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留成
全麻與腰硬聯合麻醉用于髖關節置換術中的臨床效果
龐留成
目的 評價術前全麻和腰硬聯合麻醉對經臨床確診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90例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氣管插管全麻方式進行麻醉處理,治療組采用腰硬聯合的方式進行麻醉處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結果治療組患者比對照組的麻醉效果好,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術前通過腰硬聯合麻醉的方式對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有較好麻醉效果,應得到普遍推廣和利用。
髖關節置換術;腰硬聯合麻醉;全麻;麻醉效果
髖關節置換術作為臨床常見手術,具有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對患者產生巨大創傷的弊端,進行髖關節置換術的群體多為中老年患者[1]。對中老年患者進行手術前麻醉時,要嚴格注意麻醉方式,因其身體機能和器官的衰退,身體素質較差,一般還會存在心臟病、高血壓及呼吸系統等疾病,麻醉方式的有效性對手術的成功具有很大影響。本文通過對比分析術前進行腰硬聯合麻醉方式和氣管插管全麻方式對進行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患者的麻醉效果,掌握和了解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表現,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從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 90例經臨床確診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47例,女43例;年齡50~ 85歲,平均年齡73歲。90例患者從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測等均予以確診,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45例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齡50~83歲,平均年齡72歲。對照組45例患者,男22例,女23例,年齡54~85歲,平均年齡7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無較大差別,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患者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前,治療組均采用腰硬聯合麻醉的方式,對照組采用氣管插管全麻的方式進行麻醉處理,觀察兩組患者在手術及麻醉過程中各項生命體征動態變化、麻醉給藥后的臨床效果和完成手術后一段時間內出現深靜脈栓塞癥狀狀況的統計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1.3 麻醉效果評價標準根據對麻醉效果的分級評判標準對患者的臨床麻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2]。無效:在患者使用藥物麻醉后進行牽拉肌肉,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反應,不能發揮保證術野充分顯露的作用;有效:在患者使用藥物麻醉后進行牽拉肌肉,會出現程度較輕的不適感,能夠確保手術的順利和成功;顯效:在患者使用藥物麻醉后進行牽拉肌肉時不會出現疼痛感,麻醉效果非常有效,使患者的肌肉能夠處在十分放松的狀態,完全能夠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其中,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并用t檢驗統計結果,用χ2進行資料的計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1 心率和血壓變化及深靜脈栓塞情況在麻醉前后及手術過程中心率和血壓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對照組變化幅度比治療組大,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術后7d內治療組出現深靜脈栓塞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壓變化及深靜脈栓塞情況±s,n=45)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壓變化及深靜脈栓塞情況±s,n=45)
組別 時間 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心率(次/min)深靜脈栓塞[n(%)]對照組 麻醉前 112.0±16.1 74.9±11.8 79.2±8.9治療組麻醉后 164.0±14.2 99.0±11.2 107.8±8.7 9(20.0)麻醉前 115.0±14.4 75.1±12.7 76.6±8.9麻醉后 129.0±10.9 89.2±12.1 91.8±9.1 2(4.4)
2.2 臨床麻醉效果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處理后,對比研究患者的麻醉效果顯示,治療組麻醉效果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麻醉效果比較[n(%)]
全髖節置換術作為老年患者常見的臨床手術,具有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創口大的特點,手術能否順利進行對老年患者來說非常重要,要嚴格選擇和管理術前的麻醉方式與過程,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做好鋪墊,以提高治療效果,對保證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況具有重要意義[3]。目前醫學中,在進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前麻醉途徑的選擇上存在較大爭議,不同學者持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主要麻醉方式總結為腰硬聯合麻醉法和全麻法兩種。
通過硬膜外麻醉方式處理后,對患者手術的開展不能進行準確的預測,風險性較大,而通過腰硬聯合麻醉處理后,不僅能提高鎮痛效果,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還可以減小對患者生理功能的影響,提高手術治療效果[4]。腰硬聯合麻醉的優勢主要可通過以下方面體現:①能夠實現對麻醉平面的有效控制;②可很好地控制藥物的注射速度,保證麻醉效果;③減少了局部麻醉使用藥物的劑量;④不會抑制患者的呼吸系統。傳統單一的麻醉藥物不能對手術過程中的疼痛和刺激感進行有效抑制,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5]。在術前對患者進行腰硬聯合麻醉處理時要使患者的患病部位保持在下方,并嚴格控制藥物的推注速度,這樣更有利于麻醉藥物在體內更好地擴散,使麻醉效果達到最優[6]。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逐漸推出了一種腰硬聯合麻醉與椎管內麻醉結合的方式對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老年患者進行術前麻醉處理,這種方法一方面能夠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另一方面不會對患者的生理機制產生不良影響,提高手術的成功率[7]。預計能夠達到很好的鎮痛效果,并實現手術對麻醉程度和效果的要求,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的保留硬膜外導管,減小患者術后的疼痛感,對其實際效果還需進一步的證實和觀察。
本研究中,采用氣管插管全麻處理總有效率為80.0%;采用腰硬聯合麻醉處理總有效率為97.8%,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術前通過腰硬聯合麻醉對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有很好的臨床效果,此外,在進行藥物麻醉前后,患者的心率和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幅度也明顯變小,降低了術后出現深靜脈栓塞等并發癥的發生,可作為麻醉的首選方式,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應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
[1] 嵇富海,馬綺,薛張剛,等.擴容對蛛網膜下隙阻滯病人低血壓的預防效力[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19(12):725-725.
[2] 丑維斌,王向東,郭耀軍,等.預負荷輸液聯合小劑量腰硬聯合麻醉對產婦在剖宮產手術中心血管系統穩定性的影響[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0,29(4):293-293.
[3] 呂潔,陳霞,劉秀芳,等.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婦產科手術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11,18(15):593-594.
[4] 葉之毅,劉東輝,張坤全,等.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防治[J].廣東醫學,2008,29(12):308-309.
[5] 張衛軍,魏兵華.小劑量羅哌卡因腰麻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老年患者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實踐,2010,6(2): 83-84.
[6] 李建鋼,陳璧,楊紅華.兩種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人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觀察[J].昆明醫學院學報,2009,15(11):151-152.
[7] 趙澤宇,張倩,王茜,等.預注萬汶對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全髖置換術的老年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0,16(12): 143-144.
R614;R987.3
A
1673-5846(2014)05-0105-02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