞和流行音樂的旋律,更能是漢語學習者共鳴。
時尚的流行文化為漢語學習提供了新鮮的思路。而漢語教學者系統全面的把流行文化融入進教材中,還需要時間和一些準備工作。
(一)正確的認識時尚文化
作為社會文化一部分的時尚文化,之所以能長久的存在、傳播必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的地方。我們不能因為時尚流行文化含中有大眾性和簡單通俗性就不承認他對于社會文化的價值。相比較精英文化或者主流文化,時尚的流行文化在注意普通大宗的興趣、憂愁、愛好等,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漢語學習者應主動學習體現時尚文化,提升自己的漢語文化素養。
(二)建立和諧的關系
大多數的漢語學習者年齡段都在18-25周歲左右。教授漢語的教師只有和年輕人走在一起,知道他們的需求,對于漢語學習困惑的地方,才能更好的幫助他們學習漢語。然后時尚根據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瞬息萬變,作為教師和漢語學習者需要加強對時尚文化的關注力度,時尚流行文化的發展趨勢,只有這樣師生才能走在一起建立和諧的關系共同發展。
(三)合理處理時尚文化與主流文化的關系
盡管提倡把時尚文化加入到漢語學習者的教材中,在學習中可以以主流文化為主,輔之學習些時尚文化,切莫只追求搞笑娛樂,而忘記學習漢語的本意。漢語言的學習縱然是枯燥無味的,但是如果合理的處理好了時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關系,對漢語言的文化內涵也能有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在學習中也就能事半功倍了。
(四)準確理解時尚文化行為
在社會主義的潮流下,時尚文化正蓬勃興起,面對日新月異的文化生活,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理性理解。在對外漢語的學習過程中,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引入時尚文化,傳遞正能量。這不僅能提升個人的文化素質修養,還能端正時尚文化的行為方向,準備的理解時尚文化的文化氛圍和文化行為。
在對外漢語的學習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但主要的還是要找到一種科學、全面、系統的方法體系。在學習中可以充分利用時尚文化的有趣性、通俗易懂性,但是又不能喧賓奪主,使主流文化黯然失色。時尚文化在對外漢語的學習中既有阻力也有動力,時尚文化比較能吸引對外漢語的學習者,他們會認為這種文化是很潮的文化,但是有的時候這種文化對他們來說也比較難接受。總之,時尚文化對對外漢語的學習者來說是挑戰,也是財富。
注釋:
1.李采姣.青年與時尚之關系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0(11):85-87.
2.曾文婕.走向文化學習——學習文化的歷史嬗變與當代重建[J].課程?教材?教法,2011(8):29-34.
孫藝菲,女,(1993.2-),籍貫:吉林長春,本科學歷,吉林大學,研究方向:對外漢語。
邢艷麗,女(1967.1-),籍貫吉林省輝南縣,本科學歷,吉林大學,中級職稱,研究方向 :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