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萍
“輔導員輔導員,我錢包丟了,什么卡都沒有了,怎么辦啊?”
“輔導員,我實在不想跟她住一個寢室,你給我換個寢室吧。”
“邱老師,您好,我是××媽媽,想了解下我女兒最近在學校的表現(xiàn)。”
“邱老師,您現(xiàn)在有空嗎?我想找你聊聊。”
“邱老師,這個事情麻煩您通知下學生。別忘了綜合測評表格10號前上交。還有,春天了,尤其關注下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的情況。”
“邱老師,邀請您參加周四下午的十佳歌手大賽,希望您來哦。”
……
每天,我的QQ、短信、電話、微信總是響個不停,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各項任務,我的辦公室每到課間、午休時間總是圍滿了學生,好不熱鬧。這就是我的職業(yè)——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
輔導員?沒錯,你們一定會像我的大一新生在入校始業(yè)教育里聽到我的開場白時一樣的好奇,一個個瞪大了雙眼——思政輔導員是干什么的?咱們中學里可沒有啊!但很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輔導員可以說是“學生進入社會前最后一站的領路人”。我覺得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朋友。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的職業(yè)就像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青春合伙人。
我像成東青:曾是一個好學生,現(xiàn)在要做個好老師
成為思政輔導員純屬偶然。大學時代我曾遇到過一個很好的輔導員:為我們的活動出謀劃策,替學生保守每一個小秘密,在需要的時候給予無私的幫助……亦師亦友,時至今日,我依然跟她保持著很好的關系,但那時的我并沒有把“輔導員”作為自己的職業(yè)首選。經(jīng)過四年的中文專業(yè)學習和三年的影視專業(yè)研究生深造,畢業(yè)那會兒我更想做個有擔當?shù)拿襟w人,于是進入了某電視臺做記者。只是沒想到,剛入職不久就遭遇了當頭一棒——沒日沒夜、馬不停蹄地采訪、寫稿、剪片,讓剛從校園出來的我難以適從,無比期盼換一份能睡懶覺、有假期的清閑工作,于是稀里糊涂去參加了某校的輔導員招聘考試,結果我就這樣跳槽了。
但我的如意算盤好像打錯了,高校輔導員可不是什么清閑活,而是典型的“白+黑”“5+2”工作模式,而且原本以為思想政治輔導員只需關注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只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夠了,殊不知還有大量的事務性工作需要完成。這讓匆忙上崗的我措手不及,尤其是剛開學那陣,各種各樣的工作涌向我——接不完的電話,處理不完的雜事,更崩潰的是經(jīng)常半夜三更有學生告訴你她發(fā)燒了,或者大清早有學生問你“軍訓的帽子丟了怎么辦”,再或者大周末地質(zhì)問你為何不在辦公室,真正體會著“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我甚至一度懷疑自己從電視臺辭職,放棄專業(yè)對口的記者工作不做,跑來干這些,是不是個天大的錯誤。特別郁悶的時候心里還會偷偷地埋怨現(xiàn)在的學生為什么那么不懂事,自己當學生的時候從來不會因為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去麻煩老師。但每每看著那一張張青春稚嫩的臉龐,迷惘懵懂的眼神,聽他們一聲聲地叫我“邱老師”,我的內(nèi)心立刻柔軟了下來,學生的“不懂事”和“麻煩”也變得可以理解。在他們離開父母后,作為他們的輔導員,我有責任讓他們在異地的校園找到家的感覺。
思政輔導員與一般的專業(yè)教師不一樣,少了課堂教學的接觸,跟學生的交流溝通都融化在一件件平淡的小事里,你只有用愛心、細心和責任心,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愛與尊重。憑著一直以來的那股認真勁,我漸漸適應了輔導員的工作,轉眼四年多過去了,帶過600多名學生,20多個班級,送走了兩屆畢業(yè)生,他們中有的拿到了國外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有的做了光榮的人民教師,有的則成為了人民公仆……看到他們一個個躊躇滿志地步入社會,我的內(nèi)心充滿著溫暖與力量。我喜歡這份工作,喜歡周圍和善友愛的同事,喜歡這些青春洋溢的學生,喜歡輔導員工作帶給我的欣慰和希望。
我像孟曉駿:充滿熱血,是敢想敢做敢為先的行動派
輔導員工作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黨建、團學、就業(yè)、宣傳、科研、心理、社團、校園文化建設……但凡跟學生有關的事情都得從我們手上過,這就要求我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得有很強的執(zhí)行力。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做好各項工作,我建立了團委學生會、班長團支書的例會制度——食堂例會。為什么叫食堂例會?就是利用每周一中午去食堂吃飯的時間,和學生會干部、班干部坐下來,邊吃飯邊說事,談談這一周學生組織和各個班級的動態(tài),摸清各方面的情況。因為吃飯的寬松氛圍,學生們聊起來也很放松,很多問題就是在這個時候聊出來的。
有一次,我了解到自己所帶的學生里有個學習成績很好但家庭貧困的男孩,由于自卑不敢參加任何學生活動,性格也很內(nèi)向。于是,我主動找到他,問他愿不愿意做我的輔導員助理。他紅著臉,怯怯地說:“邱老師,我怕做不好。”“沒事的,老師也剛開始當輔導員,咱們一起努力。”我笑著鼓勵他。由于工作的需要,他經(jīng)常要跟各個班級的同學以及相關的老師、學校各部門聯(lián)系,漸漸地性格開朗起來,并且開始勇敢地參加各類活動。四年里,這個男生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不僅成績優(yōu)異,年年獲得獎學金,還以勤工儉學的方式養(yǎng)活了自己。畢業(yè)后,他在寫給我的信里說:“剛進校時我總覺得比別人差,甚至不敢跟人說話,是邱老師你的幫助,讓我有機會去鍛煉去成長。做了你四年的輔導員助理,學會的不僅是做事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明白一個人的樂觀、自信、努力有多重要。謝謝你!”
