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軍
教無定法,復習也不例外,為了提高復習課的質量,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本人就近幾年在化學復習中所采取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學生經過近一年的化學新課學習后,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但多數學生對這些知識點感覺到散、亂、乏味、模糊。在此緊要關頭,如果任課老師的復習思路清晰,方法得當則可以解決這類問題,并且使學生對化學知識有更高層次的了解與掌握。下面就此淺談一下我的復習心得。
一、以“新課標”為標準,以教材為根本和以《考試說明》為依據
教師在平時教學時一定要理解新課標,深入鉆研教材,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得到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在復習時應回歸課本,回歸課本并非簡單地重復和循環,而是要螺旋式上升和提高。對課本內容引申、擴展,加強縱橫聯系。在知識的重難點上狠下功夫,啟迪學生幫助他們消化。對課本中的習題可改動條件或結論,加強綜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同時對照近幾年的考試說明,帶著學生認真的研究,讓學生知道要考什么,難度怎么樣,并認真研究考試要求的變化,對于改變要求的地方一定要作為重點來分析講解。
二、根據化學的復習特點,解決復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化學有理科中的文科一說,是因為化學知識點多而凌亂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多。在幾年的化學教學和復習中,我發現學生普遍存在幾個問題:一是接受快、遺忘快、考試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我給學生提出以下要求:制訂計劃、課前預習、上課專心、及時復習、獨立作業、系統小結。從認真能做到的學生看效果不錯。二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做實驗學生看,動腦不動口,動口不動手,眼高手低結果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這種情況我會有目的選些學生做演示實驗,甚至是分組完成。充分調動潛在知識和能動性,達到鞏固書本知識的目的。三是教師只著重自己的復習計劃和進度,結果一輪下來學生還是沒什么起色。所以復習中還要考慮學生的反饋問題,要養成學生主動反饋的習慣,從知識點的記憶,理解和應用等方面全方位反饋,這樣教師才會有更明確的復習方向。
三、采用的復習過程是三輪一沖刺
第一輪復習——單元復習(3月30日至5月1日)
第一輪復習主要是按照章節順序進行,個別次序可適當調整,著重抓章節過關,可采取讓學生先看書、再復習、提問和答疑甚至是當堂測試知識點。從近幾年中考試卷看出基礎知識約占百分之七十,許多穩定的考點帶有明顯的基礎性。所以通過這一輪的復習,使學生認真掌握各章節的基本內容和重點,要穩扎穩打,不要追求快速度,可以在每兩周進行綜合測試,做到復習前面知識不能把后面的忘記,爭取每位學生都掌握好基礎知識,以提高合格率,也為第二輪復習打好基礎。
第二輪復習——分塊復習(5月2日至5月22日)
第二輪復習的目的是為提高,通常是按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及化合物知識、化學實驗、化學計算四大塊進行專題復習。這一階段可以先布置綜合練習讓學生完成,然后收上來批閱,對于錯誤率比較高的題重點講解。同時還會選擇一些典型的例題來講解主要是幫助學生總結題目類型和解題規律,明確解題思路,掌握解題的方法和解題的規范性,重點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培養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輪復習——綜合訓練(5月23日至6月5日)
第三輪復習是以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和融會貫通為目的,進行綜合提高訓練。精選四套模擬試卷,每兩課時處理一套試卷。第一課時當堂測試,有時也可以聯合物理學科進行合卷考試,但必須要求學生在48分鐘內完成,以營造全真模擬氛圍,訓練應試心理,培養和提高應試能力。對試卷進行全批全改后,記錄成績,第二課時認真評講,對于新穎題型或新信息,特別是近一年出現與化學相關的信息一定要重點強調。同時對比學生在不同模擬測試的成績,鼓勵進步、培養信心、補缺補差。
最后沖刺(6月6日至中考)
借鑒近三年中考試題,帶領學生全方位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中考題型中具有基礎性、連續性和穩定性以及始終保持穩中有變的特點;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都大致相同。所以我要求學生必須嚴格把關三年都考到的知識點,以及重點題型的解題注意事項。同時在最后階段也要培養學生應試技能,一方面加強應試心理的調整、培養信心;另一方面告訴學生一些應試技巧,比如時間的安排、選擇題的選擇技巧等,以減少非知識性問題的出現。
中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九年級化學老師,要想發揮出自己高超的教學水平,就要有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要在復習中轉變觀念,更新傳統的復習方法,研究中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特點,了解中考命題趨勢,才會取得更好的復習效果,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