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濤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方式比較分析
趙廣濤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高血壓腦出血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 31 例以血腫清除聯合去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臨床資料 , 作為觀察組。同時以 27 例單純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 ,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治療效果 , 觀察組術后存活率為 80.65%, 死亡率為 19.35%。對照組術后存活率為 66.67%, 死亡率為 33.33%。比較兩組患者的死亡率 , 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 比較兩組患者預后良好率 , 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 觀察組預后良好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治療 , 采用血腫清除術聯合去骨瓣減壓術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好 , 相對于單純的血腫清除術 , 能夠有效的降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病死率 , 促進患者預后效果的提高。
高血壓腦出血 ;去骨瓣減壓 ;血腫清除術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高血壓腦出血 (HICH)的發病率占自發性腦內血腫的 55% 左右 , 患者病后 1 個月內的死亡率超過了 35%[1]。這類患者發病 6 個月后 , 存活者中生活自理能力恢復的患者僅僅只有 20%。造成患者死亡和傷殘的一個重要病因就是腦出血。本次研究供收集了 6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 , 現做如下報告。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收集了 60 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觀察組 31 例患者 , 其中男 17 例 , 女 14 例 ;最小年齡為 45 歲 , 最大年齡為 80 歲 , 平均年齡為 60.1 歲。手術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 GCS 評分為 5~11 分 , 平均 8.2 分 ;血腫均位于內囊或基底節 , 其中血腫 60~110 ml, 平均為 70 ml。觀察組中血腫破入腦室的患者共 9 例。對照組是同期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 , 共 27 例 , 男 16 例 , 女 11 例 ;最小年齡為 47 歲 , 最大年齡為 81 歲 , 平均年齡為 59.3 歲。手術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 GCS 評分為 5~12 分 , 平均 7.9 分 ;血腫均位于內囊或基底節 , 其中血腫 55~110 ml, 平均為 65 ml。對照組中血腫破入腦室的患者共 12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術前 GCS 評分 , 以及血腫量等 , 兩組間的差異無
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采用單純血腫清除術對 27 例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31例觀察組患者則是通過血腫清除聯合大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颊咴谌砺樽砗?, 取其平臥位 , 患側朝上 , 在額顳頂部行倒問號或馬蹄形切口 , 大骨瓣開顱 , 前后方分別為發際內近中線和頂結節 , 然后向下延伸至中顱窩底 , 取骨瓣 , 同時咬除顳骨到顳窩。為防止硬膜外出血的發生 , 從骨窗緣懸吊硬腦膜。將患者的硬腦膜星形切開則可見向外疝出的梗死腦組織。待止血嚴格后減張將腦硬膜縫合 , 減壓充分 , 然后將顳肌和切口縫合。術后存活的患者可進行的顱骨成形術。
1. 3 手術治療指征 術前患者的 GCS 評分 >5 分 ;血腫超出 50 ml, 同時中線結構移位超過 1 cm ;術前有腦疝表現或病情進展較快的患者。骨瓣大小約為 10 cm×8 cm[3]。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治療效果 , 觀察組術后存活率為80.65%, 死亡率為 19.35%, 手術結束后隨訪半年到兩年半的時間 , 有 8 例患者的預后效果較為良好。然而對照組術后存活率為 66.67%, 死亡率為 33.33%, 手術結束后隨訪半年到兩年半的時間 , 有 3 例患者的預后效果較為良好。比較兩組患者的死亡率 , 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預后良好率 , 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 觀察組預后良好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具體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n (%)]
高血壓腦出血是由于腦內靜脈、動脈或者毛細血管破裂而導致腦實質內形成自發性的腦血管疾病 , 具備高血壓的特性 , 也被稱之為高血壓性腦出血。眾所周知 , 高血壓的病程較長 , 患者在長期壓力刺激下導致腦底的小動脈產生纖維樣或玻璃樣變性、缺血、局灶性出血、壞死等 , 從而降低了血管的強度和順應性能 , 導致血管產生局限性的擴張 , 甚至出現微小的動脈瘤?;颊咴谇榫w激動、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因素的影響下 , 極易導致血壓迅速升高而出現腦部血管破裂 ,形成腦出血[2]。一般情況下 , 血腫會導致患者周圍的腦組織受到壓迫、缺血、腦組織壞死、腦梗死、且伴隨較為嚴重的腦水腫 , 若沒有得到正確的處理 , 由此而引發急劇的顱內高壓和腦疝而死亡。
當前 , 治療腦內血腫的標準術式依然是開顱血腫清除術。在治療過程中 , 采用開顱血腫清除術能夠將顱內的血腫部位充分的暴露并予以徹底的清除 , 對緩解患者腦組織的局部壓迫十分有利 , 同時還能夠解除血腫分解產物對顱腦內神經元的不良反映 , 減小患者的顱內壓。經過臨床試驗研究 , 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治療 , 采用去骨瓣減壓法是一種降低患者顱內壓的最直接有效 , 最具備臨床應用價值的方法。去骨瓣減壓法發揮的作用機制為 :能夠讓水腫的腦組織向外膨脹 ,降低水腫對中腦、側腦室以及間腦的壓迫作用;使患者的顱內壓減低 , 使側支血管開放 , 加大患者腦內血流的灌注。
總之 , 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治療中 , 采用血腫清除術聯合去骨瓣減壓術的臨床治療效果良好 , 能夠有效的降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病死率 , 促進患者預后效果的提高。
[1]李浩 ,張帆 ,劉文科 ,等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適應證分析及療效探討 .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 2011, 27(3): 240-243.
[2]徐輝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方式探討 .激光雜志 , 2011, 32(5): 78.
2014-04-15]
451100 新鄭市中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