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曉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體育教學在選擇創新型教學策略的時候,要跟教學方式的改進相輔相成。新時期的高中體育教學要不斷改善教學現狀,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本文針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策略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中體育 創新 教學策略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它不但為學生提供了相對開闊的學習環境,還能充分考察學生的思維和實踐能力,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據新課改的要求,結合高中體育學科的特點,從課堂教學環節出發,探索教學方式創新,從而推動體育教育的發展。
一、實施快樂體育教學策略,培養學習興趣
1.精選教學內容。在選擇教材以及相應的教學內容的時候,要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主要的依據,既要選擇那些適合高中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還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對體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才能很好地調動其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促進其體育知識水平的提高。比如在進行籃球知識教學時,教材中有很多關于籃球技巧與戰術的內容,要想在有限的課堂內把所有的內容都教給學生也是不太現實的。所以要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對這些教學內容進行有重點的挑選,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可以多給學生訓練一些運球的技巧,還可以多教給學生投籃的技巧等等。而那些難度比較大的運動,像運球之后的轉身以及背后運球等,只需要在體育課中給學生進行簡單一點的介紹,沒有必要浪費太多的時間去練習。其他相關的重點內容就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反復練習,讓學生最大程度的做到學以致用,在這樣快樂的教學氛圍中,讓學生學到了需要掌握的知識,提高了他們的興趣。
2.適當強度的體育鍛煉。體育教學中要積極倡導快樂體育,開展陽光體育教學,主要是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良好的氛圍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給學生個人特長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讓體育鍛煉不只是高中體育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還是學生生活中的一個方面。高中學生由于高考的壓力大,導致身體素質下降,進行快樂教學之后,從而得到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培養和鍛煉,能夠讓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需要注意的是要教會學生進行適當強度的鍛煉,不能不鍛煉但是也不能過分鍛煉。
二、創建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傳統思想影響下的體育課不管學生的先天差異與不同需求,其練習項目、次數、難度、標準都必須一致。而個性化的模式就考慮了人體差異的存在,根據人的心理、能力等的差異,及時調控教學的方法策略與教學程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他們積極地參與體育學習活動,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體育活動中需要教師因人而異地幫助學生選擇學習目標。不同的學生,由于運動能力、個性特征的不同,他們的體育學習抱負水平也是不一定的。根據新課程標準,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成就水平的特點,幫助抱負水平較高的學生選擇適合他們實際的、動作復雜而成功率高的中等難度的學習目標,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從而在不斷成功中加強體育學習動機。對于抱負水平低的學生,要選擇適合他們實際的、由易到難的學習目標,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從而能形成積極進取的體育學習動機。教師應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要自尊、自信、自強,相信自己通過不斷追求,一定能使自己的體育運動項目達到最滿意的程度。
三、實施分組競賽教學策略,提高合作競爭意識
高中體育教學還可以實施分組競賽教學策略。事實上,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方式需要跟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大幅度的創新,有的內容實施分組教學,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比如,在講述足球相關知識的時候,因為足球跟戰術的不斷變化有著比較直接的關系,對于整個比賽中所有隊員的技術和戰術的要求都相對比較高,類似于球員之間的配合、球員的位置變化等等。在進行高中體育教學的時候,可以舉行相應的足球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鍛煉足球的技巧,盡情享受足球比賽的整個過程。可以先給學生灌輸一些基本的技術理論,讓學生學會自我鍛煉,再給學生講解足球運動項目的比賽規則,給學生介紹裁判的具體方法。為了取得本隊比賽的勝利,參賽的學生都會在球場上進行奔跑,球員不僅要跟對方進行競爭,還要跟本隊的隊員進行合作。這樣一來,學生在心理上以及生理上都能很好地進入到比賽狀態中,在比賽中體會到快樂的感覺。此外,教師要教育學生不要過分的追求比賽的勝負,就算是勝利了不能驕傲,失敗了也不能沮喪,要總結經驗爭取下一次的勝利。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這句話也適合體育教學過程。所以,要通過教學過程中的競爭與合作,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營造氛圍,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
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過程,應包括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體育生活態度,并獲得人際關系需要的滿足,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組織體育興趣小組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就是一項不錯的因地制宜的課外活動形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的不同,組成乒乓球小組、羽毛球小組、跳繩小組、太極拳小組等,每天課外活動時間把學生組織在一起,有質量地鍛煉1小時,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我們也可以通過舉辦“體育周”,來推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體育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歷時較長,參與面廣,有利于營造濃郁的體育鍛煉氛圍。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具備豐富的體育知識,運用良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把體育知識傳授給學生,利用手中的資源因材施教,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掌握所學到的知識,促進高中體育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