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萍
摘 要:從圖書館的核心價值研究出發,以圖書館的發展歷程為佐證,從現代圖書館的構成、功能、職業、各國的調查和我國國情入手,多方面論述得出當代在圖書館具備的眾多價值中,其核心價值的定位應該是信息自由與讀者服務的統一體。
關鍵詞:圖書館;核心價值;信息資源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2-0156-02
一、圖書館的價值
想知道什么是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就要首先明確圖書館的價值是什么。那么,什么是圖書館?什么是圖書館的價值?
當前圖書館在大部分人的認識中,不外乎只是一個藏書、看書、借書的地方,這固然不能說是一個錯誤的認識,但卻無疑把真實的圖書館表面化、功能化了。事實上的圖書館,絕非如此簡單。當人們在伊拉克境內的尼普爾附近發現古巴比倫王國的泥版文書時,似乎就已經找到了人類最早的圖書館。當然由于對這些四千年前的文物僅僅是推測,所以或許它們只是圖書館的雛形而已,但是當公元前7世紀亞述巴尼拔國王在位于美索不達米亞的尼尼微建立起他的皇室圖書館、公元前10世紀前后中國的周王朝建立了有文獻可考的圖書館——藏室時,圖書館就已經以獨立的姿態步入我們的歷史了。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人們對圖書館的認識因時代和角度的不同而不同,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圖書館定義,時至今日,我們說,“圖書館是社會記憶(通常表現為書面記錄信息)的外存和選擇傳遞機制。換句話說,圖書館是社會知識、信息、文化的記憶裝置、擴散裝置。”當我們明確了圖書館的定義時,再去探尋它存在的價值,就容易得多了。
從圖書館自身角度闡釋,圖書館價值可以直接理解為圖書館為什么存在的理由以及人們為什么設立圖書館的原因。說到價值,在《辭海》中的定義是:一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如參考價值,有價值的作品;二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圖書館雖含有上述這種勞動,但它不是商品,不進行交換,當不進行交換時,或許它的價值就無從體現。可從另一面來說,圖書館的價值就在于圖書館對于人們的有用性,在于它可以向人提供自由、廣泛、永久使用的功能,這種價值直接的體現就是圖書館在個人乃至社會發展與進步過程中所產生的積極作用與影響。
作為圖書館對個人、對社會的用途,無外乎它的若干職能,例如:對社會文獻信息流整序,進行文獻信息的傳遞,開發館藏文獻及網絡信息資源、啟發用戶智力,施行社會教育,搜集和保存人類文化遺產,滿足社會成員文化欣賞娛樂消遣等。這一切的職能,都是圍繞著圖書館的本質屬性——中介性展開的,它們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起著不同的主導作用,也就不斷地帶動不同的圖書館價值的展現。
在上述巴尼拔國王的皇室圖書館和周王朝的藏室以及我國古代屢見不鮮的藏書樓而言,圖書館的價值體現在保存了人類的知識、文化和歷史;在當代一些公益性圖書館而言,或許價值更多地在進行社會教育、滿足社會成員文化欣賞和娛樂消遣等;而對于大部分現代圖書館而言,則彰顯其傳遞信息、服務社會和個人的價值。
所以,在現階段,圖書館的價值可以概括為:保存人類創造的荷載于各類紙質及網絡信息文獻中的各類知識;將收集的人類創造的知識組織起來,使之有序化,更易接受;讓人們自由、平等、無償地獲取、學習圖書館保存的知識而受到教育,提高素質;利用圖書館自身積累的人類創造的知識,傳承文化,傳承文明;傳播知識,無償提供知識服務,參與知識生產,推動知識進化,促進人類進步、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使人類享受幸福生活,等等。
二、圖書館的核心價值
(一)圖書館核心價值內涵的演進
所謂核心價值,通常是指事物的中心,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中可以發揮主導作用的那一部分所產生的功能、用途、作用等;從圖書館角度而言,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就是其處于中心地位的、主要的、發揮主導作用的部分。在圖書館歷史上,在不同的階段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內在指向即外化為功能性的體現始終是隨著社會的變遷而變化、科技的發展而發展的,所以一直以來其核心價值體現并不統一,而且在學術界的認知中也呈現眾說紛紜的狀態。如果把人類的歷史分為以使用手工工具為標志的古代社會(或稱農業社會)和以利用機器為標志的現代社會(或稱工業社會)的話,在對應層面上就把圖書館分成了古代圖書館和現代圖書館兩種。
1.古代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如上文所述,在長達數千年的古代社會中,圖書館雖然有榮耀的歷史、顯赫的地位,但卻始終以秘而不宣地束之高閣、鎖之深宮的方式延續著其作為文獻收藏和文化知識傳承的具有古老歷史的機構而存在。縱使大如公元前3世紀希臘化埃及時期的亞歷山大圖書館,作為全國文獻中心,運用各種甚至是強迫性非正當的手段收藏書籍,也僅僅是“收藏”——藏書巨富而已。古代圖書館在文獻采集的范圍上,僅收藏古代典籍及一些規章典范、文檔記錄等;在服務對象上,只供皇室成員、王公貴族、士大夫、領主等統治階層使用;從功能上看,這類古代圖書館都是以收藏為主,重收藏而輕使用。由此,可以得出古代圖書館的功能在于圖書文獻的保存和服務,兼及為少數人比如奴隸主、封建主、社會上層階級提供有限服務,這也是其核心價值所在。
