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勇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進行動態分組,提高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一直思考和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由于我們現有的教學資源少,班級學生人數多;由于教師接觸的實驗教學少,準備不充分;由于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學生對于問題的發現,數據的處理等估計不足。會導致自己的課前預設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教學效果差。如(1)班級人數多,實驗室少。(2)學生對實驗不熟悉,動手能力差。學生無法完成實驗,致使自己的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教學進度擱淺。(3)學生對實驗數據處理不當,記錄的數據無法或存在很大的誤差。(4)在實驗時如何高效的分工協作,在實際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只是一個旁觀者。
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盡可能高效地完成實驗,使實驗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觀事實?如何提高學生對數據進行處理,從數據中發現問題,進而對實驗的過程進行改進呢?如何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認真地投入到實驗中來?如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都有最大的收獲?從而提高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環節:
環節一:合理分批分組,明確組員分工
以小組的形式來開展實驗教學,一方面是因為一些物理實驗的開展需要幾個學生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分工協作能力。一般我們在開展學生分組實驗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班級學生分組,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是按座位表進行分組,或者由學生自由組合。然而,由于分組不合理,或分工不明確,在進行實驗時有的學生承擔了大部分實驗任務,而有的學生則變成了實驗的看客。開展分組實驗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有親自動手實驗的機會,只有自己動手實驗,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獲得來自實驗的直觀感受,提高實驗的技能。班級人數多,實驗室少。我首先將班級學生分成兩批再對每批學生分組,這樣就可以使每組學生人數較少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親自動手實驗的機會。每組中都有組織能力強、動手能力強、表達能力強、數據處理能力強的學生。并且明確分工,把每個學生該做些什么在實驗前就規劃好,例如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小組長負責組織同學進行實驗,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負責動手實驗,數據處理能力強的學生負責數據收集和整理,等等。并在實驗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監督,以保證每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都能積極參與。
環節二:熟悉實驗各環節,有效地進行分類指導
教師只有對實驗的每個環節熟悉,才能有效地對學生分組實驗進行有效的指導。所以在學生分組實驗前,我親手實驗,而且反復多次實驗,對每個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操作的關鍵等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失誤做出充分的預測。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實驗中做出高效、有針對的指導;其次,在學生沒有掌握一定實驗技能、操作技巧前,我必須在學生實驗前進行示范操作,對每一個實驗環節提出具體要求、強調指導。待一定時間后,視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指導的動態調整。可以只作一部分指導,大部分由學生自己操作,也可以完全放開由學生自由完成,指導是由學生的實際情況動態變化的。
環節三:分組展示成果,增強實驗效果
學生實驗操作結束后,在分組實驗中每一個實驗小組對實驗原理認識有多深?實驗器材選擇是否合理,使用合乎規范嗎?實驗步驟、實驗結論等等情況如何?實驗小組中每個學生能否獲都得充分的體驗?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嗎?實現自身的價值沒有?為了使學生及時地從實驗操作中回歸,增強實驗效果,更好地引起學生注意,提高思維的參與程度。實驗后我讓每一小組派一位學生走上講臺,展示分析本組實驗成果。這樣做可以達到以下效果:給學生展示空間,實現價值,體驗成功的喜悅,享受學習的快樂;改變學生聽,教師講的模式,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小組成員間的互相探討,增加同學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發現學生思維缺陷或奇思妙想為自己下一步教學提供反饋和依據。
環節四:學生分組討論、反思、評估,教師及時進行總結、點評更深刻的理解了實驗
通過實驗收集的數據是否合理?如何從實驗數據中得出結論?結論是否正確?能否優化實驗方案?……要教學生學會分組討論,學會對實驗進行及時的反思與評估。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從數據中發現問題。對各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小組之間進行互相討論評估,學生在不斷地嘗試、反思中完成實驗。教師及時總結本次分組實驗的整體情況,點評每組實驗取得的成效和存在問題,探討解決的方法。使學生對實驗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更深刻地理解了實驗。
環節五:針對各組情況注入新的探究因素,激發學生思維
當學生掌握一定實驗操作技能后,有些學生會在新鮮感過后產生懈怠,甚至在實驗課上不作為,影響其他同學。此時及時發現、適當調整、適當地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機會,提供舞臺讓學生重新進入課堂教學中來。例如:我在進行《測量物質密度》的分組實驗教學時。在學生完成常規實驗操作之后,同學們討論的過程中發現若先測量石塊的體積后再測量質量會導致石頭沾水,測出的石頭質量偏大。此時我就及時注入新的探究因素、激發學生思維。如何設計實驗才能減少由于石頭沾水而引起的誤差?學生得到新的探究因素后又開始進行新的實驗探究。完成后又注入新的因素:如果測量的是水的密度又如何進行實驗?如果測量的物體不規則且體積較大又如何進行實驗?如果測量的物體具有吸水性又如何進行實驗?等等。
學生分組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但要重視學生分組實驗教學,更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來提高分組實驗教學的效果。其中動態分組教學就是其中一種有效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質量的分組教學下培養出更優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