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高校是我國新時期對外開放和文化交流的主陣地。做好新時期高校國際交流工作,不僅有助于展示我國文明開放的對外形象,也對高校國際化和正規化建設產生積極影響。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政治形勢的變化,我國高校的國際交流工作面臨著全新的發展環境,這對于我國高校開展國際交流工作來說,既是全新的發展機遇,又是重大的挑戰。當前,如何認識新時期高校的國際交流活動面臨的發展形勢和重大意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校國際交流發展環境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決定性因素。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各類高校數量不斷增多,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十分迅速。高校國際交流工作既是國家對外形象的有利展示,同時也能夠幫助高校獲取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國內各類高校紛紛大力開展國際交流活動,對外交往的范圍和領域逐步擴大,帶動了國際學術交流的繁榮和發展。但是受到國際格局發展變化的影響,當前國內高校的國際交流工作發展面臨著全新的形勢,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對新時期高校國際交流活動進行重新認識和定位,事關高校素質教育改革成敗和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一、新時期高校國際交流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新時期高校國際交流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包括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新時期國際交流工作的重要發展基礎。
1.國際形勢
應當說,新時期高校國際交流活動面臨的國際形勢更加復雜和多樣化,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面。一是國際政治多元化格局已經逐步構成,國際各種政治勢力之間交互錯雜,相互影響。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勢必會帶動和影響我國高校長期以來積累的國際交流工作方法,也要求我們對國際交流活動的對象進行重新認識。二是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呈現出強烈的震蕩。近年來,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走勢持續低迷,對于教育的投資日益減少,這也將影響到我國高校國際交流活動的深入開展。三是國際文化進一步融合將給國內高校的國際交流活動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國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很多不同地區和民族的文化上升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中華民族擁有者燦爛輝煌的文化底蘊,在未來國際文化大融合的過程中勢必會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國際交流活動作為我國民族文化輸出的重要的方式,勢必將會得到更多的重視。
2.國內形勢
與相對復雜的國際形勢相比,國內發展形勢則更為穩定。一方面隨著我國大力推動素質教育改革,高校的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已經進入了關鍵階段,很多束縛國際交流活動的思想、制度障礙已經逐步破除,高校國際交流活動將面臨著更為有利的發展形勢。另一方面在全社會崇尚節儉,提倡節約的形勢下,以往高校在開展國際交流活動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
總結起來,新時期高校國際交流工作面臨的總體形勢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風險與希望同在,但是國際交流是未來保持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這已經成為國內教育界的普遍共識。
二、新時期進一步提高高校國際交流工作水平的重要意義
筆者認為,在新時期進一步提高高校對外交流工作水平,具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有助于更好地展示國家形象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政治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我國的對外形象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國際社會上,我國正在扮演著一個愛好和平、成熟穩健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與之相適應的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對外形象塑造。高校開展的國際交流活動實際上就是在承擔著對外形象塑造的功能。通過深入分析新時期高校國際交流活動所面臨的全新形式,將極大地有助于展示我國對外形象。
2.能夠全面吸收國外高校先進的教學管理經驗
高校國際交流活動不僅僅是學術交流,而是對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經驗和理念的全面溝通和充分展示。國內高校通過對新時期國際交流活動基本功能的正確全面認識,將極大地促進其吸收和利用國外高校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和管理經驗,從而幫助其自身得到充分發展。
3.有助于我國優秀文化的輸出和傳播
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多年發展的歷程中,我們也積累了一些優秀的經驗和寶貴的成果,這些經驗和成果不僅僅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精品,同樣也應成為全人類文明進步的共同成果。新時期高校的國際交流活動絕非對外來經驗的單向度吸收,而是包含了大量的民族優秀文化輸出和傳播的內容,也是我國對全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巨大歷史性貢獻。
三、如何進一步做好新時期高校國際交流活動
為了進一步做好新時期高校國際交流活動,國內高校主要應當采取以下幾方面對策和措施。
1.切實提高對高校國際交流活動重要性的認識
對于高校管理者來說,應切實提高對新時期開展國際交流活動重要意義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加大各方面投入,將高校的國際交流活動納入教學管理整體之中進行統籌規劃。在制度建設、經費投入、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廣泛探索,嘗試構建適合本校發展實際的新時期國際交流工作管理模式。
2.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國際交流人才隊伍
對于國內高校來說,還要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精通國際交流工作方法的專業化國際交流工作者隊伍,負責國際交流活動的組織和實施。不僅可以對現有的國際交流工作人員隊伍進行培訓和挖掘培養,而且引進一些專業化的優秀人才充實其中。
3.建立人才引進和輸出的長效工作機制
新時期高校國際交流工作的重點是建立人才引進和輸出的長效工作機制,一方面將國內高校優秀的教學管理人才輸出到國外進行定期訪問學習,另一方面則要加大對外籍優秀教學管理人才的引進力度,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建立穩定的人才引進和輸出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高玉蓉.國際化形勢下的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10,(6).
[2]李鵬.關于中國高校國際交流合作問題的認識.中國電力教育,2012,(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