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陽



摘 要: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首批本科飛行學生畢業20周年之際,學校對2002-2012年的十屆飛行畢業生進行了綜合素質跟蹤調查,旨在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促進學校建設、培養適銷對路的高素質飛行人才。通過調查問卷發現,我校飛行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還存在諸多亟待改進的地方,針對不足提出了改進意見。
關鍵詞:飛行大學生;綜合素質;障礙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2-0193-03
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首批本科飛行學生畢業20周年之際,學校對2002-2012年的十屆飛行畢業生進行了綜合素質跟蹤調查,旨在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促進學校建設、培養適銷對路的高素質飛行人才。為了全面了解我校飛行畢業生的素質現狀,我們針對航空公司和畢業生本人設計了兩套調查問卷,并對問卷反饋的信息進行了統計。從問卷反饋的信息來看,飛行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還存在著不如意的地方。針對這一情況,作為飛行人才的培養方,就如何進一步提升飛行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本文擬在調研基礎上加以分析。
一、飛行畢業學生綜合素質現狀
(一)飛行畢業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指標
科學評價飛行學生的素質,是客觀呈現飛行學生素質現狀的基礎。要科學評價飛行學生的素質,必須要有一系列飛行學生素質評價指標,以此作為評價的標準。因此,這一系列指標的設定就成了評價飛行學生素質的關鍵所在。素質評價指標該如何設定?本文將從素質的分類加以探究。
教育學觀點認為:人的本質涵蓋了人的自然本性、社會本性和思維本性,人的本質在教育活動中表現為人的素質,即人的自然 ,素質應包含三個部分,即自然素質、社會素質和主體素質。
社會學觀點認為:一個合格的人應該是合格的公民與合格的職業者的統一。一個社會人的素質也就是其作為公民的素質與作為從業者素質的統一。因此,社會素質又包含公民素質和職業素質。按照社會學主流觀點對公民素質和職業者素質的細致劃分,公民素質包括:政治素質、法律素質、心理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審美素質;職業者素質包括:體能素質、專業智能素質、職業流動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形象素質。
綜合上述觀點,飛行學生的素質評價指標涵蓋上述三大類的12個項目。
我校設計的調查問卷基本涵蓋了上述12個素質評價指標,能夠客觀反映出飛行學生的素質現狀。
(二)飛行畢業學生綜合素質現狀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航空公司對我校畢業生的總體評價較高(滿意:44.55%、較滿意:45.45%、一般:10.00%、不滿意:0.00%),而這一評價的得出主要歸因于航空公司對我校飛行技術專業的高度認可(航空公司對飛行技術專業評價較好的比例達到91.51%)。為了更加詳細地反映出飛行學生的素質現狀,我們結合反饋回來的飛行學生調查問卷做了分類統計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上表中,A代表好、B代表良好、C代表中、D代表差。
從上表數據反映的情況來看,飛行學生的綜合素質現狀為:素質好者占42.8%、素質較好者占31%、素質一般者占17.9%、素質差者占8.3%,這反映出我校飛行學生的綜合素質較好。
二、制約飛行畢業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因素分析
盡管飛行畢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整體較好,但是要想進一步提升其綜合素質就必須重點關注妨礙綜合素質提升的制約因素。這一觀點符合心理學的“木桶效應”原理,即木桶的盛水量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最短的那塊木板就是所謂的制約因素。對照飛行畢業學生的綜合素質現狀,可以發現飛行畢業學生的各單項素質中,主體素質、法律素質、文化素質這幾個單項素質的差級比例較高,分別達到了12.4%、14.19%、11.11%。因此,上述的這幾個單項素質就是妨礙飛行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制約因素。下面,對這幾個制約因素在實證的基礎上進行分析。
(一)飛行畢業學生文化素質差級比例相對較高
