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音++劉丹丹++尚天歌
德育教育在當前高等醫學院校國防教育中有著及其重要的核心作用,而從教育意義、教學內容設置及方式方法上,國防教育則為醫學院校的德育教育增添了活力,極大地推動了醫學院校德育教育創新的深入和發展。本文從研究國防教育在醫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出發,深入探討了醫學院校開展國防教育與培養醫學生良好素質的相關性和統一性,并提出了醫學院校加強國防教育的五點舉措。
國防教育素質教育醫學生醫學生的培養是一個漫長而系統的工程,它不僅關系到受教育人自身的發展,并直接影響著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學生不僅應該掌握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救死扶傷的技術本領,更應該在德育素質中著重培養。“90后”大學生已經成為大學校園中的主力軍,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低,團隊意識不強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探討如何在國防教育教學中強化醫學生德育素質培養,對于醫學生的全面培養有著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國防教育在醫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學校開設國防教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效性,通過軍事訓練、軍事理論課、國防教育實踐環節等教學活動的合理設置,不僅可以磨煉醫學生的意志品質,還能夠培養醫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團隊合作意識,從而輔助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1.能夠培養醫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在高校的德育教育課程設置中,國防教育課程占有很重要的分量,愛國主義教育是國防教育的核心內容,它與國家的穩定統一、人民的幸福安康生活密切相關,是涉及到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每每涉及到此都能在大學生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和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幫助學生從根本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通過新生入學軍訓、國防教育理論教學和實踐環節,使廣大醫學生自入學起就接觸到軍隊生活的節奏、方式,在體驗生活的基礎上,對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和自身成長結合起來。通過國防教育中的軍事理論課程教學環節,學生還能夠全面的學習無產階級的國家觀、戰爭觀、方法論,了解我們黨締造的人民軍隊的建軍原則、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受到軍隊嚴明的組織紀律的教育,增強醫學生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和忠誠,激發學生努力學習、投身醫療衛生事業的熱情,增強醫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從入學起就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愛崗敬業精神和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救死扶傷的救治理念,從而為做一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優秀醫務工作者打下堅實的德育基礎。
2.有助于提升醫學生的人文素質
醫學學習的專業性很強,涉及到理、工、醫等多個學科,一個合格的臨床醫學畢業生不僅要對生理生化解剖等基礎醫學知識和內、外、婦、兒等臨床醫學知識有系統全面的掌握,還需要學習掌握物理、化學、高數、外語等各個方面的專業知識。而國防教育的內容中,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滲透互為補充,有著廣泛的學習知識面,透過對其的學習和掌握,能夠豐富學生知識面,對文化素質提升有著良好的輔助作用。通過對國防教育中古今中外軍事思想、當前尖端武器高新軍事科技知識等文化因素的挖掘,使醫學生在良好的人文素質培養上得到發展。
3.鍛煉醫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團隊合作意識
高強度的工作,廣泛的醫患溝通使得醫學生應具備較高的心理健康指標,軍事訓練作為國防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實踐環節,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更能在學生的意志品質、挫折承受力、自立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培養,促進醫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將來更好的投入到醫療衛生事業奠定基礎。醫學的工作性質還要求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無論是診療、護理還是手術,都是一個團隊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去協作,因此培養醫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至關重要。而軍事領域的活動多以各軍事單位相互配合為主,具有明顯的團隊協作性,通過軍事訓練、軍事理論教學來更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互助精神,這有利于培養醫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二、醫學院校加強國防教育的舉措
1.高校國防教育制度化
制度化是開展國防教育的根本保障措施,是教學規范化、有序化的制度保障。國防教育教學課程的實施,需要從根本上由制度來保證,否則難以落到實處。各個醫學院校應指定總體制度,從教育意義、教學內容設置及方式方法上,進行制度建設,確保課程合理有序開設。為醫學生樹立正確的國防意識、民族意識、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指明方向。
2.高校國防教育多樣化
國防教育知識學習與專業理論知識學習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后者更強調于知識的傳授,而國防教育學習則更多的是進行學生身心素質的培養。所以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既要立足于課堂教學,發揮課堂知識傳授的主渠道形式,又要激活第二課堂,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余文化形式,來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比如通過所在地區的國防、歷史教育基地的參觀,設置國防教育文化長廊,展出新中國成立、發展、建設的歷史圖片,軍地校合作交流,參觀軍營等多種多樣的形式確保國防教育的普及和深入人心。
3.積極開展大學生軍事技能訓練
對新生入學時進行軍事技能訓練是目前絕大多數醫學院校乃至普通高等院校采取的最為廣泛的一種國防教育實踐形式,但是醫學院校還應根據其特點,開展更多的軍事技能訓練,比如和所在地駐軍進行合作交流,開展占地醫療急救培訓,使學生在虛擬的戰場環境感覺到戰爭的殘酷,培養醫學生救死扶傷,熱愛生命,珍惜和平發展環境的意識。
4.開展國防動員,選拔優秀大學生入伍
我國為提升國防力量,保障人民和國家安全,建設高水平、高知識結構的人民軍隊,積極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學校應積極相應號召,在應屆大學畢業生或在校生中選拔優秀人才參軍入伍,為我國的軍隊現代化建設增添力量。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報效祖國的崇高理想,而且在學生服役結束回校繼續學習期間,還能通過其在軍營期間的所見所聞,帶動其他學生,激發廣大同學投身社會、報效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熱情。
三、結論
總的來說,國防教育有著多種多樣的現實意義,如何發揮好其在提高醫學生身心素質培養中的作用是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努力探討和嘗試的。21世紀是人才激烈競爭的時代,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都需要一批有著崇高理想的熱血青年去為之奮斗。重視醫學院校的國防教育教學,充分發揮其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的作用,有著重要的現實需要和理論意義。
參考文獻:
[1]鄺家旺,龐小曼等.國防教育在醫學院校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新西部,2011,(15):189-190.
[2]王大軍.淺談國防教育對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7,20(5):106-107.
[3]鄒姍.國防教育在高等醫學院校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9,20(2):119-120.
本文系齊齊哈爾醫學院教育科研一般項目,項目編號:JY2012201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