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妨
結合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際情況,對百色學院本科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置進行了分析,藉此對辦學時間短、無行業支撐的地方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提供了新思路。
新建地方高校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百色學院是廣西一所新建地方應用型高校,辦學方向定位“地方”、人才培養體現“應用型”。但百色學院工程管理專業辦學時間短、無行業背景,要真正提高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必須加強對課程設置的探索和改革。
一、課程設置總體情況
由表1可以看出,百色學院工程管理本科專業是設置在經濟管理學院,體現了該校面向廣西以及百色市及周邊區域,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定位。課程設置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的規定,采用“平臺+模塊”式的課程架構的結構體系。從各類課程設置來看,基礎類課程所占比例為46.32%;專業課程所占比例為35.03%,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集中實踐和課內實踐)的比例超過30%。課程設置非常重視基礎課程,不管是公共基礎課還是專業基礎課都設置了較高的學分,這充分體現出工程管理專業“寬口徑、厚基礎”的特征;同時,設置了較高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比例,體現了百色學院作為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定位。課程設置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同時加大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所占的比例,真正符合市場對工程管理人才知識和能力的需求,達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
二、平臺課程的設置
工程管理專業是交叉型、復合型專業,其知識結構橫跨管理學和土木工程兩大學科,要求學生具備工程建設過程所涉及的技術、經濟、管理和法律等領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課程需要設置的門數較多。其該專業平臺課程由技術平臺課程、經濟平臺課程、管理平臺課程、法律平臺課程構成。
從四大平臺課程的設置可以看出,百色學院十分重視技術平臺課程,設置11門技術類課程,經濟平臺課程8門和管理平臺課程7門,法律平臺課程2門。這反映出百色學院作為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強調工程管理對工程技術的依賴,表現出在課程設置上以工程技術類課程為根,以經濟、管理、法律課程為枝干的特點。這與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工程管理專業》相符。同時,百色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平臺課程設置兼顧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還開設了商務禮儀、商務談判和企業戰略管理等課程,培養其日后作為管理者不可或缺的溝通、協調、領導能力。
三、模塊課程設置
百色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的模塊課程,由工程項目管理模塊課程、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模塊課程、工程造價管理模塊課程其他相關模塊課程構成。百色學院主動調整課程設置以適應行業發展要求,將建筑行業專業資格認證考試的相關科目如工程監理、審計、成本控制等列入專業模塊課程教學,加大案例教學比重,加強與工程實踐的聯系。為學生今后順利通過注冊造價師、注冊建造師、注冊咨詢師、房地產估價師等專業認證考試奠定牢固的理論基礎,完成建筑管理人員從初級人才到業內高級人才的培養,貫徹終身教育的理念。
四、結語
百色學院作為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能夠在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基本符合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同時在此基礎上關注行業制度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和影響,適時調整和改革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使其與行業執業資格掛鉤,促進人才培養和市場人才要求之間的對接,從而走出一條培養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之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高等學校土建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工程管理專業[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3]王揚,李梁.地方高校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探析[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12,(07):104-107.
基金項目:廣州大學—百色學院合作科學研究項目(GBK201005)。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