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恒 劉亦樂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株洲市小學開展空竹運動的現狀研究①
羅恒 劉亦樂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在株洲市隨機抽取9所小學,對株洲市開展空竹運動的情況進行了研究調查研究,同時指出了影響株洲市小學開展空竹運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今后發展對策,為小學開展空竹運動提供一定的指導和理論依據。
空竹運動 民族傳統體育 株洲市小學
空竹運動是我國獨有的一項集健身性、娛樂性、表演性、趣味性、技巧性、靈活性、觀賞性于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其最大的優勢是不受場地、器材、天氣、時間的限制。空竹古稱“胡敲”“風葫蘆”“地鈴”“空鐘”等等,是中國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燦爛的花朵,深受大眾的青睞。
一直以來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和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問題倍受關注。隨著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空竹運動已經成為了大眾健身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中小學也開始逐漸引入空竹運動,作為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手段。為了進一步了解株洲市小學空竹運動的開展現狀,以及了解影響這一體育項目開展的因素,所以對株洲市小學開展空竹運動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不僅能及時的反應株洲市開展空竹運動的現狀,還能為空竹運動在株洲市的推廣與發展和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奉獻一份微薄之力。
由表1中數據可以得知:四年級、五年級這兩個年級參與空竹運動的人數最多,一年級則沒有人參與,而六年級和三年級的參與者較少。一年級年紀太小,六年級時間不充足,四年級和五年級年齡大,時間充足,所以成為了參與者的主體。

表1 學生參與空竹運動的年級結構
由表2得出,參與者中男生占多數,女生占少數。男生性格外向,喜歡運動,喜歡室外活動,不喜歡呆在教室里。女生則比較安靜少動,比較喜歡一些運動量小的活動,所以導致空竹運動參與者偏向男生。

表2 學生參與空竹運動的性別結構
空竹運動參與者每次鍛煉時間10~30 min和30~60 min的人數居多,鍛煉時間在60 min以上的人數最少。通過在問卷調查得知,鍛煉時間在10~30 min是最合適的,能夠活動全身細胞,使身心得到放松,消除了由于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壓力所產生的不良情緒,從而促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鍛煉時間在10 min以下的,時間太短,則使身體得不到充分鍛煉,時間太長,則導致身心疲憊,使第二天的學習狀態下降。

表3 學生參與空竹運動的持續時間
參加空竹運動的人大部分選擇在體育課上進行鍛煉,有147人,少數的人在放學后還繼續進行空竹鍛煉。原因是體育課上有體育教師進行指導,也有同伴一起,比較有氛圍,所以,大部分人都愿意選擇在體育課上進行空竹運動的鍛煉。但也有少部分人選擇在課余時間和放學的時間進行空竹運動的鍛煉,在同伴之間相互指導交流,同樣能得到技術的進步和身心得到放松。(見表4)

表4 學生參與空竹運動的時間段
從表5中的數據得知:以興趣愛好和人際交往為動機的人數占多數。小學生思想比較單純,就是純粹的喜歡這項運動,或者喜歡和自己的小伙伴在一起玩。增強體質或者減輕學習壓力等這樣的觀念在小學生身上不是很強。學生們覺得空竹運動能夠讓自己開心,能夠和同伴們一起比比高低,讓自己的價值得到提高,這樣既能達到鍛煉身體、放松身心,又能在同學的心里留下很好的印象,于是這就成為了主要的動機,其實很簡單。

表5 學生參與空竹運動的動機
開展空竹運動的教師中,沒有一個是從專業院校中接受專業的空竹運動學習,大部分是通過教材書、光盤或者網上視頻進行自學,少部分人是通過學校短期培訓或者參與者相互指導而學習空竹技術。這樣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教會學生最專業的空竹知識,甚至會誤導學生,讓學生走入誤區,從而導致學生對空竹運動的興趣下降,阻礙了空竹運動在學生們中的推廣。(見表6)

表6 學生參與空竹運動的師資情況
由表7中的數據顯示:在學校空余場地開展空竹運動的人數最多,在家里進行空竹運動的人數為最少,少部分選擇在健身廣場和所在小區內的空地進行空竹鍛煉。在調查過程中訪問得知,在學校里面有同伴一起進行鍛煉,有觀眾進行鼓掌歡呼,氣氛比較好,所以,也都愿意在同學面前進行表演。而最不愿意在家里進行空竹鍛煉,其原因是家里場地受限制,又是獨自一人,沒有人進行指導交流,父母又要求做作業等等。

表7 學生參與空竹運動的場地情況
開展空竹運動的參與者的器材來源有176人是自家購買,人數是最多的。其余參與者的器材來源是學校器材或者是借同學的。喜歡這個項目的學生還是會要求自己父母去購買器材,這樣自己就能在空余時間隨時拿出來進行抖空竹運動,提高自己的技術,鍛煉體質。而借學校器材或是借同學器材的學生則是抱著參不參與無所謂的態度,有時間,有場地,有器材就參與一下,其中一個條件不充足就會放棄參與空竹活動。學生的興趣不高,空竹運動就無法得到推廣普及,這樣下去,這項名族傳統運動項目慢慢就會失傳。(見表8)

