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志 趙珂
2013年,世界經濟增長在低位徘徊,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都面臨不同程度的發展困境。我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并實現GDP增長率7.7%的較高水平,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7.6%;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同比增長9.7%,保持領先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
全國水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5%,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8.5%;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6.7%,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9.2%。
長江三角洲地區水路貨運量同比增長1.6%,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8.04%,中西部地區的中轉量一直在增大。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9.65%,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6.71%。 1 世界經濟走勢
2013年,全球工業生產和貿易疲弱,價格水平出現回落,國際金融市場波動頻繁,世界經濟增速繼續小幅回落,發達國家增長動力略有增強,發展中國家困難增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世界經濟增長3.0%,比上年放緩0.1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增長1.9%,比上年放緩0.9個百分點;日本增長1.6%,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歐元區下降0.4%,降幅比上年擴大0.2個百分點;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等新興經濟體分別增長1.6%、4.7%、2.4%和1.9%,增速分別比上年放緩1.9、0.3、1.4和0.6個百分點。
2013年,全球貿易增速平穩,貿易總額達到億美元,較上年增加億美元。發達國家進口量增長1.4%,比上年加快0.4個百分點;發展中國家進口量增長5.3%,比上年放緩0.4個百分點。東亞地區出口下降十分顯著。
2 我國及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態勢
2013年,我國實現GDP 億元,比上年增長7.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億元,比上年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億元,比上年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億元,比上年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
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上海、浙江、江蘇經濟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兩省一市共完成GDP 億元,同比增長8.8%,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為20.8%。
上海市實現GDP 億元,比上年增長7.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29.28億元,下降2.9%;第二產業增加值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所占比重首次達到62.2%,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浙江省實現GDP 萬億元,同比增長8.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億元,增長0.4%;第二產業增加值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億元,增長8.7%。
江蘇省經濟在轉型升級中平穩增長,實現GDP 億元,比上年增長9.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億元,增長10.0%;第三產業增加值億元,增長9.8%。江蘇省經濟增速繼續領先長江三角洲地區。
3 我國外貿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增速有所回落
2013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進口億美元,增長7.3%;出口億美元,增長7.9%;貿易順差億美元,擴大12.2%。2013年我國進出口增速比2012年回落了1.4個百分點。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億美元,增長9.3%,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2.8%。
2013年,中歐雙邊貿易總值億美元,增長2.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3.44%;對歐貿易順差億美元,收窄2.38%。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億美元,增長7.47%,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2.52%;對美貿易順差億美元,收窄1.37%。我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為億美元,增長10.89%,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0.67%。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億美元,下降5.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7.51%。中韓雙邊貿易總值為億美元,增長7.02%,占我國外貿總值的6.59%。我國與俄羅斯、印度的雙邊貿易總值分別為892億美元、654億美元,前者增長1.13%,占我國外貿總值的2.14%;后者降低了1.65%,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57%。
2013年,江蘇省進出口總值為億美元,增長0.5%;上海市進出口總值為億美元,增長1.1%;浙江省進出口總值為億美元,增長7.5%。重慶、安徽、河南和四川等中西部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別為21.3%、5.6%、21.3%和34.2%。
4 水路貨運增幅減緩
2013年,全國完成水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為49.3億t和億t€穔m,增長7.5%和5.9%。
長江三角洲地區完成水路貨運量18.56億t,增長1.6%,占全國比重為37.7%,較2012年降低2.55個百分點;水路貨物周轉量完成億t€穔m,降低3.43%,其中:上海市完成水路貨運量和周轉量分別為46 697.00萬t和億,分別減少7.2%和13.0%;浙江省分別完成萬t和億t€穔m,增長2.0%和9.3%;江蘇省分別完成萬t和億t€穔m,增長8.5%和13.1%。
5 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領先,全國增速繼續放緩
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6.10億t,增長8.5%,低于2009―2012年11.8%的平均增速水平,其中:沿海港口完成72.75億t,增長9.8%;內河港口完成33.35億t,增長8.3%。
長江三角洲地區規模以上港口共完成貨物吞吐量34.46億t,增長8.04%,占全國比重與去年同期相比略微下降,為32.48%。
2013年,上海市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企業轉型,聚集航運服務產業;浙江省積極抓好海洋經濟示范區,努力實施“三位一體”戰略;江蘇省積極支持長江深水航道向南京延伸工程,加快沿海開發。2013年,上海港完成貨物吞吐量7.76億t,增長5.5%;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06,增長8.97%;江蘇省主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6.64億t,增長7.94%。
2013年,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港口上海港、江陰港和臺州港等增速低于6%,長江沿岸港口蘇州港、揚州港和泰州港的增長勢頭較好、
6 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有所恢復
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33.10億t,增長9.2%,高于2009―2012年平均增速2.8個百分點;內貿貨物吞吐量73.09億t,增長8.5%。
2013年,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保持穩步增長,共完成11.34億t,增長9.65%,占全國比重較2012年有所上升,達到34.22%,其中:上海港完成3.77億t,增長5.20%;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4.07億t,增長12.21%;江蘇省主要港口完成3.50億t,增長11.68%。有5個港口增幅較大,其中:常州港增幅最大,達到35%以上;南京港、鎮江港和泰州港等增幅超過20%;南通港超過15%、
7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平穩增長
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8 877萬TEU,增長6.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萬TEU,增長7.07%;內河港口完成萬TEU,增長4.56%。
