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花
益肺健脾合劑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45例臨床觀察
任金花
目的 探討益肺健脾合劑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效果。方法 90 例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 , 按照數字抽取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 各 45 例 , 研究組予以益肺健脾合劑治療 , 對照組應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療 ,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 88.9% 明顯高于對照組 6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益肺健脾合劑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效果明顯 , 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益肺健脾合劑;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效果
反復呼吸道感染 (RRTI)在臨床兒科中屬于較為常見一種多發疾病 , 主要臨床特點為反復發作 , 纏綿難愈 , 造成小兒無法正常生長發育 , 此疾病治療也存在一定困難性[1]。本文選取 90 例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 , 分析益肺健脾合劑治療效果 ,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6 月 90 例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 , 按照數字抽取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 每組 45 例 , 其中男 42 例 , 女 48 例 ;年齡 1~12 歲 , 平均年齡 (4.8±1.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組患者應用益肺健脾合劑治療 , 藥物構成為黃芪 12 g, 太子參 9 g, 白術 9 g, 炒山藥 9 g, 桔梗 3 g, 連翹 9 g,茯苓 9 g, 五味子 6 g, 防風 6 g, 甘草 4.5 g, 神曲 9 g, 陳皮 6 g。均由本院制劑室煎煮后裝袋 , 每袋 50 ml。在第 1 個療程治療時 ,≤ 5 歲患兒 3 次 /d, 每次 1/3 袋;5~9 歲患兒 3 次 /d, 每次 1/2 袋;>9 歲患兒 2 次 /d, 1 袋 /次。在第 2 個療程治療過程中 , 隔日服用 1 次 , 劑量如第 1 個療程 ;在第 3 療程治療時 , 每周服用 2 次 , 劑量如第 1 療程。1 療程持續 30 d, 連續應用 3 個療程 , 經 6 個月隨訪工作。
對照組患者應用卡介苗多糖核酸肌內注射 , 5 mg/次 , >7歲患兒隔日 1 次 , ≤ 7 歲患兒每周 2 次。1 療程持續 30 d, 連續應用 3 個療程 , 經 6 個月隨訪工作。
1. 3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病情分級標準 :按照發病次數分為 0 級 , 未發病 ;Ⅰ級 , 平均發病 <1 次 /月 ;Ⅱ級 , 平均發病 1~2 次 /月;Ⅲ級 ,平均發病 >2 次 /月。將患兒病程分為:Ⅰ級 ,發病持續時間 <5 d/次 ;Ⅱ級 , 發病時間 5~10 d/次 ;Ⅲ級 , 發病時間 >10 d/次。按照病種分級 :Ⅰ級 , 患兒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Ⅱ級為支氣管炎癥狀;Ⅲ級為肺炎癥狀。
判定患者治療療效指標為:經治療發病次數降低幅度超過1級;經治療病程縮短超過1級;經治療呼吸道感染降低超過 1級。顯效:同時具有以上療效指標 3項中任何≥2項;有效;具有以上3項中其中1項;無效:3項指標均未發生變化。總有效率 =(顯效 + 有效 )/總例數 ×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7.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表示 , 采用 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 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 88.9% 明顯高于對照組 6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
經現代醫學分析 , RRTI疾病發生主要與小兒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具有相關性 , 此類缺陷往往與患兒年齡、感染情況、藥物及營養等存在一定關系 , 對 T 細胞作用造成極為不良影響 , 從而使得細胞免疫功能發生異常 , 免疫球蛋白減少引發疾病。中醫學理論顯示 , 小兒具有較為嬌嫩的肌膚 , 使得衛外不固 , 而且肺氣極為虛弱 , 從而導致受邪幾率上升。脾氣缺乏 , 氣血生化無充足性 , 土不發生金 , 使得受邪后極易出現反復性 , 從而纏綿難愈。而在實際生活中 , 因為小兒飲食條件較為優越 , 并未合理控制飲食 , 往往出現過食肥甘厚味現象 , 從而使得脾胃遭受損傷 ;患兒過于安逸 , 未合理鍛煉 ,肌膚無較高耐寒熱功能 , 肺氣虛弱無法抵制外邪。所以 RRTI在當前兒科屬于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2]。
有研究稱 , 小兒屬于稚陰稚陽體質 , 體內臟腑過于嬌嫩 ,無充足氣血 , 或先天功能不足 , 或后天未經合理調養 , 極易受到外邪侵入 , 正氣遭受損傷 , 引發肺脾兩虛之癥。肺主氣 ,司呼吸 , 開竅于鼻 , 外合皮毛 , 由于小兒冷暖無法自我調節 ,四時不正之氣極易自口鼻、皮毛等處侵至機體內 , 使得肺失宣降 , 肺氣上逆 , 從而出現咳嗽、氣喘之癥。肺葉過于嬌嫩 ,衛外水平降低 , 腠理出現開合導致失司引發畏寒、發熱、鼻塞、流涕、汗多等情況 , 屬于表衛失調表現特點。脾屬于后天之本源 , 氣血生化之源 , 但是小兒脾部往往不足。小兒具有較為強大生機 , 生長發育速度較快 , 需要大量營養供應 , 小兒并無法進行饑飽合理調整 , 導致脾胃易出現受損現象 , 從而引發食滯、厭食、面黃、大便不調等臨床癥狀。當脾失健運 ,則會水濕內停 , 從而釀濕為痰。中醫學中 , 脾屬土 , 肺為金 ,脾與肺具有母子關系。母子互生 , 脾強使得氣血生化良好 ,肺衛固密且不會生病 ;母病則累及子 , 脾虛累及肺 , 存在反復發作情況[3]。
黃芪能夠健脾補肺 , 特別是可以補足三焦使之實衛 , 有汗則止 , 無汗則發 ;與太子參同用能夠益氣固表達到固本之效 ;配伍白術則可運脾補中 , 利于氣血生化之源 , 經培土生金達到固里之效 , 確保內存所據 ;防風遍通周身 , 上可清頭面七竅之功 , 外可解四肢攣急之癥 , 在風藥中具有潤劑作用 ,因善驅風促使黃芪固表 , 雖可祛邪卻不致傷表 , 達到外有所衛之能。經現代藥理學顯示 , 黃芪、白術與防風可以調解免疫 ,強身抗病;連翹可消積散熱;陳皮能夠理氣化痰;桔梗具有宣肺利氣 ,培土生金作用。茯苓、山藥能夠運脾祛濕 , 確保后天本固。諸藥合用能夠健脾益肺 , 脾健肺清確保氣血充足 ,津液充 , 精氣復 , 有效避免反復呼吸道感染發生。
[1]楊娜 , 玉屏風膠囊與童康片對照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肺脾氣虛證臨床研究 .遼寧中醫雜志 , 2013,40(7):1388.
[2]吳杰 .虞堅爾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經驗 .遼寧中醫雜志 , 2010, 37(2):220.
[3]程志源 .三伏天手法穴位按摩結合穴位貼敷預防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中華中醫藥學刊 , 2011,29(3):517.
2014-04-20]
461000 河南省許昌縣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