表8 學生參與空竹運動的器材情況
株洲市小學開展空竹運動正處于萌芽狀態,開始慢慢發展開來,但還是有諸多因素影響著株洲市小學空竹運動的開展。以下從學生的主觀因素、學校的師資因素、場地器材因素、學校的政策因素以及其他因素進行論述。
4.1 學生的主觀因素
影響株洲市小學開展空竹運動參與者的主觀因素有學習緊張沒有時間、沒有同伴、對空竹運動沒有興趣、不喜歡體育運動等等。最主要是學習比較緊張,作業比較多沒有時間去參與和沒有同伴一起參與。如今小學課業越來越重,家長要求越來高,除了學校的課業,還給小孩安排了課外輔導。學校放學以后馬上就要趕到別的教育輔導機構進行加班加點,這樣就給了學生身體、心理上的壓力,無形之中剝奪了學生的自由活動時間,使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來發展課外體育活動,這對小孩以后的體質、精神都是一種摧殘。(見表9)

表9 影響學生參與空竹運動的主觀因素
4.2 學校的師資因素
影響株洲市小學開展空竹運動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學校的師資因素。根據問卷調查可以清楚的知道,學校里面的體育教師都沒有在專業院校進行過空竹專業的學習,大部分是通過教材、網絡教學視頻進行自學或者和參與者相互學習交流,這樣一來,體育教師就沒有最專業的空竹知識,對學生的教學也只能教會一些基本的技術動作,也不能在學生心中樹立很好的榜樣。甚至有些困難一點的技術動作會誤導學生,使學生走入誤區。學校的師資力量不強,讓已經在參與空竹運動的學生不能在技術上提升一個層面,使其自信心受到沖擊,更讓一批沒有接觸過空竹運動的學生提不起興趣,不喜歡參與空竹運動。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接受空竹運動,發展空竹運動。導致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不豐富多彩,祖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得不到傳承。
4.3 學校的場地器材因素
學校的場地器材因素也影響著株洲市小學空竹運動的開展。雖然現在的小學越來越得到重視,學校也越來越好,面積也越來越大,各種體育器材設備也越來越完善,但是也還存在一些學校領導偷工減料、減少開支,或是有些器材設備不對學生開放。學生就不能拿到自己想要體育器材進行鍛煉,這樣就挫傷了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興趣。通過調查得出,小學里面有空竹器材設備的很少,甚至沒有。有些自己不愿花錢購買或者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學生,想用學校里面的器材就得不到滿足,從而放棄參與空竹運動而選擇其他體育項目,甚至開始不喜歡體育活動而導致體質健康問題。
4.4 學校的政策因素
雖然學校的政策因素不是影響株洲市小學開展空竹運動的主要因素,但是如果學校的政策能夠支持并鼓勵學生去開展空竹運動,對還沒有開始接觸空竹運動的學校和已經在開展空竹運動的學校都會起到一個很好的助推作用。通過調查得知,很多學校為了讓自己學校升學率得到提高,減少對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霸占學生的課余時間,布置更多的課外作業,讓學生一個勁的花時間精力在課本上。“體育、藝術2+1項目”“陽光體育運動”等政策的實施會對株洲市小學空竹運動的開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能讓更多的學校開展,推廣空竹運動。
4.5 其他因素
除上述的影響因素外,還伴著各種其他因素。家庭環境是一個因素,家庭的反對,父母的不花錢購買器材設備,給小孩安排各種補習班等等都會阻礙學生參與空竹運動,進而影響整個學校的開展和推廣。社會環境也是一個因素,如果小孩常常出沒的地方都有一些老年人抖空竹,并伴有各種空竹競賽、空竹娛樂活動、空竹社團活動等等,讓小孩耳濡目染的接受著空竹文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這樣也會勾起小孩很大的興趣,對參與空竹運動的積極性就會很大。
空竹運動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一部分,作為中國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健身價值,還有娛樂價值、教育價值、人文價值和表演價值。作為祖國的接班人就應該繼續傳承民族傳統體育,弘揚中國文化。
空竹運動由于其自身的特點,不受場地、器材以及氣候等條件的限制,有利于在小學開展空竹教學。但株洲市小學里,極少數學校把空竹運動作為教學內容。并且師資力量的缺乏,導致空竹運動在學校不是很盛行。
空竹運動本來就是一項投資小、所需經費少的運動項目,但學校或者家庭還是不愿意出這點經費來購買器材。學生缺少器材,嚴重影響了空竹運動在株洲市小學的開展。
部分小學課業太重,學生課外活動時間較少,不利于空竹運動在小學的開展。
抖空竹氛圍、環境還不夠良好,不管是學校里面還是社會上面。學生受到的這種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教育比較少。
[1]劉洪春,高民緒.空竹運動的起源、發展、價值及發展策略[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4).
[2]武鈺靜.山西省長治市抖空竹開展現狀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21):132-134.
[3]趙成鵬,胡強.長治市區空竹運動開展情況調查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1(3):106-107.
G899
A
2095-2813(2014)10(b)-0143-02
羅恒(1990—),男,湖南郴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管理學。
劉亦樂(1990—),男,湖南株洲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