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琴
臨床合并用藥對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影響
張志琴
目的 探討臨床合并用藥對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影響。方法 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培養阿司匹林 (ASA)及水楊酸 (SA)濃度 , 應用 CSA/(CASA+CSA)比值反應阿司匹林酯酶活性 , 在培養體系加或不加咪達唑侖、苯巴比妥、氯硝西泮 , 阿司匹林酯酶活性改變情況 , 由此判斷鎮靜催眠藥對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產生的影響。結果 咪達唑侖抑制阿司匹林酯酶活性 (26.87%), 苯巴比妥和氯硝西泮能夠提高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結論 在臨床中合并應用藥物時需注意各類藥物對阿司匹林影響性。
阿司匹林酯酶 ;鎮靜催眠 ;高效液相色譜法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發生聚集從而避免血栓形成 ,能夠對心血管病治療及預防起到關鍵作用。而且冠心病患者往往出現失眠、焦慮等不良癥狀 , 往往予以苯二氮卓類及巴比妥類等鎮靜催眠藥物進行改善 , 所以鎮靜催眠藥和阿司匹林聯合應用在臨床中較為廣泛[1], 因此如何應用藥物達到更良好效果 , 在臨床中值得進一步研究。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10Avp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 , 阿司匹林對照品 , 水楊酸對照品。咪達唑侖注射液 10 mg/2 ml, 安定注射液 10 mg/2 ml, 苯巴比妥注射液 0.1 g/ml。
1. 2 方法 按照正確操作步驟 , 配置阿司匹林標準溶液 , 水楊酸標準溶液作為對照品 , 檢測血漿內阿司匹林濃度及水楊酸濃度。應用色譜條件主要有色譜柱 4.6 mm×150 mm, 5 μm ;島津 Shim-packC18 預柱 , 檢測波長 228 nm, 柱溫 30℃ , 進樣量 20 μl。
經檢驗 , 水楊酸與阿司匹林標準曲線方程分別為 :水楊 酸 :Y=1.824X-0.0595(r=0.9988);阿 司 匹 林 :Y=1.599X-0.0595(r=0.9999)。由此可知 , 血漿內水楊酸在 0.05~4.0 mg/ml時線性關系交惡良好 , 血漿內阿司匹林在 0.08~5.12 mg/ml時保持良好線性關系。
阿司匹林和水楊酸的日內、日間精密度均與要求相符合。見表1。阿司匹林和水楊酸提取回收率均符合實驗要求。見表2。咪達唑侖、苯巴比妥和氯硝西泮對阿司匹酯酶活性影響。見表3。咪達唑侖降低 26.87%, 苯巴比妥增加 8.91%, 氯硝西泮增加 0.68%。
表1 阿司匹林與水楊酸測定日內精密度與日間精密度
表2 阿司匹林與水楊酸提取回收率
表3 鎮靜催眠藥對阿司匹林酯酶活性影響結果
因為服用抗高血壓及治療心血管病藥物 , 而且冠心病會對患者自身入睡造成一定困難 , 患者無法入睡 , 大量失眠情況下往往導致焦慮和恐懼等不良情緒產生 , 從而引發病情進一步惡化 , 臨床中往往予以鎮靜催眠藥幫助患者合理改善睡眠狀況 , 一般所應用藥物為苯二氮卓類鎮靜催眠藥及巴比妥類[2]。經研究發現 , 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時能夠有效降低高危患者發生心肌梗死幾率 , 避免出現心源性猝死、腦卒中等嚴重病癥。但臨床中有的患者出現阿司匹林抵抗癥狀 ,無法獲得阿司匹林相應治療效果。有研究表明 :28% 患者應用阿司匹林治療后產生抵抗性 , 其抵抗機制目前并未得到完善解釋 , 包括多種因素 , 由此鎮靜催眠藥與阿司匹林聯合應用時 , 是否會對阿司匹林代謝造成不利影響 , 藥物間代謝性是否存在不良作用均會對阿司匹林治療效果造成一定影響[3]。
本文應用 HPLC 方法測定血漿內阿司匹林 , 水楊酸濃度 ,并由此判定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結果顯示苯巴比妥可以提高阿司匹林酯酶活性 , 而苯巴比妥和氯硝西泮則明顯降低。苯巴比妥屬于一種強藥酶誘導劑 , 可以提高阿司匹林酯酶活性 ,導致體內阿司匹林代謝明顯增快 , 當原型藥物出現代謝明顯上升情況時則會導致藥理效果降低 , 由此導致治療效果減弱 ,所以兩者無法聯合應用 , 若必須要聯合應用則需合理調整藥物劑量 , 在確保良好治療效果同時還可以防止出現不良反應。咪達唑侖與阿司匹林應用時 , 導致其酯酶活性出現抑制情況 ,抑制率達到 26.87%。其減緩阿司匹林代謝為水楊酸進程 , 有效提高阿司匹林藥效 , 治療效果明顯上升 , 不良反應發生率上升 , 因此合并用藥時需注意藥物間的相互作用 , 保證藥物療效得以合理發揮。
[1]周慧 .三種鎮靜催眠藥對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影響 .山東大學學報 , 2010,48(4):151.
[2]于宗琴 .丹參水溶性成分對人血漿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影響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 2011,31(19):1570.
[3]謝嵩 . 3 種中藥成分對人血漿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影響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 2010(19):1663.
2014-04-08]
453000 河南省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