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卓
白介素-11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的療效分析
何玉卓
目的探討白介素-11(IL-11)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血小板(PLT)減少的療效。方法根據治療方案將96例惡性血液病化療后PLT減少患者分為觀察組(47例)與對照組(49例), 觀察組患者在化療結束第2天開始接收IL-11皮下注射治療, 直至患者PLT≥50×109/L, 對照組患者在化療結束后未接受IL-11治療。結果①化療結束后第1天、第7天, 兩組患者PLT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化療結束后第14天, 觀察組PLT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②化療結束后, 觀察組PLT最低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PLT恢復至≥50×109/L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③觀察組化療結束后PLT輸注次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IL-11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PLT減少患者的療效確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IL-11;惡性血液病;血小板減少
惡性血液病在目前臨床上極為常見, 患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有貧血、出血、感染等,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化療作為惡性血液病的主要治療手段, 在惡性血液病的治療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惡性血液病患者化療后常合并PLT減少, 如不及時治療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后果[2,3]。本研究旨在探討IL-11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血小板(PLT)減少的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惡性血液病化療后PLT減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治療方案將上述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1. 2研究方法
1. 2. 1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在化療結束第2天開始接收IL-11(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國藥準字S20030014,規格為600萬IU:750 μg)治療, 使用方法為40萬IU/ (Kg·d), 皮下注射, 直至患者PLT≥50×109/L。對照組患者在化療結束后未接受IL-11治療。值得注意的是, 當患者PLT<10×109/L或者PLT<20×109/L且有出血表現時, 給予患者輸注濃縮PLT懸液治療, 每次輸注PLT為10 U, 直至患者PLT≥20×109/L或者出血癥狀改善。
1. 2. 2PLT監測方法 空腹狀態下抽取患者靜脈血2 ml, EDTA.K2抗凝, 注意采血過程中避免溶血。
1. 3儀器與試劑 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BC-58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 四川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全血質控品。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成組設計t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1兩組患者化療結束后PLT水平的比較 化療結束后第1天、第7天, 兩組患者PLT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化療結束后第14天, 觀察組PLT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化療結束后PLT水平的比較( x-±s, ×109/L)
2. 2化療結束后兩組患者PLT最低值與PLT恢復至≥50×109/L時間的比較 化療結束后, 觀察組PLT最低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PLT恢復至≥50×109/L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化療結束后兩組患者PLT最低值與PLT恢復至≥50×109/L時間的比較( x-±s)
2. 3化療結束后兩組患者PLT輸注次數的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化療結束后PLT輸注次數分別為(1.83±0.42)次、(2.94±0.55)次。觀察組化療結束后PLT輸注次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血液病類型, 在上述惡性血液病發生、發展、治療過程中, 由于骨髓巨核系常受抑制而導致患者伴隨有PLT減少, 進一步導致患者多個部位發生不同程度的出血, 如發生顱內出血甚至可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4]。對惡性血液病化療后PLT減少患者, 臨床上常采用輸注濃縮PLT懸液治療, 但是該方法可以導致部分患者出現多種不良反應, 如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輸血相關性傳染病、溶血、發熱、過敏等,并且反復多次輸注PLT可以導致患者產生抗PLT抗體, 后者可以導致PLT輸注無效, 上述因素影響了PLT輸注在惡性血液病化療后PLT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臨床應用[5]。
基于上述原因, 目前臨床上亟需一種方法以提高惡性血液病化療后的PLT水平。IL-11是從靈長類動物骨髓基質細胞株發現的由原始骨髓基質細胞系產生的血小板生長因子, 具有促進干細胞與巨核細胞前體細胞增殖、刺激巨核細胞成熟、增加血小板數量等功能[6,7]。在本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在化療結束第2天開始接收IL-11皮下注射治療, 對照組患者在化療結束后未接受IL-11治療,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PLT在化療結束后第1天、第7天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PLT在化療結束后第14天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化療結束后PLT最低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PLT恢復至≥50×109/L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化療結束后PLT輸注次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 IL-11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PLT減少患者的療效確切, 是臨床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PLT減少患者的理想藥物。
[1] Kim JC, Shin SH, Yi HG, et al. Rapid-onset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reated with dasatinib.Herz, 2013, 38(8):931-933.
[2] 劉國強, 丁慧芳, 路希敬, 等. 深低溫凍存自體血小板輸注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療效和安全性.中華內科雜志, 2012, 51(3):188-191.
[3] 郝魯梅, 馬樹沛. 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的臨床觀察. 中國實用醫刊, 2011, 38(2):22-24.
[4] Patil S, Nourbakhsh A, Thakur JD, et al. F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s the initial presentation of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 case report. Turk Neurosurg, 2013, 23(4):568-571.
[5] 劉國強, 丁慧芳, 路希敬, 等.深低溫凍存自體血小板輸注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臨床觀察.山東醫藥, 2011, 51(33):43-44.
[6] 余勝珠, 楊光華, 陳連生, 等.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療惡性腫瘤化療后血小板減少24例.中國藥業, 2013, 22(9):32-33.
[7] 徐雅靖, 李曉林, 趙謝蘭, 等. 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與重組人白介素-11促進白血病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復的療效比較.血栓與止血學, 2013, 19(4):145-149.
475001 濮陽市油田總醫院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