飛行畢業學生文化素質差級比例達到了11.11%,這一比例相對較高,反映出我校飛行畢業生的文化素質還相對薄弱。例如,對飛行學生的科研實力調查顯示,僅有15.56%的學生認為自己科研實力好。導致我校飛行畢業學生的文化素質較低的原因是多樣的。第一,因飛行這一行業的特殊要求,飛行學生招生需要同時兼顧考生的身體狀況和高考成績,尤其對飛行學生的身體狀況要求更高。這一選擇的結果造成了飛行學生生源質量不高的狀況,因此導致我校飛行學生文化素質先天性薄弱。第二,因飛行技術專業應用型學科的性質,我校對飛行學生的理論培養要求相對較低,課程結業考試比較容易通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深度相對不夠。第三,飛行學生兩年要學完其他專業四年才能學完的課程,此外還有繁重的訓練任務,從客觀上造成了飛行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導致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文化素質的自我培養。
(二)飛行畢業學生主體素質差級比例相對較高
飛行畢業學生主體素質差級比例達到12.4%,說明了我校飛行畢業生作為自覺能動體的素質還相對較差,實現自我的完善和超越不夠。例如,在調查中發現有34.62%的飛行畢業學生沒有利用業余時間積極開展文化學習;55.45%的飛行學生對自己技術精益求精的主動性不夠,比較被動的則占到了6.93%;57.14%的飛行畢業學生對自己提出更高學歷要求的期望不足。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既有主體的原因,又有外部的原因。查找學校在此方面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準軍事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準軍事化管理的嚴格要求對于培養學生令行禁止的優良作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長期“一切行動聽指揮”的條件反射和嚴格的管理制度使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壓制其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第二,飛行學生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參與各類活動的經歷相對欠缺,不利于主動性和創造性潛能的激發。飛行學生要在兩年內完成其他專業需要四年才能完成的理論學習,要通過英語、計算機、私、商、儀執照等考試,還要兩次下分院進行飛行訓練。不僅如此,各階段還有硬性淘汰指標的嚴格篩選。學業重、壓力大使得飛行學生更加關注的是如何應試和達標,參加各類活動的機會和精力有限,尤其是三、四年級學生更因缺乏班級建制組織,此類情況更為嚴重。實踐證明,參與活動是激發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有益做法,而飛行學生在此方面明顯欠缺。
(三)飛行畢業學生的法律素質差級比例相對較高
飛行畢業學生法律素質差級比例達到了14.19%,說明了我校飛行畢業學生的法律素質還相對較差。主要表現為有少部分學生法律意識、法律觀念淡薄。例如,調查問卷反饋,有20.65%的畢業生有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情況發生,還有21.65%的畢業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有30.48%的畢業生經常缺席公司內部會議,還有5.71%的畢業生會議出勤情況更差。因為飛行職業對飛行員章法意識的嚴格要求,因此我校在飛行學生管理上堅持準軍事化管理模式,應該說準軍事化管理對學生的法律意識養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上述畢業生法律素質調研結果卻不得不值得我們深思。究其原因,主要歸咎于準軍事化管理還沒能真正貫徹到飛行學生教育管理的全過程中。主要有表現在中、高教學生的管理方面:第一,中、高教返校學生紀律懈怠傾向較為嚴重。學生中、高教返校后由于學習、訓練任務已完成一半或者多半,壓力相對減小。加之,在他們中間普遍存在“自己已經飛出來了,就算犯些小錯,學校也不會拿他們怎么樣”的錯誤思想影響,致使其法律意識逐漸懈怠,違反紀律的行為相對頻繁。第二,學生隊在中、高教返校學生的準軍事化管理力度上明顯減弱。從準軍事化管理的實際操作上來看,學校主要將準軍事化管理的對象放在一、二年級學生上,一日生活制度、請消假、內務衛生管理等制度都能嚴格執行。但是,對于中、高教學生的準軍事化管理卻大打折扣,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中、高教返校學生早晨不出隊列操、晚就寢制度不能嚴格執行,只是嚴格把控其請銷假。第三,學校出于培養成本的考慮,還不能下決心處理違紀的中、高教返校學生。飛行員的培養成本約為70多萬,中、高教學生可以說已經是“半成品”了,如果因為違反紀律而停飛或開除學生,學校會損失先前墊付的培養成本。鑒于這一原因,中、高教返校學生的管理難度相對較大,違紀問題也較理論學習階段突出。
三、提升我校飛行學生綜合素質的對策思考
