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
奧曲肽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觀察
郭峰
目的 觀察奧曲肽治療食管 - 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EGVB 的效果。方法 肝硬化門脈高壓并發食管 - 胃底靜脈破裂出血患者 60 例 , 隨機分為治療組 (奧曲肽組 )30 例 , 對照組 (垂體后葉素組 )30 例 , 進行療效對比。結果 奧曲肽組有效率 83.3%, 垂體后葉組有效率 53.3%,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奧曲肽是治療食管 - 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有效藥物 , 值得推廣。
奧曲肽;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肝硬化是消化科常見疾病 , EGVB 是肝硬化最常見急性并發癥 , 其臨床表現為嘔血或黑便 , 常伴血容量減少引起的急性周圍循環衰竭 , 病情嚴重者 , 可直接危及生命。奧曲肽是生長抑素類似物八肽制劑 , 能有效的降低門脈壓力 , 減少內臟血流量[1]的藥理作用 , 且無明顯副作用 , 采用垂體后葉素與奧曲肽進行療效對照 , 為奧曲肽治療 EGVB 提供了合理依據。本院自 2008 年以來 , 采用奧曲肽治療 EGVB, 取得了良好療效 , 現總結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擇 2008年 l月 ~2013年 1月在本院住院的肝硬化門脈高壓并發 EGVB 患者 60例 , 根據臨床表現 , 實驗室檢查 , 胃鏡、B超、CT確診為 EGVB,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中男 39例 , 女 21例 , 年齡 34~72歲 ,因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 16例 , 長期飲酒引起的肝硬化 44例 , 入選病例隨機分為兩組 , 30例用奧曲肽作為治療組 , 30例用垂體后葉素為對照組。治療組、對照組年齡和性別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患者肝功能 Child分級、臨床癥狀、體征、出血量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于住院后立即給予奧曲肽 0.1 mg加5%葡萄糖 20 ml緩慢靜脈推注 , 繼以 25~50 μg/h持續靜脈滴注 72 h。對照組用垂體后葉素 5 U加 5%葡萄糖 20 ml緩慢靜脈推注 , 繼以 0.3 U/min加硝酸甘油 0.8 mg/h聯合持續靜脈滴注 72 h, 兩組患者使用其他如一般止血劑、輸液、輸血等治療相同。
1. 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治療過程中定時監測血壓、脈搏、血常規、肝腎功能和心電圖 , 并記錄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患者有無繼續嘔血、大小便次數、顏色、量、質地 , 根據有無嘔血、大便次數、顏色、量、質地、血壓、心率、腸鳴音等情況判斷是否止血。
1. 4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 :用藥后 24 h內無嘔血、便血 ,生命體征穩定 , 復查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無進行性下降 , 在補液、尿量足夠情況下血尿素氮無再次升高。有效 :持續靜點奧曲肽或垂體后葉素 72 h內止血者 ,止血標準同顯效。無效:用藥72 h以上仍繼續出血者。再出血:72 h后停用奧曲肽和垂體后葉素 , 停藥后 24 h內發生出血者。
2. 1 兩組療效和再出血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
2. 2 并 發 癥 和 住 院 天 數 并 發 感 性 腦 病 者 , 奧 曲 肽 組6(20%)例 , 垂體后葉素組 10(33.3%)例 ;并發肝腎綜合征者 ,奧曲肽組 3(10%)例 , 垂體后葉素組 11(36.7%)例 ;住院天數 ,奧曲肽組 44 d, 垂體后葉素組 56 d。結果表明奧曲肽組并發癥少 , 住院天數少 ,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3 副作用 奧曲肽治療過程中 1例發生心悸、惡心 , 停藥后消失。垂體后葉素組 10例出現心悸、胸悶、頭暈 , 6例腹痛、大便次數增多 , 腸鳴音亢進、頭暈 ,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EGVB 是肝硬化門脈高壓的嚴重并發癥 , 其死亡率占所有消化道出血的第一位。為維持急性 EGVB 的血液動力學平衡 , 達到止血和減少肝臟功能衰竭的目的 , 降低門脈壓力是至關重要的。
奧曲肽是人工合成的生長抑素類似物 , 具有與天然生長抑素相似的作用 , 它使內臟血流降低 25%~35%, 該藥選擇性降低門脈壓 , 而不影響其他系統的血流動力 , 循環血壓、冠狀動脈也無顯著改變 , 用藥后不會產生心絞痛、血壓升高等副作用 , 患者耐受性、依從性好。同時 , 該藥可選擇性的作用于腸系膜上動脈 , 降低腸系膜上動脈血流量 , 從而使門脈血流量和壓力下降 , 減少胃食管側枝循環的血流量 , 降低曲張動脈的壓力 , 并能增加食道下段括約肌壓力 , 減少食道反流而達到止血效果。垂體后葉素和奧曲肽均能降低門脈壓力,大大降低 EGVB 的幾率 , 但垂體后葉素還能收縮全身小動脈 ,選擇性差 , 患者會因此出現心肌、內臟缺血缺氧 , 導致心絞痛、心律失常、胸悶、頭暈、腸痙攣等 , 故臨床上多與硝酸甘油聯用 , 以減輕副作用 , 但療效不如奧曲肽令人滿意。也有學者認為 , 門脈高壓患者 , 胰高血糖素及其他血管舒張因子的血漿濃度增加[2], 奧曲肽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 使內臟血管收縮 , 血流速、血流量下降 , 因而可控制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本組臨床觀察 , 奧曲肽對門脈高壓食道胃底破裂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 早期止血快 , 副作用少而輕 , 病人耐受性好 , 療效優于垂體后葉素 , 已成為治療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主要藥物。其早期止血可以防止肝功能衰竭、肝性腦病和感染等 , 還可為其他治療提供時間和條件 , 如鏡下硬化劑治療或曲張靜脈套扎治療等。
[1]張達榮 ,蕭樹東 ,李繼強 ,等 .奧曲肽和垂體后葉素對門脈高壓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中華消化雜志 , 1995,15(2):85.
[2]劉菲 ,陸偉 .生長抑素對肝硬化病人門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中華消化雜志 , 2006,16(6):367-368.
2014-04-08]
255000 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