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地++朱曉梅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建構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授受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授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的本質區別在于:在學生英語知識的建構過程中,授受式學習是由外部按照一定的順序或方式直接提供或呈現預先選擇的、要求學生建構的知識;而探究式學習則是要讓學生在知識的形式與意義均未知的情況下,自主地去建構知識。
大學英語授受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建構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授受式學習,知識由教師提供(tell-listen,教師講授或演示,學生傾聽或觀看),從而獲得關于這個世界大量的間接知識;二是探究式學習,通過探究或實踐,自主地開展學習,獲取知識。授受式學習方式是把現成的知識提供給學生,并動用獎懲措施促使學生記住和掌握這些知識?!笆凇笔前阎R傳輸到學生的頭腦中去,“受”則意味著吸收外界傳遞的知識。
很多英語教師喜歡聽話的學生,不愿意讓學生憑興趣自主發展,教師通常使用獎懲的辦法而不是與學生交流思想、對話協商的辦法來培養“良好”的或預期的行為,這種他主的學習方式很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式學習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情境中教師指導下的探究,之所以成為教育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是因為它是學生從不成熟的、低水平的自發探究,逐漸走向成熟的、更加科學的、高水平的成人探究的過程中必經的中間環節和關鍵環節。
一、授受式學習——個體知識的他主建構
盡管探究式學習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當前在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實踐中授受式學習仍廣泛存在。對于知識的建構主體——學生來說,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到具體學習活動的設計,幾乎知識建構的一切都是由外部決定的,學生自主決定、自主選擇的權利幾乎完全被剝奪了,整個學習過程表現出了高度的他主性。
授受式學習強調效率,在知識建構中決策權利的處理問題滲透著管理主義的基本理念,但管理主義很容易使人忽視教育過程的價值,尤其是一些終極價值,如自治、批判精神、創造性、人性的關懷,以及容忍、平等、尊重和信任等,授受式學習中知識建構的具體過程如下圖所示:
在授受式學習中,英語學習是知識傳播和接受的過程,教師期望這一過程導致學習者的認識和行為向期望的方向轉變。這種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在短時間內輸入大量知識,便于教師對課堂進行組織和調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也日益顯現。
在以授受式教學法為主導的英語課堂上,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其對語言的運用主要建立在知識層面,并非出于實際生活的需要,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式的教學過程,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學習需要,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象,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探究式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應運而生。
二、探究式學習——個體知識的自主建構
在探究式學習的環境中,學習者可以自主制訂學習的目標,確定學習的需要,在各種開放的潛在相關資源中進行瀏覽和評價,形成假設,設計并實踐驗證方案,建構結論、意義和理解。在探究式學習中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過程主要圍繞著“自主確定探究目標、探究意圖(需要)”“自主建構解決方法”“合作背景中自主行動”“自主反思(總結和結論)”這四個基本要素,其框架示意圖如下所示:
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探究者對以上各個要素進行自主決定,同時與不同成員之間進行協商與合作,作為協商后的結論,可能達成共識,也可能存在多樣化。英語教師所關注的不再是應該以什么方式最有效地傳遞知識以及使知識為學生最準確地理解和最牢固地掌握,而是如何更有效地為學習者提供支持、幫助和給養以影響他們的環境和意義的自主建構,從而促成探究的成功。
三、授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的本質區別
授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的本質區別在于:在學生英語知識的建構過程中,授受式學習是由外部(如教師)按照一定的順序或方式直接提供或呈現預先選擇的、要求學生建構的知識(以一定的形式表達于某種載體中),由學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礎上主動建構這些知識的內涵和意義;而探究式學習則是要讓學生在知識的形式與意義均未知的情況下自主地去建構。也就是說,在授受式學習中,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建構只是或主要是建構知識的意義,這是一個對呈現或傳授的新知識進行重新解讀和意義生成的過程。
在探究式學習中,知識的意義與形式都要由建構主體經過一系列自主選擇的認知操作過程之后,獨立地決定和完成。知識的自主建構是探究式學習的靈魂和核心,也是探究式學習與授受式學習相區分的關鍵所在。自主決定、協商與合作、情境脈絡、建構結果的多樣化是呵護與實現探究式學習中學生知識自主建構權利與責任的四大基本理念。在探究式學習中,要真正讓學生享有和承擔自主建構自己的個人知識的權利與責任,就要強調在真實自然、結構不良的情境脈絡中,通過探究共同體各成員間的協商與合作,自主地建構起多樣化、個性化的知識。
在探究式學習中,英語知識就是以這種自主建構的方式被習得的,建構起哪些英語知識、按什么順序、以什么方式建構起這些英語知識,如何陳述這些英語知識等,最終都可以由建構主體自己決定。在授受式學習中,英語知識的建構是他主的,也就是說,知識的形式或陳述是由英語教師直接提供或呈現的,而且,提供或呈現哪些知識、什么見解的知識,以什么順序提供,以什么方式呈現,都是由英語教師決定和控制的。學生沒有自主決定、自主選擇的行為權利,學生的行為只能在這個外部決定和控制的框架內展開。實際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授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之間的區分也并不是截然分開的,二者的區分是動態的、模糊的、相對的。在實踐中,二者不僅相輔相成,而且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Carin,A. A.& Bass J. E.,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M].Boston:D.C.Heath & Company,2001.
[2]程海東.探究性學習模式初探[J].教學與管理,2000, (06).
[3]劉婉華.聚焦探究性學習——從理論到實際[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
[4]鄒尚智.探究性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基金項目:2013年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研究成果;課題名稱:借助探究式學習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L13DYY07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