2013年,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 920.42萬TEU,增長6.71%,占全國總量比重達36.7%,其中:上海港完成萬TEU,增長3.3%,集裝箱吞吐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浙江省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萬TEU,增長8.7%;江蘇省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萬TEU,增長5%。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長江三角洲地區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實現平穩增長,總體上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增幅超過10%的港口有8個,其中:嘉興港增速最快,增長30%以上;揚州港、泰州港增幅在20%以上;南通港、蘇州港、南京港、溫州港和臺州港增幅在10%以上;鎮江港增長緩慢
8 2014年港口經濟發展形勢展望
據IMF預測,2014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3.7%,比2013年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10國的GDP增長預估分別為3.0%、1.5%、0.9%、1.5%、2.4%、1.4%、8.2%、6.2%、4.0%和3.8%,大國對全球經濟的引領作用繼續顯現。2014年,發展中國家整體GDP占全球的比重將超過一半。2014年,我國經濟增幅將在8.5%上下波動,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政策的刺激下,預計全國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將突破110億t,外貿貨物吞吐量將突破36億t,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2億TEU。
2014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各項工作將繼續全面有序推進,長江三角洲港口經濟運行總體保持良好態勢,預計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將突破38億t,外貿貨物吞吐量將突破12億t,集裝箱吞吐量將突破萬TEU。201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仍將保持世界第一,有望達到萬TEU,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優勢繼續增強。
2013年,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港口上海港、江陰港和臺州港等增速低于6%,長江沿岸港口蘇州港、揚州港和泰州港的增長勢頭較好、
6 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有所恢復
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33.10億t,增長9.2%,高于2009―2012年平均增速2.8個百分點;內貿貨物吞吐量73.09億t,增長8.5%。
2013年,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保持穩步增長,共完成11.34億t,增長9.65%,占全國比重較2012年有所上升,達到34.22%,其中:上海港完成3.77億t,增長5.20%;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4.07億t,增長12.21%;江蘇省主要港口完成3.50億t,增長11.68%。有5個港口增幅較大,其中:常州港增幅最大,達到35%以上;南京港、鎮江港和泰州港等增幅超過20%;南通港超過15%、
7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平穩增長
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8 877萬TEU,增長6.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萬TEU,增長7.07%;內河港口完成萬TEU,增長4.56%。
2013年,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 920.42萬TEU,增長6.71%,占全國總量比重達36.7%,其中:上海港完成萬TEU,增長3.3%,集裝箱吞吐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浙江省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萬TEU,增長8.7%;江蘇省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萬TEU,增長5%。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長江三角洲地區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實現平穩增長,總體上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增幅超過10%的港口有8個,其中:嘉興港增速最快,增長30%以上;揚州港、泰州港增幅在20%以上;南通港、蘇州港、南京港、溫州港和臺州港增幅在10%以上;鎮江港增長緩慢
8 2014年港口經濟發展形勢展望
據IMF預測,2014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3.7%,比2013年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10國的GDP增長預估分別為3.0%、1.5%、0.9%、1.5%、2.4%、1.4%、8.2%、6.2%、4.0%和3.8%,大國對全球經濟的引領作用繼續顯現。2014年,發展中國家整體GDP占全球的比重將超過一半。2014年,我國經濟增幅將在8.5%上下波動,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政策的刺激下,預計全國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將突破110億t,外貿貨物吞吐量將突破36億t,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2億TEU。
2014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各項工作將繼續全面有序推進,長江三角洲港口經濟運行總體保持良好態勢,預計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將突破38億t,外貿貨物吞吐量將突破12億t,集裝箱吞吐量將突破萬TEU。201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仍將保持世界第一,有望達到萬TEU,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優勢繼續增強。
2013年,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港口上海港、江陰港和臺州港等增速低于6%,長江沿岸港口蘇州港、揚州港和泰州港的增長勢頭較好、
6 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有所恢復
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33.10億t,增長9.2%,高于2009―2012年平均增速2.8個百分點;內貿貨物吞吐量73.09億t,增長8.5%。
2013年,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保持穩步增長,共完成11.34億t,增長9.65%,占全國比重較2012年有所上升,達到34.22%,其中:上海港完成3.77億t,增長5.20%;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4.07億t,增長12.21%;江蘇省主要港口完成3.50億t,增長11.68%。有5個港口增幅較大,其中:常州港增幅最大,達到35%以上;南京港、鎮江港和泰州港等增幅超過20%;南通港超過15%、
7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平穩增長
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8 877萬TEU,增長6.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萬TEU,增長7.07%;內河港口完成萬TEU,增長4.56%。
2013年,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 920.42萬TEU,增長6.71%,占全國總量比重達36.7%,其中:上海港完成萬TEU,增長3.3%,集裝箱吞吐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浙江省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萬TEU,增長8.7%;江蘇省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完成萬TEU,增長5%。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長江三角洲地區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實現平穩增長,總體上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增幅超過10%的港口有8個,其中:嘉興港增速最快,增長30%以上;揚州港、泰州港增幅在20%以上;南通港、蘇州港、南京港、溫州港和臺州港增幅在10%以上;鎮江港增長緩慢
8 2014年港口經濟發展形勢展望
據IMF預測,2014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3.7%,比2013年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10國的GDP增長預估分別為3.0%、1.5%、0.9%、1.5%、2.4%、1.4%、8.2%、6.2%、4.0%和3.8%,大國對全球經濟的引領作用繼續顯現。2014年,發展中國家整體GDP占全球的比重將超過一半。2014年,我國經濟增幅將在8.5%上下波動,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政策的刺激下,預計全國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將突破110億t,外貿貨物吞吐量將突破36億t,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2億TEU。
2014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各項工作將繼續全面有序推進,長江三角洲港口經濟運行總體保持良好態勢,預計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將突破38億t,外貿貨物吞吐量將突破12億t,集裝箱吞吐量將突破萬TEU。201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仍將保持世界第一,有望達到萬TEU,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優勢繼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