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
0 引言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通過眾多的情境導入以及結合各種教學方法來教學。在教學上,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視創設情境在課堂上的使用,這也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情境教學法能夠讓學生融入情境,通過對情境的分析,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眾多的教學實踐和成果都表明,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同時,在運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的問題。
1 出現的問題
1.1缺乏對情境創設本質的理解
對眾多的教師而言,情境創設只是他們下意識產生的一種行為,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根據教學的需求,依據自身已有的教學經驗,不由自主的就采取創設情境的行為。教師難以在創設的情境當中給予學生很好地啟發和引導。然而根據我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創設情境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情境創設能夠實現教學三維目標的主動的行為。通過課堂觀察,大部分教學上的情境創設還只處于情境創設的表層,歸根結底,是由于教師不了解情境創設于初中物理教學的本質特點和意義。
1.2教師難以在情境中把握物理知識的教學技能
通常情況,教師很容易創設一個情境,但是情境的創設在于如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思考與提問,進而進入教學當中,如果把握不好,情境創設難以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在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在情境和物理當中架設一座橋梁,將兩者聯系起來。情境教學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意注入血肉,卻忘了物理原來的骨架。如何將現實的情境轉化為物理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把靜態的情境完美地轉化在動態的課堂上,有時候僅僅需要一句簡單的轉化語言。
2 問題的對策研究
2.1明確情境創設在教學上的意義
現如今,依靠于傳統的講解的教學方法很難達到現實新課標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去營造較為接近真實的一個物理環境,去引導學生積極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獲取新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情感,這就是教學情境創設。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在情境中的現象以及出現的問題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引導,讓學生在情境中自己去發現問題并進行科學探索去解決問題;在探究中,學生能夠自己領悟到新的知識和技能以及科學物理研究的方法,并且,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不怕困難的意志;學生自己探究得到的結果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的認識,了解物理對生活、社會以及科技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教學的運用,有利于初中物理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
2.2教師在情境中注重啟發引導
新課改提倡初中物理教師采用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而情境創設能夠非常好的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情境的創設,能夠很好地讓學生將生活中感興趣的事聯系課本,由形象過渡到抽象,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情境的創設不僅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更應注重在情景中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很好地從情境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引導學生從情境中走出來,進入課本的學習。
以《摩擦力》的教學為例。在教學開始時請同學們做個小實驗:把課本和課本逐頁相互交叉,只提起課本的邊緣,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你會發現什么有趣的事?學生動手做實驗,發現提起一本書,另一本也隨之被提起,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信息去分析問題,提出解釋,引出摩擦現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興趣,提出問題:什么是摩擦力呢?用實驗設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后繼續第二個任務:1. 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保持手不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2. 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3. 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指導學生把手放在桌上做三個實驗體驗摩擦力,學生會感覺到摩擦力的存在及其的阻礙作用。
第三,引導學生討論:說出你的感覺,試著表述這個阻礙作用,試著給摩擦力下定義。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語言歸納摩擦力的定義。學生會提到:阻礙手的運動、阻礙手將要運動、產生在接觸面上等。最后,教師總結,用物理語言得出摩擦力定義。
最后,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根據摩擦力的定義思考:摩擦力的方向如何?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哪里?學生會很快答出:方向和作用點。 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引出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引導學生猜想。如果學生猜想不全面,引導學生再做手放到桌面上的實驗: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大小不同的力推或拉,感受摩擦力用什么不同力?用大小相同的力將手平放在桌面上或準備好的棉布上推、拉,感受摩擦力用什么不同力?
3 結語
對中學生而言,他們的精神世界尤其需要發現精神、研究精神和探索精神,而情境創設教學法能很大程度上的去培養他們這些精神,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一個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去參與學習,才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價值,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路. 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3:88-135.
[2]李光榮.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的生活化情境創設[J]. 新課程學習(中),2012(05):71-72.
[3]巫藍. 中學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研究[J]. 成功(教育),2012(06):176.
[4]張岳良. 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幾點策略[J]. 才智,2010(25):262.
[5]陶雪琴. 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 新課程導學,2013(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