為了提升我校飛行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必須想方設法最大程度降低制約因素的影響,即積極改善主體素質、法律素質、文化素質差級比例過高的局面。
(一)努力提升飛行學生的文化素質
針對前文的分析,要提升我校飛行學生文化素質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提高飛行學生的生源質量。我校飛行學生招生是零批次招生,這就意味著我校有優先選擇優秀學生的便利。但是,實際結果卻是我校飛行學生大多是高考成績居于一本和二本線之間的考生,甚至還有二本線下的生源。這固然有兼顧體質條件和高考成績的原因,但是學校還是應該努力探索提升生源質量的有效方法。例如,應加大宣傳,擴大學校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提升學校競爭力,抵御同類院校對飛行學生招生“蛋糕”的分割;增強學校綜合實力,對航空公司送培學生提出更高要求。第二,適當增加飛行學生的理論培養要求。通過增加課程教學的深度、增加結業考試的難度等方式提升飛行學生的理論培養要求。培養要求的提高,可以使學生在思想上更加重視理論學習,自覺增加知識積累,激發其刻苦鉆研的精神。第三,積極引導學生自覺培養自身文化素質。教師和學管干部應該在學生的日常教學和管理中,加強提升文化素質方面的教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學習和思考,鼓勵學生開展科學研究,積極營造崇尚學術、熱愛學習的良好氛圍。
(二)不斷增強飛行學生的主體素質
在增強飛行學生的主體素質方面,學校應該旨在激發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實現其自我完善和超越,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第一,準軍事化管理要和人本管理相結合。在對學生進行準軍事化管理的過程中,要尊重人性的基本規律,即要在準軍事化管理中,尊重學生人格、理解學生所想、依靠學生管理。此外,要充分認識管理客體的特點,學校準軍事化管理的客體畢竟不是軍人,而是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準軍事化管理的“度”是否合適,做到寬嚴相濟。不能為了管理而管理,要切忌盡量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以免影響其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第二,通過多種渠道為飛行學生減壓,提高活動參與興趣。要改善飛行學生整天忙于應付考試、達標的狀況,多創造條件和平臺讓學生參加能夠發揮特長的文體、競技活動。學校要積極爭取高級別競技的參賽機會,如,全國大學生籃球賽、全國大專辯論賽、“挑戰杯”科技競賽等;校團委、院團委及學生隊組織各個層面的社團活動、文體活動,鼓勵飛行學生積極參加。
(三)進一步加強飛行學生的法律素質
堅持準軍事化管理是學校的優良傳統,是學校在培養飛行學生優良作風方面的有效做法。但是,因準軍事化管理在中、高教返校學生的管理上出現了斷層,致使中、高教學生的管理相對松散,這會在學生的法律素質養成上帶來不利。因此,學校要采取如下措施,將準軍事化管理貫穿到飛行學生培養的始終。第一,各學生隊在管理中應該對新、老生一視同仁,不搞區別對待,嚴格執行一日生活制度、請銷假、內務衛生管理制度。第二,改善中、高教學生返校后無班級建置的狀況,應該將老生集中管理,最好形成以小班為單位的完整建置,并產生班干部加強學生自我管理。第三,學校要出臺相關政策,改善對中、高教違紀學生不敢處理、不能處理的狀況。出臺相關政策加強中、高教返校學生的管理,從長遠來看有利于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管干部工作的開展。第四,規章制度教育要常抓不懈。通過專題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結合的方法,讓飛行學生對法律規章產生敬畏之心,不斷增強遵紀守法意識、養成遵紀守法習慣。
四、總結
飛行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是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方面,學校應該最大限度上減弱妨礙飛行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制約因素,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的飛行人才。
參考文獻:
[1]解根懷.為建設民航強國培養高素質飛行人才[J].求實,2010(6).
[2]文興忠.民航飛行員職業安全意識的初步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11).
[3]王清晨.職業飛行員應具備的八種安全意識[J].中國民用航空,2012(9).
[4]柏藝琴,陳廣承.中美通用航空飛行員發展現狀分析[J].中國民用航空,2012(10).
[5]晏碧華,游旭群,楊仕云.飛行員優勢空間能力研究現狀及展望[J].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