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軼娜
不同病理類型宮頸癌發病年齡趨勢的觀察
張軼娜
目的研究宮頸癌發病年齡趨勢與其病理類型之間的關系。方法采取資料分析的方法按照國際婦產科聯盟推薦的分期標準對所有患者進行病理分期和年齡分期, 再觀察每個年齡段宮頸腺癌和宮頸鱗癌的人數比例, 分析其發病情況。結果6個年齡段的患者人數分布為4例、24例、48例、25例、12例和5例;宮頸鱗癌患者在各個年齡組的分布比例為3.2%、21.3%、40.9%、21.3%、9.8%和3.2%;宮頸腺癌患者在各個年齡組的分布比例為3.5%、19.2%、40.3%、21.0%、10.5%、和5.2%。結論不同類型的宮頸癌在發病年齡上沒有明顯差異, 但均呈現出低齡化的發展趨勢。
宮頸癌;發病年齡;發病趨勢
宮頸癌就是嚴重危害著女性的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 不同病理類型宮頸癌的發病年齡有何不同一直是臨床研究的熱點問題[1]。為此, 作者研究了宮頸癌發病年齡趨勢與其病理類型之間的關系, 現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將本科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間收治的118例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年齡分布區間為19~69歲, 平均年齡(42.56±7.1)歲。病理類型包括宮頸腺癌患者57例, 宮頸鱗癌患者61例。其中Ⅰa期患者27例,Ⅰb期患者54例, IIb期患者35例。所有患者在年齡、性別、病因、病程、生活環境和家庭背景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研究方法 本次實驗采取資料分析的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經過術前和術后子宮頸組織檢查確診為子宮頸癌患者。按照國際婦產科聯盟推薦的分期標準對所有患者進行病理分期和年齡分期, 再觀察每個年齡段宮頸腺癌和宮頸鱗癌的人數比例, 分析其發病情況[2]。
1. 3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到的數據輸入電腦建立數據庫,組與組之間的比較應用 SPSS 11. 0 軟件進行統計學整理和分析, 進行t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1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期結束后, 作者統計了不同病理類型患者的年齡分組情況, 6個年齡段的宮頸鱗癌患者人數分布和各個年齡組的分布比例以及宮頸腺癌患者在各個年齡組的分布比例見表1。

表1 宮頸癌患者年齡分組統計表[n(%)]
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 據有關資料顯示, 目前臨床年輕女性的宮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3]。本次實驗中, 35周歲之前的年輕患者的發病率為23.6%, 作者認為年輕患者的發病率高與口服避孕藥、吸煙、性傳播性疾病發病率升高、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性行為紊亂、多個性伴侶和過早開始性生活有關。
本次實驗作者均選取了病理分期在IIa之前的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因為學界一般認為早期宮頸癌患者能夠較為準確的反應宮頸癌的發病情況。目前臨床上一般也主要將30周歲作為進行宮頸癌檢查和預防的年齡起點[4]。但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病情病況的變化, 宮頸癌的低齡化發展趨勢十分明顯。本次實驗中, 25周歲及其以下的宮頸癌患者有4例,占比3.3%, 26~35周歲的患者有24例, 占比20.3%。
總之, 不同類型的宮頸癌在發病年齡上沒有明顯差異,但均呈現出低齡化的發展趨勢, 要注意早發現早預防。
[1] 李曉蘭.宜昌地區宮頸癌發病年齡變化分析.醫學新知雜志, 2007, 6(1):47-48.
[2] 王平, 鄭芳, 李煒修, 等.宮頸癌發病年齡及病因變化趨勢研究.現代腫瘤醫學, 2007, 12(1):123-124.
[3] Gastellsague X. Natural history and epidemiology of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 Gynecol Oncol, 2012, 110(3):4-7.
[4] 杜靖, 海米提·阿布都力木, 拉萊·蘇祖克, 等.維吾爾族子宮頸癌分化及發病年齡與TAP β2-MG相關性研究.中國腫瘤臨床, 2009, 4(5):231-232.
464300 河南省息縣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