2.近代圖書館的核心價值。當我們把古代圖書館定性為封閉性收藏機構時,與之相對的,近代圖書館則可表現為一類逐漸以公共藏書為主的機構,圖書文獻的公開、公用成為近代圖書館發展的方向。在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藏書樓晚至清末民初之際開始一定程度上向社會公眾開放。在歐美,圣約翰大學圖書館是最早面向公眾采取開架式借閱制度的圖書館。在讀者服務的方式上,如武漢的文華公書林除了對所屬文華大學的師生開放閱覽外,還對整個武漢三鎮的普通民眾開放,同時公開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如演講會、讀書會、故事會、音樂會等,吸引校外讀者上門。總之,步入近代以后,圖書館在服務對象上由傳統的面向上層階級服務轉為面向社會大眾服務,在服務方式上采取開架借閱、送書上門等形式,這一切令圖書館事業產生歷史性的重大轉折,社會服務功能開始增強,服務項目增加、服務方式增多。但近代的圖書館的核心價值還是離不開圖書的保存及服務這個不變的使命,與古代圖書館不同的是,除單純重視藏書外,它們的服務對象已經開始逐步擴大。
3.現代圖書館的核心價值。隨著技術革新不斷出現,現代社會的變化日益迅猛,在這種大背景下,現代化圖書館的時代特征凸顯出現代化、網絡化、數字化、全球化的特點。具體體現為:首先,搜集、整理文獻資料的手段更加現代化,圖書館設置配備趨于現代化,圖書館管理手段日益現代化等;其次,各個圖書館之間利用網絡平臺實現互相聯合、達成資源共享,使之形成一個覆蓋面極廣的強大的互聯網;第三,圖書館的發展在今天很大程度上已經呈現多樣化、開放式、多交叉的特點,現代圖書館基本已達到文獻收藏功能、信息傳輸功能、社會或專門教育功能、民眾智力資源開發功能、文化傳播功能及休閑娛樂功能俱全。這些,都將帶來現代圖書館核心價值多樣化、新特征的爭論。
(二)現代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確定
1.從現代圖書館構成來看。當前國內外部分學者提出的觀點是:現代圖書館的核心價值為信息自由、維護知識自由、教育及文明服務等。但從圖書館自身構成來看,現代圖書館更加明確了其主體是由信息資源——館藏、服務對象——讀者、服務人員——館員、建筑設備、技術方法、管理等要素所構成,而現在的圖書館學界通常認為信息資源的收集儲存和為讀者提供服務是圖書館事業中較為核心、主要的部分,在現代圖書館中發揮著主導的作用,由此可知現代圖書館的核心價值應該至少包括這兩項。
2.從圖書館由古到今的功能來看——圖書館本身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如上文所述,圖書館歷史上核心價值范疇中唯一不變、始終存在的是就是讀者服務,差別僅在于古代主要是為統治階級的少部分人服務,經歷了近代的轉折點,到現代發展為不分人種、年齡、階級、職業地為全社會服務。現代圖書館的所有功能無一例外都可以看成是以實現“服務”這一核心價值為目的的手段或要求。充分發揮圖書館作用,為社會和個人服務,不可避免地成為現代圖書館價值的體現之一。
3.從有關國家針對圖書館有關調查結果來看。美國圖書館協會(ALA)于1999年成立了一個“核心價值特別工作組”專門進行對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研究,在2000年他們提出了10個有關圖書館核心價值內容的關鍵詞,向被訪者提供思考和研究的概念范圍,它們是:使用、協作、多樣性、教育、智力自由、保存、隱私權、專業技能、公共利益、服務。調查的結果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服務”和“使用”這兩項。
4.結合我國現階段國情來看。當前我國大力倡導“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的正能量理念,圖書館通過其文化功能在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它肩負著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和促進社會精神文明與經濟發展、物質文明協調發展進行大眾閱讀指導的使命,這需要使讀者、圖書館與社會達到和諧統一發展。而讀者與圖書館達到和諧統一的途徑就在于圖書館的“為讀者服務”,它要求作為圖書館一方應積極探索如何更好地開展讀者服務,這也正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
綜上,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圖書館核心價值是指圖書館員通過收集、整理、存儲、傳播信息知識等勞動,實現知識自由存取,公正、平等服務于社會,滿足每個讀者的不同需求,為社會的進步與和諧發展做出應有貢獻。”這可以概括為現代圖書館的核心價值是信息自由和文明服務的統一,并且總體定位在于無償地滿足讀者自由地利用信息資源需求上。
參考文獻:
[1]秦曉珠.圖書館核心價值的認識及如何提升的思考[J].現代情報,2007(3).
[2]胡敏,陳建民.圖書館價值觀的演變及其再認識[J]情報雜志,2007(11).
[3]馬恒通.傳播知識造福人類:圖書館的核心價值新探[J]圖書館論壇,2007(6).
[4]黃宗忠.論圖書館核心價值,上[J].圖書館論壇,2007(6).
[5]白君禮,李金勞,等.圖書館核心價值與圖書館文化[J].圖書館雜志,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