說到學生活動,知道我們學校現(xiàn)在最火的晚會是什么嗎?不是什么帥哥美女聚集的“十佳歌手”,也不是正經(jīng)八百的“元旦晚會”,而是每年5月份的“舞林大會”。這個活動的想法也是我和學生在食堂例會里談出來的。之前,有學生跟我抱怨學校官方的晚會都太“高大上”,好些同學辛辛苦苦排練了很久的節(jié)目總是被無情地踢掉。既然這樣,咱們就辦一臺 “草根”晚會。高校的學生社團是最有生命力的一股力量,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會參加一兩個社團,于是我就讓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牽頭,各個社團選送舞蹈節(jié)目。第一屆“舞林大會”就引起全校的轟動,各種風格、各種創(chuàng)意的舞蹈一一亮相,High翻全場,不少從來沒有登過舞臺的學生在這里找到了自信與快樂。各種關于“舞林大會”的話題在人人、微博、QQ、微信上熱鬧了好一陣子。每一年的晚會我都會去現(xiàn)場看,在學生們的尖叫和掌聲中看到舞臺上并不那么完美但充滿激情的表演,總是會被感染。我想,多年以后,這些孩子一定還會記得自己曾在這么大的舞臺表演過,有那么多人為自己喝彩,這是多么美好的經(jīng)歷。
我像王陽:執(zhí)著堅定,是學生各個層面的好朋友
輔導員是學生的“110”“119”“120”“114”,是管理者、消防員、救護員和百事通。想要扮演好這各種角色,可不那么容易,不僅要求你會跟學生打交道,更要設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
2009年10月,我工作的第一個月,一名平常看起來乖巧聽話的大一女生忽然不見了,家長跑到學校跟我要人。在發(fā)動找人、報警查詢等一系列應急工作之后,終于利用QQ定位,在浙皖交界的一個網(wǎng)吧里找到了離校出走的她。有老師提醒我,這樣的學生太危險,必須記過處分,殺一儆百。但是等她回校后,我并沒怎么責怪她,而是問她這幾天過得好不好,沒想到她一聽這話就撲到我懷里哭了起來。離校出走只是因為跟男朋友吵架,一時賭氣登上了一輛列車。
誰的青春不會犯錯,誰不會一時沖動做點讓自己想起來都后怕的事情呢?關鍵是你還有沒有機會去意識到這個錯誤,去改正這個錯誤。這位女生后來在學校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出色,平時碰到什么問題也都會來找我。她說非常感謝我當時的處理方式,沒有讓她消極沉淪。
2012年6月,懷孕八個多月的我因為突發(fā)情況緊急住院。一個男生給我發(fā)了一條短信:“邱老師,我媽媽在生我妹妹時也經(jīng)歷了很大的痛苦,你要勇敢,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這條短信讓我心里溫暖了很久很久。因為這個男生曾是一個讓我很頭痛的學生,是一次一次的談話才讓他終于愿意向我敞開心扉,和我變成朋友。每個個體都有他的性格、特質(zhì)與想法,尊重每個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跟學生的關系比較近,所以他們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講。2013年6月,有個專業(yè)排名第一的女生居然告訴我她明天要去幫好朋友替考英語六級。她的好朋友因為工作需要這個六級證書,但之前考了幾次都失敗了,她必須幫她。我驚訝于她的想法,為了及時糾正她的歪念,我很嚴肅地找了她和她的好朋友談話。沒有嚇唬她們說要去舉報,而是從替考的利弊分析,能得到什么,會失去什么,希望她們能權衡。更重要的是,這關乎誠信,失分是小,失節(jié)是大。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守住底線,要不然會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最終,兩個孩子在人生的岔路口,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輔導員,這個詞時常令我感慨萬千。多年前那個陰差陽錯的選擇,注定是美好的緣分。那些年輕鮮活的臉龐,一雙雙顧盼神飛的眼睛,帶給我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也成為我生活中無數(shù)歡笑和淚水的源頭。我曾經(jīng)打電話叫學習困難戶自修,也曾經(jīng)跟迷惘的學生通宵促膝長談,曾充當學業(yè)困惑者的導航儀,也曾因為他們的錯誤而難過,有過恨鐵不成鋼的怨氣,也有過媽媽疼惜孩子般的自豪和驕傲。但就是他們一聲聲暖暖的問候“邱老師”,節(jié)日里的祝福,畢業(yè)時的熱淚盈眶,還有無數(shù)句“謝謝”,讓我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以及工作的意義所在。能做學生的青春合伙人,一起追夢,一起成長,這樣想想,我真幸運。
有時候,工作并不僅僅只是一個職業(yè),它還賦予你另一個新的角色、另一種身份,幫你實現(xiàn)另一種人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