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軼
【摘要】在應試教育體制之下,由于高考并沒有將體育列為考試科目,所以長期以來,無論高中各個科目的任課教師還是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都把體育課視為“可學可不學”的科目。因此,高中體育課的課時就成為了各個科目的任課教師爭搶的重點。然而這樣的情況,已經伴隨著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而得到了根本上的改變。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體育教師必須正確地認識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工作,以實現素質教育的教育目標為基礎,調整教學方法,從而保證高中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高中體育 農村 教學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231-01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全面深入發展的背景之下,高中體育教學也走進了新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高中體育教師要想不斷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的教育目標,就必須要加強對教學方法的研究,力求通過創新和調整教學方法來帶動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繼而實現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下面我簡單的向大家介紹幾種農村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方法。
一、要正確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開展分層教學
人與人之間,因為生活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勢必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既體現在人的心理上,又體現在人的生理上。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體育教師要想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就必須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差異性,并以此為基礎開展教學方法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并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的教育目標。對于農村高中體育教學來說,高中生必須要面對升學這一問題,特別是農村高中,學生如果想要考一個不錯大學就得付出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所以,高中體育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的時候,必須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來對全級部的學生進行重組,繼而實施教學。所以,在這方面,高中體育教師必須要以分層教學為基礎,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走出一條適合農村高中體育教學環境的分層教學道路。通過大量的實踐和研究發現,在實施分層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首先,在學期伊始階段,體育教師要開展體能測試,以此來掌握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和彼此之間的差異情況。其次,要在綜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和自我意愿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層。在這方面,教師必須要注意的是:要尊重學生的意愿,在分層時,如果學生主動要求進行調換,則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換,避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或者是給學生的身體帶來負擔,影響各項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第三,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目標,這是分層教學的主要意義,也是實現分層教學的重要保障。在這方面,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來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整體的教學目標,推動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可以根據農村高中體育教學內容適當地加入音樂和游戲
體育教學與文化課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它不需要學生理解大量的概念知識,并去記憶知識,只需要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和運動的規則以及相關的安全知識即可,而這些知識和動作要領又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所以,拋去學生的個人愛好,體育教學應該比文化教學更加有吸引力。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可以將音樂和游戲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具體做法是:根據教學內容來播放音樂,舒緩的運動要配合舒緩或者歡快的音樂,使學生能夠以一種輕松的心態去參加體育運動,獲得身心上的愉悅;較為激烈的運動要配合有氣勢、節奏感強的音樂,使學生能夠富有激情地投入到體育訓練之中,能夠緩解和釋放來自升學的壓力。其次,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設計教學游戲,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分成幾組,進行拍球接力跑游戲,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掌握運球、拍球的技巧,又能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三、要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農村高中體育教學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設備已成為了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設備,其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這樣的情況,高中體育教師就必須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不能夠認為體育教學只能夠在室外進行,與多媒體設備無關。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更好地展示各個動作要領,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規范的動作要領。此外,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優勢在于能夠根據實際的需要隨時暫停或者慢放,這樣教師就能夠更好地向學生展示動作的細節之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的細節。之后,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詳細講解或示范就能夠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動作要領。
四、要積極地在農村高中體育課堂上建立朋友型師生關系
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認為朋友型師生關系并不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會對教學工作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在應試教育之下,教師更崇尚“命令與服從”型的師生關系,即教師怎么講學生就要怎么做。這樣的師生關系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因素,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必須積極地構建朋友型的師生關系,利用和諧的師生關系來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繼而實現教學目標。首先,教師必須要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不能夠讓教學活動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不能夠利用刻薄的語言打擊學生,而要增加對學生的鼓勵和贊揚,要看到學生的進步,不管進步有多么小。其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認可自己,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服從自己的教學安排,繼而實現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總而言之,對于農村高中體育教學來說,新課程改革不僅是機遇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時,必須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適當地加入音樂和游戲、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朋友型師生關系對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影響,只有以此為基礎去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教學目標,從而提高農村高中體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鄧征軍,新課改視角下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
[2]楊素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小學電教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3]張小林,我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分析與創新;民族出版社;2014年6月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